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究竟是什么样子?

发表于话题:五十公里桃花坞
发布时间:2021-06-01

  网视导读:陶渊明以《桃花源记》的故事映射自己心中理想社会后,在唐寅以《桃花庵歌》自诩“桃花仙人”后,“桃花源”或“桃花坞”成为了国人对于理想田园生活的代名词。《五十公里桃花坞》选中了这样的意向,在“中国桃乡”的北京平谷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基地,综艺中,邀请15位来自娱乐圈与不同领域的嘉宾,共同探索构建理想社区生活。尝试够大胆,但结果有待商榷。

  综艺主旨的“桃花坞”究竟是什么?

  《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宣传定义中,桃花坞不是《向往的生活》一类慢综艺的田园牧歌,而是更为复杂的内容。

  “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涵盖方向十分广阔的定义。探讨这一命题,由足够多人数提出足够多的不同意见相互碰撞确实是看似可行的方案,于是我们在这档综艺中看到了人数几乎最多、最复杂的成员构成。

  

  十五位成员人选的具体性质是:一位导演,一位艺术设计师,一位时尚杂志编辑,一位脱口秀演员,以及十一位或为演员或为歌手的纯娱乐圈人士。

  但如此复杂的构成并没有能够解答本综艺、本段小标题提出的问题——综艺主旨的“桃花坞”究竟是什么?

  在第一期中,经过漫长的打招呼与综艺人物介绍后,成员们终于入驻基地开始会议。会议的最终结果,以主持者陈陈陈不断被打断,最终只定下第一天要准备聚会为结束。

  

  

  理念构成越复杂,“理想社区”能够如何呈现的解读就越有不同排列组合的方式,这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主题,但却并不是一个适合展示或者本综艺能够在短期内有能力把控与完成的主题。

  综艺中,不同成员不断讲述着自己认为首要问题在哪里,会议的主题换过一茬又一茬,但讨论进度没有丝毫进展。其中插播的郭麒麟对会议概括很精准,“综艺中每一个参与的成员在各自的领域中或许都是领导者”,确实,“八个皇上不能搁一块儿”啊。

  

  可以预见的,尽管第一期末期以及第一期VIP加更版中,桃花坞村民经过一起桌游的团建后,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应该会有所提升,但很难快速进入具体讨论流程的问题将会持续困扰《五十公里桃花坞》。

  陌生人社交还是熟人社交?

  在成员迟迟无法团结、或仅仅凝成一股力的前提下,《五十公里桃花坞》陷入了一个困境,并且不知道要到多少期才能解决。

  在“成员磨合”与“主题探讨”以外,追溯此事的根本成因,则是各式综艺中,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到底都更适合什么场景?

  提到国内更早一些的陌生人社交,《花儿与少年》一定鼎鼎有名,从第一季国内少见、充满创意的陌生成年人旅行综艺(不像《爸爸去哪儿》一样有孩子、有父亲身份作为纽带),其中的模式与成员构成获得了极大关注,之后衍生的《花样爷爷》等旅行综艺也属于陌生人社交。这些陌生人社交的主打卖点一定在进行一定的迁移调整,但关键点一直是有关不同圈层的碰撞。

  

  最为特殊的则是第二季《花儿与少年》,观众对几位嘉宾旅行中逐渐各自抱团、勾心斗角的的旅行团成员分析成果,既“花学”研究现象,使得《花少2》是成为综艺里程碑。然而,《花少2》的存在仅此一例。

  至于熟人社交综艺,从《向往的生活》,或各式经营类慢综艺,乃至《恰好是少年》的旅行综艺,尽管其中还是有部分综艺或多或少涉及陌生人社交模式,但其中至少其中一位固定嘉宾与飞行嘉宾有所联系的模式,都让以上种种综艺中,氛围不成为扣分点乃至有所加分。

  不同观点的碰撞选陌生人社交模式、共通目标的追求选熟人社交模式,这似乎成为了共识,但《五十公里桃花坞》是如此与众不同,挑战铁律。它的主题是二者的相互融合,但它的不同特性同时提升了两方面的难度。

