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越愚蠢的人,反而越加的自信?

发表于话题:为什么越普通越要自信
发布时间:2022-04-22


1、史上最愚蠢抢劫犯

话说1995年,美国的匹兹堡在间隔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两家银行被抢劫了。

一个块头很大的男人,不带面罩、当然也不杀人灭口,就这样大摇大摆、光明正大的连续抢劫了两家银行。

这么明显的线索,警方当然立马就锁定了嫌疑犯,并且快速找到了他——44岁的惠勒,不过惠勒表示坚决否认,称自己从来没抢劫过银行。

于是警察给他看了强有力的证据——监控录像,惠勒看完以后一脸震惊的说,“这不可能,我明明脸上涂了柠檬汁的,你们怎么可能看得见我??”

原来惠勒从电视里学到了一个技巧,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是看不出来了,只有当纸片被慢慢加热以后,字体就会慢慢的颜色变深,一点点显现出原本的内容。

于是惠勒脑洞就被打开了,他觉得只要他在脸上涂满柠檬汁,那么只要他不主动靠近热的地方,他就是是完全隐形的,那么当然监控录像也就拍不到他的脸了。

这个神一样的逻辑把警察们都惊呆了,差点以为他是精神病患者。

当然最后证明他不是,他只是一个世界上最愚蠢的抢劫犯而已。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觉得这个事儿特别神奇,于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著名的——达克效应。

能力越低的人,由于自我认识不足,越容易过度自信,错误的高估自己。

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人,你会发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有些人明明长相一般,但总是对自己的容貌蜜汁自信,觉得别人时刻贪图自己的颜值。

有的人明明没有幽默感,却总觉得自己讲的笑话简直太好笑了,太有幽默感了。

还有的人明明学识一般,却总以博学聪明认知,对于别的人、别的事指指点点,还总觉得别人辜负了自己的金点子。

这种认知偏差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当中,达尔文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

2、世界上有20%人是笨蛋

那么世界上无知的人多不多呢?

很多,至少有20%。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让他们做判断。

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这样的离谱观念列举了很多条。

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民意调查中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多么的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

这些人知识的匮乏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也是我们觉得很多脑残的诈骗方式屡屡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

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时间点知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在每一个时间点,都会有一个20%效应。

比如《赫芬顿》邮报时代,那些看起来荒诞的观念,也许往回溯200年,这些观念就是最聪明的那些人才会去思考的问题。

比如现今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一分钟最前进的知识在往前走,最无知的知识也在往前走,此时此刻最无知的知识,依然有其20%的受众群体。

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在哈佛大学学生的思维里,和在太平洋南部群岛的土著人思维里,一个是最前沿的知识,一个认为是最无知的幻想。

不过,只要人类社会还是在科学这条主干线上去演化的,那么知识就是一个正月与否的评判标准,那么自然就会存在最愚蠢的20%的人,他们总是生活在最落后,最愚蠢的信息尾气里。

更加无奈的是,这些知识匮乏的20%人,他们并不觉得这是尾气,因为还有达克效应。

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前锋部队,越聪明却越谦卑和迷茫,知识的尾气大军,越无知,缺越自信和一往无前。

3、走出愚蠢的迷宫?

那么我们这么知道自己是笨蛋,还是聪明的探索者,还是处于中间的普通人呢?

有人说这并不重要,只要努力往前挪,总是能够避免尾气污染,冲到知识的最前沿的。

然而,并不一定。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知识舒适区里现世安稳,谁稀罕那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和焦虑啊?

