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科学网-[转载]世界到底是有四大洋还是五大洋-张武昌的博文

发表于话题:南大洋成为世界第五大洋
发布时间:2021-06-10

世界到底是有四大洋还是五大洋?


2002年,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经各会员国投票,正式认可它是世界第五大洋,以南纬60度为界,从这条线以南直到南极洲的海域,都算南大洋――不仅60度是高纬度的起始线,而且恰好所有国家在这条线以南都没有领土或领海,因此南大洋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公共海域



趣历史责任编辑:zhaoxiaoyan2015-05-11 16:35:13

  无论在国内的世界地图上,还是地理课本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划分都一清二楚。然而一些引进的国外科普书里,却说地球共有“五大洋”,多了一个“南大洋”……这个大洋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个“南大洋”,就是指南半球环绕南极洲周围的高纬度海洋,涵盖了我们熟悉的世界地图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端的部分。英文称之为Southern Ocean,别名AntarcticOcean,国内有时又译为“南冰洋”、“南极洋”。2002年,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经各会员国投票,正式认可它是世界第五大洋,以南纬60度为界,从这条线以南直到南极洲的海域,都算南大洋――不仅60度是高纬度的起始线,而且恰好所有国家在这条线以南都没有领土或领海,因此南大洋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公共海域

  南大洋的面积约2030万平方千米,小于被削去一块之后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但仍然比北冰洋大了近50%。和北冰洋类似,每年冬季,南大洋都有上千万平方千米的海域结冰,船只无法通行。而把南大洋与北边的三位姐姐隔开的,并不是陆地,而是著名的“南半球西风带”和“西风漂流”。

  从19世纪开始,由于北大西洋的大型鲸类几乎被捕杀殆尽,欧美国家的捕鲸船纷纷开往地球的南端,此外还有渴望在地球最后一块大陆上留下名字的探险家们。在航行中,水手们发现南纬40度~60度之间的海域,几乎整年都是气候恶劣,至少也是五六级的大风、四五米的涌浪,而且越往南风力越强劲。于是他们给这片海域起了外号――“咆哮40度”、“狂暴50度”和“尖啸60度”!在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十五岁的船长》中,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帆船水手眼里,南大洋的狂风是多么恐怖。

  这条彪悍的西风带,是由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的陆地面积很少,海洋几乎整片连通在一起,不会阻碍大气环流的运行,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就常年刮着西风。同样,南半球40度~60度之间的海域,也形成了一道环绕整片海域的洋流――“西风漂流”,它也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寒流,把温暖的海水隔绝在南大洋以北,把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彻底困死在严寒中。因此从19世纪开始,“南大洋”这个概念就已经在欧美流传开了。


  全球海流分布图,可以看到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有一条畅通无阻的洋流。

  不过,作为国际航道测量组织成员国之一、在南半球又没有领土纠纷的中国,为什么不承认“南大洋”呢?其实不光中国的地理学家这样,南大洋的合法地位在国际学界一直有所争议。毕竟从人们的传统认识来看,“海”和“洋”,以及各个大洋之间的分界,一般还是要以陆地为界线的,仅以洋流为界似乎难以服人。更重要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有贯通的“洋脊”,这是洋底扩张、新地壳产生的源泉,而这三大洋脊都延伸到了南大洋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从洋脊来看,南大洋仍然和北冰洋之外的三大洋是一体的……


南大洋冬天有一半多的面积被海冰覆盖,但夏季阳光充沛,洋流带来的营养盐滋养了大量浮游植物和磷虾,喂饱了数以万计的巨型须鲸。经过数十年禁捕,南大洋的须鲸数量已有所恢复。

日本老动漫《圣斗士星矢》的“海皇篇”中,海皇波塞冬手下有7个海将军,分别对应“七个大洋”,分别是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实际上,现代日本就是采用这个大洋划分法的。

  即便认可南大洋的地位,它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一个大洋。大约3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原本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一分为二,一个向北漂一个向南飘,才在南半球形成了一片畅通无阻的广阔水域。大陆和大洋,都并非永恒,而它们的名字也是人类自己取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武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wap.sciencenet.cn/blog-39359-116252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标签组:[大洋] [四大洋] [武昌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1500.html

相关阅读

【光影故事】金宇彬-秀智主演《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引热议 导演编剧缺席

据韩媒消息,29日举行的网飞新剧《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上,导演安吉镐与编剧金恩淑均未出席,引发广泛讨论。据现场情况显示,制作方并无任何代表到场,由演员们单独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导演几乎都会出席制...

2025-09-30

汨罗江的涟漪:屈原之死与楚国的命运转折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流放中的屈原怀抱巨石沉入汨罗江。这位曾以“美政”理想推动楚国改革的政治家,最终以决绝的姿态结束了生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歌,更成为楚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注脚。...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

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的对比,不仅折射出西汉宫廷的权力博弈,更...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

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君臣的权力结构,又渗透着超越身份的信任与...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务。这种超越常规的用人逻辑,既非单纯因诸...

2025-09-30

贾诩:东汉末年乱局的推手与乱世生存的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毒士”“鬼才”,其智谋与权术不仅加速了...

2025-09-30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

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下反攻长安,八日城破,王允坠楼而亡,汉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

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兵突围失败,最终命丧白门楼。这场对比背后...

2025-09-30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夫一妻制背后的政治与情感交织

在封建王朝“三宫六院”的常规叙事中,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一夫一妻”模式堪称异数。这对帝王夫妻不仅共同开创了“开皇之治”,更以一生坚守的情感契约,颠覆了传统皇权对婚姻的支配逻辑。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

2025-09-30

宋高宗赵构:壮年退位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隐衷

公元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五十六岁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帝王“终身在位”的常规逻辑,实则是赵构在政治局势、个人健康与历史责任多重考量下的精心布局。其退位背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