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遭网络暴力,是时代的悲哀!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袁隆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应该说每个人都不应该陌生。2021年5月24日,一个沉痛的消息从长沙传出,91岁的袁老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不仅仅是国家的哀伤,更是全世界的损失。

  袁隆平是中华拓荒人,是杂交水稻之父,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他是世界的英雄。

  然而你能想象得到吗?就是这样的袁老,也曾过遭受网络暴力。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个时代怎么了?

  

  杂交水稻之父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学院,接生袁隆平的正是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她终身未婚,却接生了五万多个婴儿,袁隆平就是其中之一。

  袁老喜欢运动,高中的时候还获得过市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省第二名,但是袁老并没有从事体育方面的打算,大学时他便去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读书,后来去了西南农学院继续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

  1960年,袁隆平在学校的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这很快引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一棵天然的杂交水稻,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袁隆平的生命和杂交水稻联系在了一起。

  

  你第一次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时候?在曾经那个网络不发达的时代,或许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在广播中,在电视上,报纸上。但是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名字是在课本上。

  1973年“南优二号”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而南优二号和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出现在同一课的学习中,旁边还陪着那张袁老在稻田里的照片。

  印象中,他就是课本上那个形象,四五十岁的大叔,但是当镜头再次投向袁隆平的时候,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袁隆平老了,我们也长大了。但是那时候哪怕顶着40℃的高温,古稀之年的袁老依然常常出现在试验田。

  

  因为袁老的付出,才有如今的杂交水稻,才有国家的富足。

  带走了饥饿,带来富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袁老的杂交水稻进入综合发展时期,朝着多产、多抗、优质的方向不断发展,做到了品质与世界大米名牌——泰国大米相媲美,而产量更是泰国大米的两倍,并且抗逆性不断提高。

  

  早在1975年的时候,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取得非同凡响的成绩,在此后的十年里,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超亿吨,每年增产的水稻产量可以多养活六千万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粮食短缺问题,经历过大饥荒年代的人或许感触更加深刻一点,这是中国多么伟大的成就。甚至我们还向国外出口粮食,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国。

  而直到2020年最新的监测数据,袁隆平团队的新成就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平均亩产值达到911.7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再一次突破世界纪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仅如此早在上世纪,袁隆平就带领团队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国外,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广,杂交水稻已经在40多个国家推广,尤其是在某些非洲国家,杂交水稻为世界解决解饿问题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却有些人在网络上发表,声称杂交水稻是转基因产品,对人体有害。对于这种人强烈建议他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并且重新学习一下初中生物育种知识。

  要知道,水稻都是自花传粉,而所谓杂交水稻,是将两棵在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杂交在一起,选取他们后代中集合两种水稻优良形状的品种,得到具有优势杂交种。说白了就是将两种水稻的最优种形状集合到一株。

  

  因此杂交水稻才能同时具备高产、对人体是完全无害的。他走过,带走了饥荒,带走了饥饿。

  遭受网络暴力

  袁老留下的照片不多,大家看到的大多是在稻田,或者是在大型座谈会上,但是有一张不一样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袁老也因此遭受了网络暴力。而仅仅是因为,那张照片中,袁老轻轻摸了一辆豪车。

  

  在某些人的心里,似乎有些人就应该过着艰苦的生活,为他们付出,供他们吃饭,让他们吃饱了没事干做键盘侠,做喷子。在袁老的心中,金钱真的是身外之物,他从来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

  袁老有车,因为年纪大了,常常往返试验田和家里,国家还特地批准袁老可以在农田里“无证驾驶”,而袁老的车,仅仅是一辆六七万的奇瑞。袁老一生买过最贵的车也不过是一辆三十万的沃尔沃。

  袁老还有豪宅,有别墅,就坐落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但是那是国家的奖励,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本以为袁老要在豪宅里颐养天年的时候,袁老将豪宅变成了科研中心,袁老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这里研究盐碱水稻。

  

  杂交水稻不能申请专利,但是杂交水稻的养殖技术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说:有人做过这样的推测,如果袁隆平将杂交水稻技术卖出,并在种植的杂交水稻中抽取分红,现在身价已经过千亿。对此袁老一笑置之,袁老笑道:我是湖南省的首富,精神首富!

  当主持人再次问袁老对未来生活有什么向往的时候,袁老说他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极低,所有的高要求都放在了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上。

  就是这样的袁隆平,那些在网络上咒骂他的人,良心不会痛吗?有脸咽下一粒米饭吗?

  

  小结:

  袁老遭到的网络暴力是网络时代的悲哀,但是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这些负面的东西,他还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笔者在网络上看到的是,无数人甚至从省外赶来冒雨送袁老最后一程,商家免费送出祭奠的鲜花,出租车司机免费送前去祭奠的人,赶不到现场的人们远程下单送上一束鲜花,捐赠免费午餐,承诺不浪费粮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着袁老。

  这个时代,这个被袁老守护的时代没有垮掉,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那些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人,他们只能躲在互联网阴暗的角落,他们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惩罚。生而为人,劝你善良。

  笔者慎重地打下每一个字,斟酌每一个字,含泪写完此文。倾尽一城的花,祭奠一个人,只因为他值得。

标签组:[水稻] [杂交水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07.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