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越愚蠢的人,反而越加的自信?

发表于话题:为什么越普通越要自信
发布时间:2022-04-22


1、史上最愚蠢抢劫犯

话说1995年,美国的匹兹堡在间隔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两家银行被抢劫了。

一个块头很大的男人,不带面罩、当然也不杀人灭口,就这样大摇大摆、光明正大的连续抢劫了两家银行。

这么明显的线索,警方当然立马就锁定了嫌疑犯,并且快速找到了他——44岁的惠勒,不过惠勒表示坚决否认,称自己从来没抢劫过银行。

于是警察给他看了强有力的证据——监控录像,惠勒看完以后一脸震惊的说,“这不可能,我明明脸上涂了柠檬汁的,你们怎么可能看得见我??”

原来惠勒从电视里学到了一个技巧,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是看不出来了,只有当纸片被慢慢加热以后,字体就会慢慢的颜色变深,一点点显现出原本的内容。

于是惠勒脑洞就被打开了,他觉得只要他在脸上涂满柠檬汁,那么只要他不主动靠近热的地方,他就是是完全隐形的,那么当然监控录像也就拍不到他的脸了。

这个神一样的逻辑把警察们都惊呆了,差点以为他是精神病患者。

当然最后证明他不是,他只是一个世界上最愚蠢的抢劫犯而已。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觉得这个事儿特别神奇,于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著名的——达克效应。

能力越低的人,由于自我认识不足,越容易过度自信,错误的高估自己。

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人,你会发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有些人明明长相一般,但总是对自己的容貌蜜汁自信,觉得别人时刻贪图自己的颜值。

有的人明明没有幽默感,却总觉得自己讲的笑话简直太好笑了,太有幽默感了。

还有的人明明学识一般,却总以博学聪明认知,对于别的人、别的事指指点点,还总觉得别人辜负了自己的金点子。

这种认知偏差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当中,达尔文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

2、世界上有20%人是笨蛋

那么世界上无知的人多不多呢?

很多,至少有20%。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让他们做判断。

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这样的离谱观念列举了很多条。

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民意调查中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多么的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

这些人知识的匮乏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也是我们觉得很多脑残的诈骗方式屡屡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

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时间点知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在每一个时间点,都会有一个20%效应。

比如《赫芬顿》邮报时代,那些看起来荒诞的观念,也许往回溯200年,这些观念就是最聪明的那些人才会去思考的问题。

比如现今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一分钟最前进的知识在往前走,最无知的知识也在往前走,此时此刻最无知的知识,依然有其20%的受众群体。

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在哈佛大学学生的思维里,和在太平洋南部群岛的土著人思维里,一个是最前沿的知识,一个认为是最无知的幻想。

不过,只要人类社会还是在科学这条主干线上去演化的,那么知识就是一个正月与否的评判标准,那么自然就会存在最愚蠢的20%的人,他们总是生活在最落后,最愚蠢的信息尾气里。

更加无奈的是,这些知识匮乏的20%人,他们并不觉得这是尾气,因为还有达克效应。

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前锋部队,越聪明却越谦卑和迷茫,知识的尾气大军,越无知,缺越自信和一往无前。

3、走出愚蠢的迷宫?

那么我们这么知道自己是笨蛋,还是聪明的探索者,还是处于中间的普通人呢?

有人说这并不重要,只要努力往前挪,总是能够避免尾气污染,冲到知识的最前沿的。

然而,并不一定。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知识舒适区里现世安稳,谁稀罕那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和焦虑啊?

毕竟对于那个愚蠢抢劫犯来说,告诉他他错了,那么他也许会开始怀疑他自己的整个人生的。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拒绝接受新的观念,也拒绝相信颠覆性的知识。

每一个知识和观念,背后都是一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土壤,爸妈有爸妈一代的匮乏时代土壤,80后90后有他们一代的信息时代土壤,00后10后有他们的自主自尊自我实现土壤。

不同的土壤,注定了不同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定下来了,那么你也就定下来了,知识进步的洪流从你身上流淌而过,刚到你的时候你是最前沿,将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就在吃尾气了。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同样带来了另一种麻烦,那就是科技为了迎合我们的人性,会把我们每个人困在知识洪流的一个区域内,无法逃离。

比如像今日头条,信息的推送都是根据大数据推荐的,类似于定制式的。

我们只会接受我们喜欢看的,随着我们看的越多,那么同样的信息和观点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室效应

这样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大脑里那个“无知”的神经元越来越被固化,渐渐的,我们就被困在有限的区域内,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顽固。

知识进步的洪流,科技发展的步伐,永远不停下,而你依然在原地自high,自信的自high。

所以,当你觉得你懂得了很多的时候,记得警醒自己,也许你已经在知识进步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标签组:[鎯犲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027.html

相关阅读

金庸《鸳鸯刀》简介

《鸳鸯刀》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报》。《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

2025-07-28

金庸《连城诀》简介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

2025-07-28

金庸《神雕侠侣》李莫愁:悲剧式人物

李莫愁,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悲剧式人物,她是主人公杨过的师伯,小龙女的师姐。许多重要情节都由她推动,占尽重头戏。李莫愁容貌甚美,却心若蛇蝎,因此江湖中人取其绰号为“赤练仙子”,年轻时本性善良倾心...

2025-07-28

金庸《天龙八部》简介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

2025-07-28

《倚天屠龙记》的艺术特色

《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想象力丰富的武侠力作。书中表现的爱情也更加浪漫。在想象力方面,首先,作者设计出的“倚天剑”与“屠龙刀”以巨大的号召力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也成了江湖各大门派施展伎俩争夺的宝物。这一想象...

2025-07-28

《连城诀》作品鉴赏:人性之恶

《连城诀》的主题意图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极其相似,它不遗余力地揭露人性丑恶和物欲异化,是对世俗物欲和贪婪否定同时也是对人性和文化中正能量的一面的反向肯定。丁典为爱情自甘牢狱至死不渝,水岱为救爱女不惜...

2025-07-28

盘点李贺最著名的诗

1、《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

2025-07-28

《天龙八部》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天龙八部》中人物离奇,情节的合理性让位于意境和寓意,无不有过人之处,有帝王公卿,有江湖豪客,有长生的术士,有俊雅的少年,有神仙天人般的美女,有匪夷所思的武功,有阴谋,有复仇,有陷害,有误会…...

2025-07-28

《天龙八部》主要人物介绍

主要人物段誉段誉本是大理国王爷段正淳之独子,儒雅倜傥,长相俊秀,风流多情,后偶然间闯进无崖子之妻的洞穴,学得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而后又邂逅了木婉清,因为木婉清发誓第一个掀起其盖头的男人要娶她,于是两人...

2025-07-28

金庸《神雕侠侣》小龙女人物分析

小龙女,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女主人公,出生时被遗弃在终南山下,被古墓派林朝英的丫环收为弟子,十八年来始终与孙婆婆为伴。十八岁那年破戒收了古墓派第一位男弟子杨过为徒,几经波折与杨过互生情愫,感情...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