  寻求更多不同的观点,但更多的人数让其中碰撞后融合的难度呈几何式的增长,让大家的目标看起来背地而驰。或许将嘉宾分组在“艺术”、“人文”、“科技”的不同侧面可以削弱这其中的难度,但目前为止,小编没能从节目的各式信息中看出这种倾向,反而是其中的混乱肉眼可见。

  包含客套 “久别重逢”,以及将明星之间彼此介绍时没能即时反应、反应不热情之类的“社死”现场,占据了第一期节目中几乎2/3的内容。检索《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名字与“社死”二字作为关键词,大家可以搜到无数评论文章,而也有一部分文章将综艺与“‘花学’后继有人”关联在一起。

  

  在旁白男声的介绍中,也不断cue到第一期的尴尬之处,包含成员们的社死与难以统筹,但纵观整期节目,节目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则从旁白点评成员们“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变成了“只要成员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观众”。

  当然,如果节目组所追求的并不是以上种种,最终呈现混乱的陌生人社交本质上只为追求“嘉宾餐费几何”一类的爆点,那么以上分析皆为虚妄。

  寻求“集艺术、人文、科技于一身的理想社区”,同时将“陌生人社交”作为挑战,《五十公里桃花坞》的选择颇具勇气,但整体而言,选择并不明智。

  成员之间可以不太熟悉,但当目标希求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碰撞而是相互之间的磨合时,有足够具有综艺才能的控场主持在场会更好。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语句展示了桃花源中的和睦景象,但五十公里外的桃花坞到底会“鸡犬相闻”还是变成“鸡飞狗跳”,依然有待观望。

标签组:[桃花坞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31.html

相关阅读

才德兼备却无缘皇位:胤祉失势背后的权力密码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三阿哥胤祉以文武双全的资质和隐忍的权谋手段,一度被视为潜在继承人。然而,康熙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胤祉的命运轨迹也由此急转直下。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既有康熙对皇权稳定...

2025-11-03

李密杀掉翟让后的结局如何?他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李密杀掉翟让后的结局如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密夺权上位后,以前的一把手翟让就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虽然没有了权力,但翟让的威望依旧存在,李密就算想要亏待他,翟让手下的班底也不会愿...

2025-11-03

顺治帝的深情与多子:钟爱董鄂妃与十四子女的生母之谜

顺治帝福临,这位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以其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23岁便英年早逝,却育有14个子女,而他与董鄂妃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是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2025-11-03

曹操起兵之初的两位贵人分别是谁?他们贡献有多大?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这就是汉少帝。对此,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

2025-11-03

康熙末年“死鹰事件”:权力漩涡中的致命一击

1714年冬,康熙帝在热河巡视途中收到一份特殊“贺礼”——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这起看似偶然的意外,实则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政治博弈的集中爆发,其背后暗藏的权力密码,至今仍为历史研究者津津乐道。 ...

2025-11-03

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真是因为吴太子和晁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王刘濞叛乱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掀起了一次足以毁灭任何王朝的农民起义。倘若秦朝没有推行绝对的郡县制,在远离咸阳...

2025-11-03

顺治遗命:索尼、鳌拜等四人为何成辅政核心

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福临在弥留之际,打破传统宗室辅政惯例,以遗诏形式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帝玄烨。这一决策背后,是清初权力博弈的深刻烙印,更是顺治...

2025-11-03

汉宣帝的成就真的不弱于汉武帝吗 汉宣帝的成就都有哪些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宣帝成就,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多数人对汉朝的印象都是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争夺天下,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位面之子汉光武帝的开挂人生等等。但又有几个人知道把汉朝推向真正巅峰的汉...

2025-11-03

李陵投降匈奴有多次拒绝回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陵投降匈奴有多次拒绝回朝的原因是什么?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朝时期,汉武帝对匈奴的长期作战,成就了很多名号响当当的人物:有名将帅才,比如卫青和霍去病;也有令人叹息...

2025-11-03

魏忠贤从地痞无赖到一人之下的九千岁,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九千岁魏忠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末年,明熹宗软弱无能,他在位期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就在这样内忧外患之际,大太监魏忠贤登上了阶级舞台。他本是乡间一地痞无赖,...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