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探秘西藏“最高”寺庙,四周全是悬崖,据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抵达!

发表于话题:打车打到座寺庙
发布时间:2021-06-08

  你听过西藏的大昭寺、色拉寺、甘丹寺

  但是你可能没有听过孜珠寺

  它可是苯教最具影响力的具象所在

  

  ▲孜珠寺全景

  

  ▲从狮面佛母峰上俯瞰孜珠寺

  雄鹰一般凌驾在4800多米的山尖!穿过一段猿猴都发愁的峡谷,继而在一路攀升的盘山公路上奔驰半个多小时,这才仰望到来自藏民族最原始的宗教殿堂!

  

  

  关于这种神秘的寺庙

  很多小伙伴并不了解

  现在跟着我们的步伐

  一起走进这座神鹰一样的寺庙

  丨远眺孜珠寺

  苯教是藏区最原发、最古老的本土宗教,对早期藏族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漫长过程中,除了政治上的扶持,还因为它吸取了很多苯教的内容,才最终扎稳了脚跟,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中原的地域性很强的佛教流派——藏传佛教。

  

  好望角123

  曾经如此显赫的本土宗教在遭到外来宗教的强烈冲击后几至踪迹难寻。

  因此,孜珠寺的存在就有了极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现在苯教教学体系最为完备的寺庙,还保存了大量的苯教经书、宗教仪式和法具器物。

  

  

  

  

  

  

  

  

  丨近观孜珠寺

  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仁波切说过一句话:“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过孜珠寺的,因为它太过偏远和险峻。它一头扎入莽莽念青唐古拉山最深处,矗立于高耸入云的险峰顶端。

  

  以前,从山脚到山顶骑马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虽然修通了一条简易公路直达寺庙,但也只能在天晴路况好时才能通行,一遇到下雨,即便是本地藏族驾驶员,那是打死也不走的路。所以,在以路险著称的西藏,上孜珠寺的路当算是险中之险了!

  

  

  当海拔上升到将近4800米时,孜珠山那奇异陡峭的山峰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些山峰的形状罕见得让人吃惊,在西藏几乎没有与之可比的!

  孜珠寺的主殿就坐落在它们的下方,另有一些修行小屋镶嵌在它左边的山体岩壁之上,错落地悬挂在那里,充满了神异的气氛。

  

  孜珠山也叫孜珠六台山,意为一个有6座山峰的巨大山体,六座山峰分别象征6种形象:

  第一座山峰是一头獅子;

  第二座像一只大鹏鸟;

  第三座是一个大喇嘛在教小僧人念经;

  第四座是一把刀子;

  第五座像一个三角架;

  第六座是月亮和太阳。

  

  来自高山之巅的信仰

  孜珠山异峰突起,瘦石嶙峋,像极了久经风吹日晒雨淋的老人五指,孜珠寺就在这高可触天的“五指山”中长燃着酥油灯,长诵着经声。任由背后的云千变万幻,孜珠寺淡定从容,岿然不动。

  

  孜珠寺是古老苯教寺庙,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在藏语里,“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如意珍宝、无垢水晶、能见空性、遂心所嘉、不变雍仲、极大顶端。

  佛祖辛绕弥沃在弘扬佛法时,曾在孜珠山传法,给予巨大的加持,并且授记,预言这里会有许多利益众生的大成就者出现。

  

  岩洞中天然形成的佛像 惟妙惟肖

  

  远远看去,贴在崖壁上的一间间小屋子便是修行洞,一位位修行者从这里走向了大智慧,此外,孜珠山的圣迹比比皆是,岩壁和洞穴里自显的佛像、坛城、真言……

  

  孜珠寺将如此丰富的苯教宝藏集于一山,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冰天雪地里,还有如此之多的信徒来这转山朝拜。

  

  蓝得耀眼的空中飘着大朵大朵棉絮般的白云,看似轻盈的白云似乎想要扑向地面、和那皑皑白雪合为一体,千沟万壑的土山又呈推挤后退之势。

  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善男信女心中的信念战胜了一切,她们踏着“咯吱咯吱”响的雪花,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那金色的转经筒。雪白画面里,那黑色的身影是最迷人的风景线。

