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扛起袁隆平“旗帜” 农业科技攻关不止步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耕耘一生,引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

  在农业科技攻关的征程中,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将继续扛起袁隆平的旗帜,向着更高产量、更高品质进发。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袁隆平院士矢志稻菽丰稔,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胸怀天下苍生,向世界多个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为推进全世界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人类作出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
 

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二日,袁隆平在亚龙湾隆平高科南繁基地考察新品种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  武威 摄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袁隆平一道,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懈探索,育成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在我国水稻品种培育中“添砖加瓦”。

  “中科发”系列适用于东北地区,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相比当地主要优质种植品种,每亩增产约100公斤;“嘉优中科”系列主要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当地主要品种每亩增产200多公斤;寒地早粳稻“龙粳”系列,解决了寒地早粳稻品种难创高产和稳产问题……

  “袁先生虽与世长辞,但他的功勋将永远激励着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粮食安全事业努力奋斗!”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说。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水稻(包括杂交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水稻育种研发,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升级迭代,持续培育突破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实现从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

  在持续提升产量的同时,袁隆平团队也在注重提升稻米品质。据介绍,他们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已实现高产与优质有机结合,“Y两优957”等品种实现了超高产,同时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

  面对人民群众对稻米品质和口感的要求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家致力于探索破解水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

  通过多年研究,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确定了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基因,并阐明了其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可以精准选出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

  “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只是分子设计育种的第一步。通过基因精准组装,未来分子育种可实现更多优良性状的聚合,像设计工业品一样设计水稻,对稻米‘量身定制’。”李家洋说,比如对于小孩儿,他们可能需要高锌高铁含量的水稻品种;而对于糖尿病人而言,他们更适合高抗性淀粉的水稻品种。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未来杂交水稻发展,一方面要继续追求高产,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挖掘高光效育种材料,不断释放品种潜力;另一方面注重品质改善,更加注重稻米适口性,满足人们新需求。

  科技兴农不止步

  “袁先生是水稻科学的旗帜,也是作物科学的旗帜,更是农业科学的旗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说。

  秉持着与袁老同样的爱国为民情怀,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奋战在科技兴农的战线上,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升作物品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默默奉献。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选育了一批作物重大新品种,优质小麦“中麦578”亩产达到了841.5公斤,高产抗病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年推广达800万亩,“中单808”连续多年成为西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中黄13”成为近30年来唯一推广面积超亿亩的大豆品种。

  走过山区、到过边陲,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院士先后制定“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研发出300多项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育了45个适宜贫困地区应用的食用菌新品种,帮助数万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

  “我们要继承、学习和弘扬袁隆平院士的爱国情操、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更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现代农业人才,攻克农业领域卡脖子关键问题,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负袁隆平院士的遗愿和嘱托!”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说。



来源:新华社记者 张泉 于文静 董瑞丰

标签组:[袁隆平] [农业] [三农] [种植业] [农业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16.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