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连救6名越野赛选手牧羊人:愧疚没救更多

发表于话题:牧羊人朱克铭
发布时间:2021-06-01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惨剧第二天,“牧羊人朱克铭”火了。

  源源不断的访客驱车百公里来到位于景泰县大山里的常生村,这个干旱、信号很弱的小村庄第一次这么热闹。

  数十家媒体围绕着“朱克铭”上山重走现场,政府官员也前来慰问,甚至百科都有了“朱克铭”的词条。

  “我救了六个人,把他们带到窑洞生火取暖…”,他忘了已讲多少遍救人故事。

  私下他小声地告诉武汉晨报记者,回忆这件事让他很痛苦,他在搜救的过程中见到了18名遇难者的遗体。

  但访客们提出的问题与请求,他基本上都不会拒绝,他觉得这可能会对常生村有帮助。

  他感觉似乎没有人想知道救人之外的事情,就像没有人知道他不叫“朱克铭”,而叫朱可铭。

  朱可铭的妻子看到网上丈夫的名字被写错,感觉生气,“为啥名字都能写错?”

  对于妻子的疑问,朱可铭沉默不语。

  在互联网上,“朱克铭”成为了中国版的戴斯蒙德·道斯;在常生村,50岁的朱可铭还是那个拘谨的西北男人。

  朱可铭救人的窑洞。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常生村

  常生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30公里长狭窄的山路,常年沙土开采、重型工程车碾压,这条小路坑坑洼洼。

  过去,一辆公交车是村里人走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后来司机觉得太苦又赚不上钱就不干了。”朱可铭说。

  现如今,村民想去县里只能包车通行,朱可铭在上高中的孩子,每周末回家包车都会花费100元。

  常生村的村民以种植果树、养殖绵羊为主要谋生手段。

  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常生村环境恶劣,常常会有大风、暴雨、冰雹袭击,朱可铭的10亩苹果树,已经连续多年遭受自然灾害。

  虽然紧邻黄河,但常生村水利工程并不发达,常生村与周围两个村庄需要使用水泵机抽水到沟渠中,才能灌溉果园。

  有限的水资源需要各村排队灌溉,每个村子轮流灌溉三天,朱可铭的果园每月只有10天时间可以灌溉。

  即便遇到丰收年,交通受限的常生村也无法将果实卖出。最近枣树结果,朱可铭只能将大枣混合在草料里喂羊。

  40只绵羊维持着朱可铭的生计,但恶劣天气让朱可铭非常谨慎。

  15年前,朱可铭第一次养羊,想做羊毛生意,就把羊毛都剃下。在山上放羊时,突然狂风大作,8月烈阳被乌云笼罩,雨夹雪袭击了羊群,两只羊羔一只母羊失温被冻死。

  自此之后,朱可铭再也不剪羊毛,小羊羔只养在山下家中喂草料,大羊羔放养在距离家中车程一小时的山上。

  5月22日早上9点,朱可铭驾驶摩托车上山放羊,同一时间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发令枪响,172名越野选手冲出起跑线,开始了这场事后被称为“人间地狱”的比赛。

  5月24日,朱可铭在喂羊,但他的电话从昨晚起就响个不停,陌生号码他已不接。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朱可铭救人

  朱可铭放羊地点位于越野赛段2号打卡点与3号打卡点之间,这一赛段长度8公里,多数为陡坡,海拔会持续上升1000米。

  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举办多年,2020年的赛事,朱可铭的放羊点也是赛段之一,喜欢跑步的他在9点上山后,在赛段旁等待越野选手通过。

  10点钟山上突然刮起大风雨点落下,雨越下越大还伴有冰雹,不一会儿大雾就升起,能见度极低,气温骤降至零下0度以下。

  常年放羊朱可铭有一个躲避风雪天的窑洞,穿着羽绒服的朱可铭躲进窑洞中睡着了。一位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说,下雨时,山上泥泞一片,根本走不动。

  下午两点有人的呼叫声惊醒了朱可铭,他出去却没有看到人。在窑洞口等了一会儿,雾中有一个人向他缓缓走来。

  朱可铭看到他双腿打抖,腿部抽筋行动不便,便把他扶进窑洞,“穿着短衣短裤,冻得不行了,一直在抖。”

  随后又有4名选手陆续来到窑洞,朱可铭点了一堆篝火取暖,一位女性选手告诉朱可铭后面还有人被困。

  朱可铭随即跑了出去,在距离窑洞三公里外看到躺在地上的选手张小涛,此时张小涛已经昏迷两个小时。

  朱可铭尝试背起张小涛未果,拖着他前行数百米已身疲力竭。朱可铭跑回窑洞拿了一件厚衣服给,并且叫上一位休息好的选手,两人合力担起张小涛返回,“回去的路上我们给他(张小涛)唱歌,让他挺住”,朱可铭说。

  救回张小涛后,朱可铭在山上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联系了常生村村民。

  有70名村民抱着棉被带着厚外套,徒步将近1个半小时后上山。在此期间,村民们发现并搜救了近百名幸存者,并将他们接回常生村。

  在与村民扩大范围营救的过程中,朱可铭陆续看到18名只穿着短衣短裤,没有其他保暖装备的选手,他们身体已经变得冰凉僵硬,口吐白沫已经没有了呼吸,三三两两躺倒在一边。

  晚上7点,窑洞里的选手已经恢复体力,朱可铭找到救援队将他们安全送走。

  常生村朱可铭的家中,妻子在拔葱做饭。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常生村的村道。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英雄“牧羊人朱克铭”

  5月23日,朱可铭救人一事被媒体报道,朱可铭成为了英雄“牧羊人朱克铭”。

  24日,媒体、官员无数访客来到常生村寻找“朱可铭。

  镇长来到朱可铭家中慰问时,朱可铭正在给羊混拌草料。朱可铭一直向镇长强调,村里交通不便、水利不便,希望镇上能够帮村里修路;让公交车继续通行;在田间接上自来水。

  镇长对朱可铭说,这些问题镇里会解决,让他放心。镇长走后朱可铭对武汉晨报记者说,他并不愿意回忆这件事情,他想起死者心怀愧疚,“我没能救更多的人。”

  但访客们无一不是让他一遍一遍叙述救人故事,对着媒体镜头的他尴尬、羞涩又拘谨。

  有时他会对媒体说,能不能帮他和村民卖一下苹果、大枣、羊羔。得到同意后朱可铭开始磕磕巴巴地介绍村子红富士苹果和小羔羊。

  深夜,警方来到朱可铭家中对救人一事进行询问,朱可铭在接受询问时,他的妻子站在一旁很紧张。

  一名警官看到后,与朱可铭妻子搭话闲聊,想让她放松一下并告诉她“这是好事”,这反而让她更紧张了。

  (来源:九派新闻 武汉晨报记者 赵翔 甘肃景泰县报道)

  【编辑:戴容】

标签组:[窑洞] [张小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10.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