  

  就连迎面走来的喇嘛们都是一道靓丽风景。苍茫雪地里,一件件红色僧袍醒目而热烈,喇嘛们脸上无一例外被晒成了高原红,和僧袍的颜色相互辉映着。

  

  

  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的模样,内心一阵悸动,反问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笑过了?这些喇嘛,他们每天除了诵经,辩经等学习之外,就是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看似清贫,精神上他们却是绝对的富足。或许,简简单单才能无欲则刚!

  

  独一无二的神舞《极乐与地狱》

  历史上苯教受到不少打压,然而三千年来,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孜珠寺都由于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人烟从而得以保全,诸多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也在这得以幸存,例如每十二年演出一次的盛大神舞“极乐与地狱”

  

  每逢鸡年,数以万计的朝圣者千里迢迢而来,齐聚这海拔4800米的雪域圣寺。神舞法会将持续半个多月的时间,先是念经十多天,经过诸多的祈祷、消业、祈福、超度等内容作为铺垫,最后一天才跳神舞。

  

  神舞“极乐与地狱”以“阎罗十判”为主轴,展示了善恶因果报应的规律。全剧共十幕,由修行深厚的僧侣们表演。

  剧情表现了阎罗王对善恶上师、善恶僧人、善恶官员、善恶平民、善恶女性共十人的罪福审判,形象地揭示出“极乐与地狱的选择取决于如何取舍善恶”的道理,告诫人们通过所积累的业力,善入善道、恶入恶道。生动逼真的表演会让芸芸众生得到当世的觉醒和心灵的重生。

  

  

  对于何为“极乐与地狱”,丁真俄色活佛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神舞使我们发觉,无论今生与来世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和他人而没有自责和内心的恐惧便是极乐;内心的邪念与不可示人的自我折磨就是黑暗的地狱。”

  瞻仰孜珠

  孜珠寺新修的一座金顶红墙的主殿和另外一座红顶白墙的佛学院,就坐落在象形山下,另外有一些小屋镶嵌在它左边的山体岩壁之上,错落有致地悬挂在那里,充满了神异的气氛。

  

  仔细看,能发现山峰顶端停留着一些秃鹫,如雕塑般伫立不动,几乎与山峰连成一体。

  

  在高海拔雪山上的孜珠寺,自然条件极为艰苦,僧人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修炼佛法。孜珠寺现有200多个僧人,寺庙为他们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学习苯教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

  

  

  由于地处偏僻,便鲜有外人来此,山上除了学校和修行者的小屋根本没有住处,但山上的喇嘛们都很善良,佛学院的喇嘛都会微笑地点头致意。

  

  透过窗户,外面的世界仿佛如同仙境一般:远处的群山白雪皑皑,如同神话中的白衣仙人;山间谷地中升腾起一片云海,云蒸霞蔚之中露出的山峰,就像是东海之中的一座座蓬莱仙山;

  

  一团团白色的雾气从谷地中涌出,孜珠山上的奇峰与寺庙时不时地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令这座神山与千年古寺更加的神秘莫测,而更为神奇的是,云海蒸腾之中,面前的云海之上竟然呈现出一环佛光。

  

  

  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

  雪山在四周环侍,雄鹰在山巅盘旋,经幡在风中飞舞,它们都在共同守卫着这片苯教圣地……

  

  出行攻略

  最佳游览季节:全年

  海拔:4800多米

  门票:30元

  交通信息:【自驾路线】成都-马尔康-甘孜-雀儿山隧道-德格-昌都-类乌齐-孜珠寺。自驾车由成都经G317,穿雀儿山隧道抵类乌齐或至丁青,然后再出发去孜珠寺,昌都-孜珠寺7个小时车程;丁青-孜珠寺,3个小时车程。

  建议游玩天数:1天

标签组:[佛教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8518.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