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自称正黄旗的北京大妈嫌女孩让座,其实先人早有警示此精神不可取

发表于话题:臭外地的 我正黄旗
发布时间:2021-06-07

  北京大妈在公交车上狂妄自大,震惊了无数国人,然而有位先人早就在百年前想到了会有这一幕。

  

  

“你,给我让座,我有残疾证。”---大妈上到公交车四处张望,瞄准了一位年轻女孩发话。

  女孩看了看,很快地就从座位上选择离开,礼貌让座给大妈后站在一旁,但大妈一屁股坐下后开始了咄咄逼人,言语间是在歧视女孩为外地人,同乘车的本地人也听不下去纷纷劝解,依然不留任何情面。

  

  

“我就瞧不起你们这些臭外地的,上来不给老弱病残让座。---大妈

  礼让没有本份之分,也没有强制性,作为传统道德观念来说早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何况女孩并没有坐在“爱心专座”上。

  座位应该礼让给更需要它的人,谁真的需要谁就是合理,如果说像大妈这样身体健朗声音洪亮,仅凭残疾证来让人断定需要座位,实在不符合情理。

  毕竟证明不是大妈的“皇牌”证据,反而让人嗅到了一种持合理“金牌”来占座的味道,对女孩不公对任何人都过意不去。

  

“臭外地的,你们就是来北京讨饭,狂什么呀?二环以里的户口那叫北京”--大妈

  北京的外来人口不在少数,大码这是得罪多少人。本来在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大都市里没有排外的思想,五十六个民族百家姓氏都是一家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之道,就因为大妈有户口占据地域优势才有优越感?说明自身格局太小,人外有人,活得精彩绝伦的大有人在,何必自己说的冠冕堂皇。

  

  

“我还真是正黄旗人,你看我有通天纹。”

  一语道醒梦中人,恰恰这一句才是大妈有恃无恐的重点。

  她的意思她有通天的本事,女孩狂不过她,因为她的血脉里就躺着皇室血统,尊贵无比,应该享受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待遇。

  不管是女孩还是其他人不过是个蝼蚁,何必放在眼里,这是要“起驾”吗?

  正黄旗人,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听得最多的就是“爱新觉罗”这个词汇,源至于八旗子弟的其中一个“上三支”,地位显著。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就是有这一群人的存在,才让某些国人深受其害在成长着。而这些人在我们的先人“孙中山先生”看来就是一些纨绔子弟,终日饱受碌碌无为,靠着皇室四抬大轿柴米油盐得供奉着,却不知这是一群受尽腐败精神侵蚀的蛀虫。

  

  风水轮流转,活好当下,没有谁能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亲切接地气,文明谦逊,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才是目前和谐社会的发展的方向。

  八旗子弟起初创立其实满族人在当时的一个部族式管理,各部族常年痴迷于烧杀掠抢,圈地为王,直到康熙年间才被废除圈地一策。

  但八旗子弟数目庞大,当朝还必须养活这么一群人,有生怕其反乱,只能公布一则八旗子弟每年每月均可以领取粮饷,吃穿不用愁的“金饭碗”。

  这么一来,如此庞大的八旗子弟军,终日吃喝玩乐,心生散漫,哪还有心思营生,土地早年已经积累够了,也没有了打仗的念头,只能啃官粮,一点一滴腐朽着老本。

  八旗子弟之心日渐朽木不可雕已,才有了以上的民间歌谣,反映出在此后的辛亥革命年间,八旗子弟的堕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辛亥革命口号

  正是清朝的没落,让八旗子弟无法再像以往一样潇洒,然而本属于皇族的他们碍于面子和身份的高贵,无法放下身段做着低报酬的营生。

  乃至于有部分八旗子弟干着一些可耻的勾当,例如刨祖坟挖财宝,挖光殆尽不忘奢靡生活,到最后家道中落流浪街头卖艺乞讨。

  而此时孙中山言语中的“鞑虏”指的正是这一部份八旗子弟中陷入了生活不能自理、纸醉金迷的“月光人群”,一种必须摒弃的糟粕精神。

  这也是为何有人误解孙中山的口号是在排除满人族群。其实只是想要改革骨子里的被精神侵蚀的人很难,必定先进行铲除那一部份已经具有腐朽味道的八旗人才能让革命成功罢了。

  所以,在革命成功时,孙中山先生始终坚持改“驱除鞑虏”为“民族主义”,并且严厉谴责分裂民族不团结的人,民族统一才是根本。

  

  阅读至此,不知道你们有没这样的结论:大妈只能说是没有跟进时代的步伐在走,依然不忘当时的迂腐的思想在看待现代的事物,而旧事的身份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风水轮流转,活好当下,没有谁能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亲切接地气,文明谦逊,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才是目前和谐社会的发展的方向。

  而那些未被这种精神所影响的八旗后裔人群,他们有谁?其实他们无处不在,只是不需要这种旗号相托罢了,都在各自默默地用实际的行动事迹来解开大家迷惑。

  如果喜欢本文又或者有不同看法,不妨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可解可说之处!

标签组:[社会万象] [中国近代史] [正黄旗] [八旗子弟] [北京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7392.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