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高考,一条美好而残酷的赛道!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原标题:高考,一条美好而残酷的赛道!

7月流火,高考已至!

十年寒窗苦学,如今毕其功于一役。今明两天,1071万个花样少年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大考。

这注定将是一场残酷的筛选——

2019年,有21%的考生无缘大学,50%以上的人无缘本科。以此估算,2020年,1071万考生中,将有200万人落榜,600万人考不上本科。而考入985、211成为“天之骄子”概率,不足5%。

竞争如此残酷,更要呼唤公平。

特别在今年高考前夕,陈春秀、苟晶、王丽丽三起事件引发的“冒名顶替”案席卷全国,万众瞩目。仅仅山东一地,就发现242起高考冒名顶替案例。不究其中隐藏的是非曲折、心机苦衷。度蕾丝想问的是:高考,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让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之铤而走险,或为之郁郁而终?

大唐贞观十三年,洪江边的艄公刘洪用一次见色起意的冒名顶替,篡改了中国佛教历史。

那天,刘洪和同伙李彪二人在洪江水岸边正百无聊奈,遇见大唐新晋高考状元、丞相女婿陈光蕊,带着娇妻和书童过江赴任江州市市长。这刘洪看见状元夫人:“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于是将船撑至江心杀人夺妻,穿上状元的衣冠、带着江州市长的官印,去江州当了十八年市长。

图源/网络

陈光蕊的遗腹子被金山寺长老收养,从小学习佛,长到18岁摩顶受戒,法名“玄奘”。18岁的玄奘带着血书找到外公殷开山,带兵拿了刘洪、李彪两个恶徒。复仇之后,御弟玄奘骑着白龙马,带着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成为一代高僧。

这刘洪硬是胆大包天,竟敢对新科状元下手,凭着个官印就只身赴任,吃香喝辣十八年。而寒门子弟陈光蕊,若不是儿子争气,就只能尸沉江底、万劫不复,任由宵小窃走如花美眷,似锦前程了。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段每年春晚必唱的黄梅戏,其实讲的也是一个“冒名顶替”的传奇故事。

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冯素珍,自幼许配帅哥李兆廷。谁知李家家道中落,李兆廷上京高考欠缺路费,有天突然想到自己未来老丈人家还有点实力,于是上门投靠。冯家下了心思想要悔婚,趁小两口偷偷花园私会,当素珍妹子拿出私房钱给未来老公当盘缠时,被抓了个现行。李兆廷被诬盗窃罪打入大狱。素珍妹儿一心救夫,冒名顶替李兆廷的身份,到京上访,顺便考成了高考状元,被天子赐婚招为驸马。洞房时分,眼看假凤虚凰就要穿帮露馅,素珍妹儿冒险坦白,结果那公主也是个善人,不但没有怪罪素珍妹儿,还动用资源关系把真·李兆廷捞了出来,成就一段佳话。

图源/网络

据说,这个《女驸马》的传奇故事,原型就是成都才女黄崇嘏。这位成都妹儿才华横溢潇洒不群,最爱女伴男装旅游全国,但绝对没有参加高考。某天路过一火灾地,被误认为纵火犯入狱,幸好知府大人慧眼识才,帮她脱罪。

真实的历史上,每一桩冒名顶替案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足为外人道的欲望,小则招摇过市混吃混合,大则窃取国运,篡改历史。

不独中国,全世界都有。

在欧洲混乱的中世纪,各国都有冒牌皇位继承人现世。譬如17世纪的沙俄,波兰贵族号称找到了个冒牌沙皇小儿子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趁乱夺取了政权,让这个冒牌皇子当了10个月沙皇。

风险高,但回报巨大,是冒名顶替者们前赴后继铤而走险的动力。

再说回高考,它就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关键途径,是寒士跻身权贵阶级,获得高端朋友圈和资源平台的最靠谱方式,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自隋朝开设高考——科举以来,虽然历朝都对科场舞弊惩罚越来越严,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但是科场舞弊案还是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冒籍、冒名、找枪手、买题、买考官”不一而足。很多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都陷入了科场舞弊的泥沼。

唐伯虎 图源/网络

譬如,那个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寅唐伯虎,就卷入了向主考官买题的科场舞弊一案,锒铛入狱。侥幸得脱后潦倒一生。

