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诋毁攻击袁隆平!这些人渣,还配吃大米吗?-ZAKER新闻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文 | 木棉姐姐

来源 | 木棉说(ID:mumianshuo)

5 月 24 日上午 10 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市进行了遗体送别仪式,众多学界院士都赶来悼念。

也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从各地赶来,瞻仰袁老遗照,鞠躬默哀献花。

全城送别袁老,现场一幕幕情景令人落泪。

人头攒动,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凝重肃穆。

一向内敛克制的中国人,一向被我们说娱乐至死的年轻人,他们怀着同样的心情从各地赶来,表达对巨星陨落之恸。

大家写给袁老的书信,字字动人,感人肺腑:

" 青年定当不负您所望。"

" 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医食无忧’。"

一名女大学生坐了很久的公交,为袁老送别献花。

"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养活了我们一家人,我觉得他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

"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共产主义接班人 "

送别队伍绵延 3 公里,人们秩序井然,默默地等待,静静地追思:

有孩子对着向袁老敬礼:

有少先队员主动给站岗执勤武警官兵撑伞:

整个长沙的菊花都卖光了,许多花店甚至直接免费供应:

殡仪馆的花到处都堆满了:

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前去悼念的人群:" 他让我们这么多老百姓吃上了饭,非常伟大,希望更多人纪念他。"

一名内蒙青年,带着他最崇高的敬意吊唁袁老:

载着袁老遗体的灵车从地下通道缓缓驶出,人们齐声高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大家纷纷跟着灵车移动,走了很远很远。

道路旁来往的车辆纷纷鸣笛让行,目光跟随灵车缓缓移动,默默送行。

人们都不舍,这个时代最善良、最伟大的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前去吊唁追思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懂感恩、知是非,他们热爱英雄,他们心里有国有家。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袁老已经走远,他们上前接下了生命火炬努力向后人传递。

这样的年轻人,才是我们需要的年轻人。

2

而这世上还有另一群人,当人们哭着告别袁隆平的时候,他们就跳了出来用最卑劣的方式,展现自己异于常人的 " 优越感 "。

他们维持自尊的方式好像只能来源于践踏别人,生活到底给了他多少打击,才能让他异变得如此卑劣不堪?

他们为了博眼球,肆意散布侮辱袁老的言论,令人发指:

他写得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像糊满了呕吐物一样,成为了一种字面意思的恶心:

随后,这个侮辱袁老的人渣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光是看一眼这些弱智的发言,就想立马给他安排一个精神病院的床位:

而这样的人渣还很多。

我简直气到头痛,跟家里的长辈简单说了一下这个事儿,她们都很震惊:

" 有人骂袁隆平!为什么?"

" 那些骂他们的人是没饭吃还是不用吃饭啊?"

这话真的直击要害。

中国人对饥荒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们对袁隆平的贡献也是感激在骨子里的。

我的父母至今不会浪费一粒粮食,教育后辈也是 " 粒粒皆辛苦,千万莫浪费 "。

中国人今天的丰衣足食,离不开袁隆平们的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而那些喷子,是真的让他们吃太饱了。

很多人以为 2021 年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挨饿,但那仅仅是因为你生在了中国!

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粮食生产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联合国已经警告可能会爆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印度的饥饿危机持续,男子与流浪狗争抢牛奶:

印度国内的疫情形势,不仅让医疗系统、丧葬系统彻底瘫痪,同时对于食品供应链,也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印度国内燃料、肉蛋奶价格全部飙升,他们不仅要承受新冠带来的痛苦,还有可能因为饥荒饿死。

这些事情,都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发生着。

或许我们这代人都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

饥饿会摧毁人的意志,让人不得已去吃树皮、草根、泥土,是人最恐惧的事情。

饿了去吃泥饼:

瘦骨嶙峋:

而这一切,幸好都不会在中国发生了。

因为袁隆平早在生前就自信满满地说过:中国人不可能再挨饿了!

他早就说过要让农民有地种,让大家有饭吃,为什么还要骂他?

他用科技解决了 14 亿人吃饭的问题,为什么还要骂他?

袁老 86 岁还在迎接自己的一次攻关失败,努力攻克科学难题,寻找真理。

他为科学事业、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即便离世了还被这些吃饱了饭的人揪着骂?

而我只想说:

一个不爱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一个辱骂英雄的人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人渣。

3

一个国家的粮食够不够充足,是关乎国运的大事。

早在很多年前,美国曾试图用粮食来牵制我们,而袁隆平用一生的心血为我们解决了这样的难题。

扩大产量、自给自足,让我们摆脱了桎梏,也多了对抗的筹码。

而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这种饥荒的紧迫感,是因为国家早就有前瞻性的保证了我们吃得够!

官方的数据,非常具有说服力: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 5 年大丰收,每年粮食产量在 6.5 亿吨左右;

我国粮食目前储备粮非常充足,光是储存的粮食就够全国人民吃上一年。

什么是底气?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是底气。

国家也正是因为有袁老这样兢兢业业、踏实奋进的英雄,才能变强变富,迅速发展。

即便他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也还在问他一生所系的两件事:

第一,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

第二,自己是不是不行了,大家辛苦了,不用太费力气。

而如今,袁老已去,我们悲痛不已。

我们怎么能让那些口出狂言的渣滓,亵渎于他?

袁隆平这样一个人,即便八十岁看见小鸭子也会学嘎嘎叫,喜欢吃油炸的、甜食,养了一只小猫咪叫袁花花……

他在稻田里拉小提琴,一生目光坚定,温柔地注视着前方。

这样的人,已堪称完人,为何还要在这样的时候辱骂他?

微博上说:

" 他伟大得近乎于神,但我们却忘了他也会生老病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接过他的衣钵,踏实奋进,不辜负他留下的基业。"

我们出生在一个最好的国家,我们有幸不用饿着肚子去想明天的生计。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份好运气存下来,留给下一代。

从今天起,节约粮食,好好读书,踏实奋斗。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记住袁老生前曾说过的话:

" 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 我生活在自己的光里面,我不断啜饮内心的火焰。"

未见其面,确受其恩,袁老千古!

标签组:[袁隆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91.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