今日看点

全球最凶残的老虎,流窜2国吃掉436人,被击毙后才知它吃人的真相

发表于话题:击毙外逃老虎
发布时间:2021-05-31

  伴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越来越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这也就意味着觅食难度加大,以及栖息空间的减少。不少野生动物纷纷走向灭绝,就算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凶禽猛兽,今天也只能在生存线上苟延残喘。


  因此,如今关于野生动物伤人的事件也越来越少。平日里,人们去趟山林几乎都看不到什么野生动物,何来伤人一说?比起人类对它们的所作所为,野生动物对人类造成的伤害简直就轻多了。

  不过,在早几十年前,生态环境还算健全的年代,动物伤人确实不算什么新闻。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动物袭击事件,是20世纪初尼泊尔的一只老虎干出来的。从它事发后被击毙,前前后后一共吞食了436人,号称“全球最凶残的老虎”。


  这是一只雌性成年孟加拉虎,当地人管它叫“查姆帕瓦特”。短短3年时间,它吃掉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00人。由于尼泊尔地处偏僻,环境复杂,再加上20世纪初那会,人类的交通和信息传递远不及现在快捷,这只孟加拉虎才能在当地为所欲为。

  按理说,人类虽然在敏捷性这一块比不了孟加拉虎,但人类会使用工具,战斗力其实并不比孟加拉虎弱。为何这只孟加拉虎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如此轻易吃掉了436人呢?


  原来,他下手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众所周知,老虎说到底还是猫科动物,猫这种动物在夜晚时视觉会变得异常灵敏,其还能隐藏自己的脚步,说它是大自然最优秀的捕食者也不为过。此外,查姆帕瓦特还善于观察猎物弱点,专挑没什么反抗能力的小孩和老人下手,屡屡得手也在情理之中。

  查姆帕瓦特伤人的事情传出去后,当时尼泊尔的国王相当震惊,马上派出军队进驻当地剿灭老虎。但查姆帕瓦特十分狡猾,它察觉到人类的意图后,便一直不肯露面,一下消失了数月,前来打虎的尼泊尔军队也是空手而归。


  而等到查姆帕瓦特再次出现时,其已经跑到了隔壁印度。同样,查姆帕瓦特在印度也吃掉了不少人。一时间,两国百姓人心惶惶,各家各户晚上大门紧闭,生怕下一个葬身虎口的是自己。

  直到1907年,老虎吃人事件才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有个叫吉姆·卡比特的英国猎人听说了老虎吃人的故事,便兴致冲冲来到此地,想要亲手捕猎这只老虎。


  一天,查姆帕瓦特在印度叼走了一个16岁的女孩。吉姆·卡比特立马赶到现场,根据女孩的血迹,吉姆顺藤摸瓜找到了老虎的藏身地。几声枪响过后,这只杀人无数的孟加拉虎终于倒在了血泊中。其死亡后,据不完全统计,死在查姆帕瓦特口中的印度和尼泊尔百姓共达432人。而这场跨越5年的“猫鼠游戏”,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里,相信大家一定有个疑问。就是这只叫查姆帕瓦特的孟加拉虎为何对捕食人类情有独钟呢?随着它被击毙,这个谜团终于解开。原来,查姆帕瓦特的两颚的牙齿已经所剩无几,年老力衰的它估计是没有什么能力捕捉那些更难抓的野生动物,才只好对不怎么反抗的人类下手。


  事实上,近代以来发生的老虎伤人案件,基本都是老年老虎所为,查姆帕瓦特并不是特例。从中也不难看出人类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威胁。即便是壮年老虎都难以捕猎,更何况是这些年老力衰的老年虎。

  人类对自然的加害,最后必然会回报到自己头上。老虎吃人并非偶然,同时也给人类敲醒了警钟。倘若人类依旧我行我素不做改变,未来吃人的“老虎”还会越来越多。

标签组:[动物] [老虎] [野生动物] [老虎伤人事件] [老虎吃人] [孟加拉虎] [帕瓦特] [猫科动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9390.html

相关阅读

【光影故事】金宇彬-秀智主演《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引热议 导演编剧缺席

据韩媒消息,29日举行的网飞新剧《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上,导演安吉镐与编剧金恩淑均未出席,引发广泛讨论。据现场情况显示,制作方并无任何代表到场,由演员们单独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导演几乎都会出席制...

2025-09-30

汨罗江的涟漪:屈原之死与楚国的命运转折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流放中的屈原怀抱巨石沉入汨罗江。这位曾以“美政”理想推动楚国改革的政治家,最终以决绝的姿态结束了生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歌,更成为楚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注脚。...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

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的对比,不仅折射出西汉宫廷的权力博弈,更...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

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君臣的权力结构,又渗透着超越身份的信任与...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务。这种超越常规的用人逻辑,既非单纯因诸...

2025-09-30

贾诩:东汉末年乱局的推手与乱世生存的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毒士”“鬼才”,其智谋与权术不仅加速了...

2025-09-30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

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下反攻长安,八日城破,王允坠楼而亡,汉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

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兵突围失败,最终命丧白门楼。这场对比背后...

2025-09-30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夫一妻制背后的政治与情感交织

在封建王朝“三宫六院”的常规叙事中,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一夫一妻”模式堪称异数。这对帝王夫妻不仅共同开创了“开皇之治”,更以一生坚守的情感契约,颠覆了传统皇权对婚姻的支配逻辑。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

2025-09-30

宋高宗赵构:壮年退位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隐衷

公元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五十六岁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帝王“终身在位”的常规逻辑,实则是赵构在政治局势、个人健康与历史责任多重考量下的精心布局。其退位背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