明末清初儒生领袖人物钱谦益,人生的污点之一就是在“高考场”上花钱买名次——为了成为高考状元,29岁的老钱同志花了2万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1200万元)买通太监,本以为头名位置铁板定钉。不料有个叫韩敬的同学更狠,直接找到大太监,孝敬了2400万人民币,给了钱大才子当头一棒。幸好他勾兑的公公还算是个负责任讲诚信的,千方百计给老钱安了一个探花的名分。

按理讲,凭唐伯虎、钱谦益这样的才华,这哥俩不舞弊,即使中不了状元,中个进士没有啥问题。明明可以靠才华,为啥要靠银子和关系?估计在当时,科场舞弊各凭本事也是一种潜规则,不舞弊反而就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硬考,不一定考得上。

像左宗棠这样文武双全的大儒,秀才身份都是花捐的。最后都当了总督成了朝廷擎天巨柱,仍然顶着高考落榜生的名号,这让左宗棠耿耿于怀,晚年了都非要进京赶考。最后皇帝苦笑不得,给了左宗棠一个“同进士出身”荣誉。

左宗棠 图源/网络

像龚自珍这样的少年天才,没有科举之前才名在外了。但复读了6届才勉强考上,据说之前的5次都是因为龚同学的字写的太丑了!龚自珍失望之下,吟诗一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居一格降人才。”

穿越历史之后,咱们回到现在。

坦白说,今天之后高考过半,千万考生中大部分人都能预感到自己的成绩将会如何。到了明天,估计学霸和学渣都胸有成竹,只有大多数可上可下中流学子内心忐忑,前途命悬一线之间。

这两天,是学生对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的一次成果检验,也是国家用大众标准对他们人生下一站的排位进行筛选。但明天之后,高考成绩就不重要了,你的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不是由之前18年决定的,而是这之后的岁月鉴证。

接下来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高考只是一个起点站。

图源/网络

但坦白讲,高考改变命运的观念,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根深蒂固。对必经高考之路的孩子而言,高考是沉重的、甚至是恐怖的!

度蕾丝有个朋友,孩子刚读小学时就在家中准备一个垃圾袋。并时时威胁娃娃:“要不好好学习,要不就出门捡垃圾。”考上985,人生猛如虎,考不上985,就是垃圾股——这种高考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向每一代孩子灌输,压力沉重。

我的高中生涯在一所县城中学度过,有大部分同学都是来自农村,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度蕾丝的同桌,平时成绩一流,单元小测验基本都是前5名。但每逢期末考试,就犯头痛耳鸣之症,考得一塌糊涂。班主任说:“赵铭均这娃娃,懂事太早了!心理压力太大!”该同学在高考时尽管喝足了昂立1号,仍然在考场上晕了过去。10多年之后,这位同学的考试综合症早已经痊愈,他在广东已有一家酒店和几处生意红火的饭馆,是高中同学圈中著名的成功人士。

图源/网络

在2020年7月高考前夕,度蕾丝统计了一下当年同班同学的人生轨迹。发现:考上清华的现在赋闲在家小半年,正准备去某物理研究所上班。考上农大的成了博士生导师;当初落榜的同学,固然有人还在农村老高挖深,但也有不少同学走出小县,谈着上亿的嗨生意,管着无数从985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就是穷得只剩下钱的暴发富,他们很多人其实都有强大的再学习能力!

可以说,在跟随千军万马挤过高考这道独木桥之后,很多人才能从迷惘的青春中,真正找到人生的方向。在今时今日,分数线,只是暂时地划分了考生们的朋友圈和生存环境,却不会屏蔽他们各自的道路。

以中国地产圈为例,那些呼风唤雨的大佬们,高考成绩未必有多亮眼。度蕾丝整理了部分地产大佬人物的初始文凭如下:

实际上,地产教父王石最开始读的是工农兵大学;首富王健林都是先当兵,然后报考的辽宁大学。而美的创始人何亨健和碧桂园杨老板,甚至是小学文凭。当然,地产圈中也有孙宏斌、许家印这样的学霸。据说徐老板当年高考成绩是全县第三。而在成都地产圈,既有罗立平这种15岁考上清华的神童,也有杨铿、杨毫这样早早进入社会磨砺的大神。

可见,一场高考的成绩,决定不了整个人生的成败。必须强调的是:我不是“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的拥趸。但首先,如今不是上古时期、读书、获取知识只能拜在巫医和祭师门下。其次,实际上,高考之后、步入社会之后,通过再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的觉悟能力,才是决定你从18岁开始,今后数十年发展空间的关键。

图源/网络

度蕾丝想说的是:千万别把高考不当回事!也千万别把高考太当回事!!

现在认真考,未来放远看。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201.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