毕竟对于那个愚蠢抢劫犯来说,告诉他他错了,那么他也许会开始怀疑他自己的整个人生的。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拒绝接受新的观念,也拒绝相信颠覆性的知识。

每一个知识和观念,背后都是一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土壤,爸妈有爸妈一代的匮乏时代土壤,80后90后有他们一代的信息时代土壤,00后10后有他们的自主自尊自我实现土壤。

不同的土壤,注定了不同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定下来了,那么你也就定下来了,知识进步的洪流从你身上流淌而过,刚到你的时候你是最前沿,将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就在吃尾气了。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同样带来了另一种麻烦,那就是科技为了迎合我们的人性,会把我们每个人困在知识洪流的一个区域内,无法逃离。

比如像今日头条,信息的推送都是根据大数据推荐的,类似于定制式的。

我们只会接受我们喜欢看的,随着我们看的越多,那么同样的信息和观点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室效应

这样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大脑里那个“无知”的神经元越来越被固化,渐渐的,我们就被困在有限的区域内,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顽固。

知识进步的洪流,科技发展的步伐,永远不停下,而你依然在原地自high,自信的自high。

所以,当你觉得你懂得了很多的时候,记得警醒自己,也许你已经在知识进步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标签组:[鎯犲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027.html

相关阅读

特洛伊战争墨涅拉奥斯和帕里斯的决斗结果怎么样

众神的使者伊里斯变成普里阿摩斯儿子波吕忒斯(Polites)的样子向特洛伊人通报希腊军的迫近,特洛伊军列队走出了城,两军对峙时帕里斯从特洛伊军走出来,示意跟墨涅拉奥斯单挑,墨涅拉奥斯亢奋起来,他终于可...

2025-09-11

朱元璋给大臣夹菜为什么回家就把孩子杀了

说起傅有德,他是明朝的开国元首之一,经常与春南远征和北战碰面,被称为“玉胜将军”。他虽然只是副将军,但在南平的鄱阳湖、元朝和云贵战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朱元璋第一次掌权时,他对傅有德很好。他亲自奖励...

2025-09-11

特洛伊战争是为了女人还是为了财富

放弃了孤立主义的土耳其,政治积极投身国际事务。土耳其的军队的规模为北约第二,所以当土耳其开始与索马里、卡塔尔和苏丹签署了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并与巴基斯坦、乌克兰、苏丹、阿塞拜疆、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军队...

2025-09-11

李隆基夜夜宠幸杨贵妃为什么始终没有身孕呢

杨贵妃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还因为她和李隆基父子俩的爱情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她是李瑁的王妃,但是人长得漂亮,想低调都不行,被自己的公公李隆基看到以后,两个人慢慢的产生了...

2025-09-11

吴三桂死前给陈圆圆的密信里写了什么

吴三桂病死前,给陈圆圆一封密信,结果使后代存活200余年无人知康熙元年,吴三桂在昆明杀掉南明永历帝后,获封平西亲王,永镇云贵。吴三桂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

2025-09-11

王献之真的为了不娶公主竟自断双腿吗

这个人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这样一个父亲,他从小就在书法上展现出极高的天赋,深得王羲之的宠爱。王献之虽然很有才,但他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一直懒散在家。不过王献之虽闲散在家,但是形貌举止大方...

2025-09-11

特洛伊战争围城第十年发生了什么争执

终于到了围城的第十年,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来到希腊军中恳求阿伽门侬释放其女克律塞伊斯,并愿意拿出大量的赎金,当中只有阿伽门侬不许,并骂走了克律塞斯,克律塞斯向阿波罗控诉,于是阿波罗令希腊军患上瘟疫,在...

2025-09-11

和珅被赐死后他的众多妻妾是什么下场

当初,乾隆帝在位期间,为了制衡朝中大臣和安稳保住大清的江山,他一直不敢动和珅。而嘉庆帝和乾隆帝在为人处事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相较于父亲的容忍,他更加偏向于激进。嘉庆对和珅的行为有着种种的不满,他不愿将来...

2025-09-11

在古代表哥娶表妹很正常为什么很少生出残疾的孩子

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子女是继承父亲血脉的,与母亲的血脉联系的不紧密。但是古代人也知道同姓人之间不能结婚,因为同姓身上流的血都是相同的,一个父亲就相当于堂兄妹了,这样的基因就会很相似,如果结合,剩余的后代...

2025-09-11

朱棣能造反成功,朱高煦为什么不行?

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