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历史上的"仝卓",引爆清朝最大科举舞弊,当今仝卓仍直播圈钱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去年翟天临因为学术造假登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今仍然被口水淹没。



最近仝卓在直播间自爆高考时将往届生改为应届生身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舆论哗然。



梦回大清,有些相似的开端!

他这种行为可是属于舞弊,严重性远远高于翟天临的学术造假,虽然他顺利上了热搜,但是热度却远远没有达到翟天临事件,可能是他没有翟天临出名,可能自爆没有打脸来的有噱头,可能翟天临是个博士而他只是"应届生",可能……

梦回大清,时间回溯到162年前,咸丰八年,顺天府乡试金榜公布,有一戏子名为平龄,位列第七而中举,好景不长,不久后传言四起,说他是一个戏子,除了唱戏啥也不会,于是引发舆论一片喧哗!因为大清律规定:戏子不能参加科举!

公元2020年,有一戏子名为仝卓,于直播间自爆用某种手段将自己的往届生身份改成了应届生,不久后,由直播间迅速发酵到各个平台,整个网络一片哗然。因为高考规定:严禁往届生以应届生身份报名!

咸丰皇帝当时震怒,下令彻查,结果发现问题试卷高达50本,由此拉开了清朝史上规模最大科举舞弊案——戊午科场案的序幕!

主考官被斩立决,根本不能动摇!

当时的主考官柏葰乃是朝廷一品大员,军机大臣兼大学士,真可谓是朝廷重臣,被咸丰皇帝任命为顺天乡试的主考官。

与仝卓自爆不同的是,平龄乃是被举报的,乡试放榜之后,有学子发现一介戏子平龄居然高居第七位,于是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舆论!与此同时,朝堂上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平龄考卷上的字迹有问题,而且他是个戏子。

咸丰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此事,平龄首当其冲被废除举人身份,打入大牢进行审讯。

古有平龄因为舞弊流言,而迅速被打入大牢

今有仝平虽然主动自爆,仍不慌做直播圈钱

横批:法制进步!



可惜平龄不耐审,因为他意外牵出了多起作弊案,专案组竟然查出50多份试卷涉及其中,考生给考官递金条子,考官大开方便之门!

咸丰皇帝再一次龙颜大怒,将主考官柏葰革职候审,其余考官和相关官员一律停职等候查办!

主考官柏葰因是朝廷一品大员,是国家真正的中流砥柱,清朝立国之初就对高级官员多加赦免,比如改杀头为戍边。主考官柏葰也知道皇帝大概率不会让自己死,都打点行装准备被下放或者流放了,只等圣旨!

结果圣旨一到,竟是斩立决,主考官柏葰和朝野都震惊了,因为科举舞弊杀国家一品大员、军机大臣和大学士的位同宰相的重臣,还是清朝开国头一次。



当时咸丰也没想杀他,只不过肃顺力争:科举乃是国之根本,关系重大,如果不严惩这些贪污舞弊,那就给贪污舞弊留下了滋生的温床,久而久之,国家将没有真正的人才,国家就将崩解!

于是咸丰批准将主考官柏葰斩立决!其余参与舞弊的官员,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革职的革职,降职的降职,总之,他们完了!

戊午科场案因为牵涉面之广、影响之深、杀人之多,成为清朝第一科举舞弊大案!

"铁锅炖自己"将如何被处理?

原地自爆,上演铁锅炖自己,仝卓可称得上是迷惑行为第一人了,难以想象这是中央戏剧学院从几万人里挑出来的凤毛麟角的好学生,虽然中戏也被骗了,但艺术院校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首先仝卓凉凉是肯定的,不管是他胡说八道的还是确有其事,如果他是胡说八道那就是以作弊为噱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开直播进行负面宣传,如果是真的,那必定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要把相关的利益链条全都揪出来才合理合法。



2009年高考前,教育部发出"五项禁令",其中之一就是"严禁骗取高考报名资格参加考试",违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有关人员将被依法依纪处理。

虽然仝卓在次日直播中卖了一波惨,但是并没有正面回应作弊事件,狡辩之后沉寂下来,或许此刻的他犹如铁锅上的蚂蚁,如若不然,不敢想象……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清朝] [清朝历史] [翟天临] [咸丰皇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200.html

相关阅读

逃亡车辙下的父权悖论:刘邦弃子事件的历史解构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的溃败,将刘邦推向了历史争议的漩涡中心。当夏侯婴驾着马车在楚军追击中狂奔时,一个载入史册的场景发生了:刘邦三次将年幼的刘盈与鲁元公主踢下车,而车夫夏侯婴三次冒险救回。这场充满悖论...

2025-10-29

魏武双璧:张郃与张辽的军事能力与历史成就比较

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张郃与张辽同为"五子良将",但二人的军事风格与历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战场指挥艺术、战略影响力及历史评价,可清晰看出张辽在战术创新与战场威慑力上更胜一筹,而张郃则以战略持久性...

2025-10-29

洛神陨落:解码甄宓与郭女王的后位之争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赐死结发妻子甄宓,改立郭女王为后。这场看似简单的后宫更迭,实则是权力博弈、性格差异与时代局限共同编织的悲剧。当“洛神”的绝世风姿败给“女王”的权谋手腕,历史的暗流中,藏着三个致...

2025-10-29

荆州之殇:关羽失守背后的多重困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战鼓尚未停歇,荆州城防已悄然瓦解。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失利,既非单纯因关羽“大意”所致,也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矛盾交织、内外势力博弈的必然结果。从战略决策到人性弱点,从盟...

2025-10-29

曹操立嗣之谜:宗法、权谋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公元217年,曹操在反复权衡十年后,最终将世子之位授予嫡长子曹丕。这场涉及二十余位儿子的继承人之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未来走向,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宗法制度、士族政治与个人能力的复杂博弈。曹操的选择,是传...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贞观遗风"的盛世图景,也因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境走向...

2025-10-29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局,更折射出唐代政治生态中权力、血缘与利...

2025-10-29

嘉靖之谜:李时珍难解的帝王病痛与权力困局

1542年冬,紫禁城西苑的丹炉火光摇曳,嘉靖皇帝朱厚熜正盯着道士炼制的“先天王粉丸”。这位沉迷丹药的帝王不会想到,二十四年后,他会因长期服用这类含汞朱砂的丹药,在剧烈抽搐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李时珍以太...

2025-10-29

嘉庆皇帝亲政的第一天,为何要追封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如懿传》中,陆沐萍的戏份很少,她原本是太后安排在后宫的一枚棋子,当初皇上借玫嫔之手用绝育汤使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在求依太后无果后,陆沐萍选择了依附于炩妃卫嬿婉,并事事对卫嬿婉进行阿谀奉承。没想到因争...

2025-10-29

嘉靖帝改朱棣庙号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礼法重构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无嗣驾崩,一场围绕皇位继承与宗法秩序的激烈博弈就此展开。最终,兴王世子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名义入主紫禁城,史称明世宗。然而,这位年轻皇帝的登基,却意外引发了明朝历史上最著...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