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九华山观光礼佛注意事项(含99座寺院电话)

发表于话题:打车打到座寺庙
发布时间:2021-06-08

一、入庙仪规

香客进庙门尽量走两边。走右边门先迈右脚,走左边门先迈左脚;不能跨中间门槛,更不能站在或者坐在门槛上,那是对佛和菩萨的不敬。在佛堂上更不可坐在佛像对面。

二、礼佛仪规

香客应先将身上背的,手里提的行李放在旁边,然后在佛像前右边的蒲团上虔诚有序跪拜。跪下时双手掌心向上,头叩下至手掌,抬头时先将双手收握再翻掌起身,然后合十再拜、连续三拜。

三、敬香仪规

坊间常云“烧三炷高香”,自有说法。佛门讲究烧三柱香,表最诚心。因而游人香客烧香,最好是一次点上三根香笔直地插进香炉。如果是随缘敬上一炷香,也要端正地插入香炉,否则视为对佛不敬。

四、用斋仪规

俗家人能在寺庙里吃顿素斋,是很有风味的。素斋不但有各式素食名菜,而且米饭是柴火烧大锅,山泉水煮香米,味道清香可口。一般僧尼用斋前都要举行上供仪式,入斋者应待仪式结束后,谦让地落座于下席(背朝北)。注意不要坐在当家师的对面,寺庙用斋多为分餐制,应按秩序取碗筷、盛饭菜,如果是桌饭,夹菜要用桌上的公筷;吃斋饭时,切忌高声说话,更不可嬉笑吵闹;出家人惜米如金,最忌浪费,注意不要撒下饭菜。用斋完毕应将碗筷洗净放回原位。一般情况下,在寺庙用斋,僧尼是不收饭钱的,入斋者应自觉在佛堂功德箱内投入一些香火钱,以示乐施的诚意。

五、言谈礼规

香客游人进寺庙见到僧尼,要合十施礼,不要主动迎前握手。僧人一般都忌讳俗家人问其身世和出家缘由,所以尽量不要询问这种问题。僧尼之间的称呼或交流如同俗人一样复杂,当你不懂时也不要好奇追问,以免出现“不作答”的尴尬。但僧人之间八种称呼香客游人应该明白。

(1)上座师,什么上下?意思问他叫什么名字。

(2)“法兴”。对方只需回答法名两字。

(3)“哪里发脚?”意思为他从哪里来。

(4)“哪年发心?”意思为他何时出家的。

(5)“何时具足?”意思问他什么时候受的戒。

(6)“衣钵堂?”意思问他在哪里受戒。

(7)“会师上下?”意思问他剃度师是谁。

(8)“仁慈上人!”即他师父法号仁慈。

六、佛门法器

佛门法器泛指佛教供仪式时使用的器具,庄严道场的佛具。

常见法器包括梵呗赞诵类,如钟、云板、木鱼、磬、鼓等;庄严道场类,如佛坛、须弥坛、幡、宝盖、经幢等;还有供养用的佛具,如香炉、香、长明灯、蜡烛、鲜花等。

法器不为一般常人所能乱动,每一样法器都有特定的内涵,比如寺院的钟和鼓,钟鸣,会开启城门,万物复苏;鼓响,会关闭城门,宵禁人息。所以不能随意敲。

七、出行注意事项

1、对于自驾的游客,山上核心景区根据车位饱和情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可提前咨询九华山交警大队。遇交通管制可把车停在山下游客服务中心的停车场,换乘景区巴士上山。

2、住宿建议选在九华街中心,寺院较集中,吃饭和出行都方便。九华街的西北方向比较偏,步行到化城寺需要20分钟。

3、如需导游不轻信路边的热心人,建议到导游服务中心找正规讲解员,有约100名持有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电子导游证的导游,可通过扫描导游证上二维码获得导游相关信息,此外还有约800名持当地导游证的讲解员。导游服务中心位于九华街景区入口太白书堂附近。

4、不靠近、不投喂、不挑拨山上的野猴。不穿红色衣物及背包,不单独行走,不显露食物。如受伤可携带门票到景区旅游投诉中心登记,九华山医院提供免费的医疗救护。

5、您所到的寺院,如不在官方公布的99+5座寺院名单里,应该是没在九华山宗教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尽量慎重对待其所开展的宗教活动。有些归青阳县宗教局管辖,有些则属于私人念佛堂。

标签组:[九华山] [导游证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8528.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