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连救6名越野赛选手牧羊人:愧疚没救更多

发表于话题:牧羊人朱克铭
发布时间:2021-06-01

  甘肃百公里越野赛惨剧第二天,“牧羊人朱克铭”火了。

  源源不断的访客驱车百公里来到位于景泰县大山里的常生村,这个干旱、信号很弱的小村庄第一次这么热闹。

  数十家媒体围绕着“朱克铭”上山重走现场,政府官员也前来慰问,甚至百科都有了“朱克铭”的词条。

  “我救了六个人,把他们带到窑洞生火取暖…”,他忘了已讲多少遍救人故事。

  私下他小声地告诉武汉晨报记者,回忆这件事让他很痛苦,他在搜救的过程中见到了18名遇难者的遗体。

  但访客们提出的问题与请求,他基本上都不会拒绝,他觉得这可能会对常生村有帮助。

  他感觉似乎没有人想知道救人之外的事情,就像没有人知道他不叫“朱克铭”,而叫朱可铭。

  朱可铭的妻子看到网上丈夫的名字被写错,感觉生气,“为啥名字都能写错?”

  对于妻子的疑问,朱可铭沉默不语。

  在互联网上,“朱克铭”成为了中国版的戴斯蒙德·道斯;在常生村,50岁的朱可铭还是那个拘谨的西北男人。

  朱可铭救人的窑洞。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常生村

  常生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30公里长狭窄的山路,常年沙土开采、重型工程车碾压,这条小路坑坑洼洼。

  过去,一辆公交车是村里人走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后来司机觉得太苦又赚不上钱就不干了。”朱可铭说。

  现如今,村民想去县里只能包车通行,朱可铭在上高中的孩子,每周末回家包车都会花费100元。

  常生村的村民以种植果树、养殖绵羊为主要谋生手段。

  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常生村环境恶劣,常常会有大风、暴雨、冰雹袭击,朱可铭的10亩苹果树,已经连续多年遭受自然灾害。

  虽然紧邻黄河,但常生村水利工程并不发达,常生村与周围两个村庄需要使用水泵机抽水到沟渠中,才能灌溉果园。

  有限的水资源需要各村排队灌溉,每个村子轮流灌溉三天,朱可铭的果园每月只有10天时间可以灌溉。

  即便遇到丰收年,交通受限的常生村也无法将果实卖出。最近枣树结果,朱可铭只能将大枣混合在草料里喂羊。

  40只绵羊维持着朱可铭的生计,但恶劣天气让朱可铭非常谨慎。

  15年前,朱可铭第一次养羊,想做羊毛生意,就把羊毛都剃下。在山上放羊时,突然狂风大作,8月烈阳被乌云笼罩,雨夹雪袭击了羊群,两只羊羔一只母羊失温被冻死。

  自此之后,朱可铭再也不剪羊毛,小羊羔只养在山下家中喂草料,大羊羔放养在距离家中车程一小时的山上。

  5月22日早上9点,朱可铭驾驶摩托车上山放羊,同一时间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发令枪响,172名越野选手冲出起跑线,开始了这场事后被称为“人间地狱”的比赛。

  5月24日,朱可铭在喂羊,但他的电话从昨晚起就响个不停,陌生号码他已不接。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朱可铭救人

  朱可铭放羊地点位于越野赛段2号打卡点与3号打卡点之间,这一赛段长度8公里,多数为陡坡,海拔会持续上升1000米。

  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举办多年,2020年的赛事,朱可铭的放羊点也是赛段之一,喜欢跑步的他在9点上山后,在赛段旁等待越野选手通过。

  10点钟山上突然刮起大风雨点落下,雨越下越大还伴有冰雹,不一会儿大雾就升起,能见度极低,气温骤降至零下0度以下。

  常年放羊朱可铭有一个躲避风雪天的窑洞,穿着羽绒服的朱可铭躲进窑洞中睡着了。一位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说,下雨时,山上泥泞一片,根本走不动。

  下午两点有人的呼叫声惊醒了朱可铭,他出去却没有看到人。在窑洞口等了一会儿,雾中有一个人向他缓缓走来。

  朱可铭看到他双腿打抖,腿部抽筋行动不便,便把他扶进窑洞,“穿着短衣短裤,冻得不行了,一直在抖。”

  随后又有4名选手陆续来到窑洞,朱可铭点了一堆篝火取暖,一位女性选手告诉朱可铭后面还有人被困。

  朱可铭随即跑了出去,在距离窑洞三公里外看到躺在地上的选手张小涛,此时张小涛已经昏迷两个小时。

  朱可铭尝试背起张小涛未果,拖着他前行数百米已身疲力竭。朱可铭跑回窑洞拿了一件厚衣服给,并且叫上一位休息好的选手,两人合力担起张小涛返回,“回去的路上我们给他(张小涛)唱歌,让他挺住”,朱可铭说。

  救回张小涛后,朱可铭在山上找到有信号的地方,联系了常生村村民。

  有70名村民抱着棉被带着厚外套,徒步将近1个半小时后上山。在此期间,村民们发现并搜救了近百名幸存者,并将他们接回常生村。

  在与村民扩大范围营救的过程中,朱可铭陆续看到18名只穿着短衣短裤,没有其他保暖装备的选手,他们身体已经变得冰凉僵硬,口吐白沫已经没有了呼吸,三三两两躺倒在一边。

  晚上7点,窑洞里的选手已经恢复体力,朱可铭找到救援队将他们安全送走。

  常生村朱可铭的家中,妻子在拔葱做饭。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常生村的村道。 武汉晨报记者赵翔 摄

  英雄“牧羊人朱克铭”

  5月23日,朱可铭救人一事被媒体报道,朱可铭成为了英雄“牧羊人朱克铭”。

  24日,媒体、官员无数访客来到常生村寻找“朱可铭。

  镇长来到朱可铭家中慰问时,朱可铭正在给羊混拌草料。朱可铭一直向镇长强调,村里交通不便、水利不便,希望镇上能够帮村里修路;让公交车继续通行;在田间接上自来水。

  镇长对朱可铭说,这些问题镇里会解决,让他放心。镇长走后朱可铭对武汉晨报记者说,他并不愿意回忆这件事情,他想起死者心怀愧疚,“我没能救更多的人。”

  但访客们无一不是让他一遍一遍叙述救人故事,对着媒体镜头的他尴尬、羞涩又拘谨。

  有时他会对媒体说,能不能帮他和村民卖一下苹果、大枣、羊羔。得到同意后朱可铭开始磕磕巴巴地介绍村子红富士苹果和小羔羊。

  深夜,警方来到朱可铭家中对救人一事进行询问,朱可铭在接受询问时,他的妻子站在一旁很紧张。

  一名警官看到后,与朱可铭妻子搭话闲聊,想让她放松一下并告诉她“这是好事”,这反而让她更紧张了。

  (来源:九派新闻 武汉晨报记者 赵翔 甘肃景泰县报道)

  【编辑:戴容】

标签组:[窑洞] [张小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10.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