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徽州宴事件”验证了哪些真理?

发表于话题:徽州宴
发布时间:2021-07-09


徽州宴事件,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的热门焦点。一件因“遛狗”引发的热门。事件的前因后果,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相信大家也都看了新闻。徽州宴老板娘遛狗,可能为了给自家“儿子”足够的自由(我没有骂人的意思,城里养狗的人不都管“狗狗”叫“儿子”吗?)所以,就没有牵绳。“遛狗”不栓绳,难道是把自己当成了二郎神?

其实,“遛狗”不栓绳的主多了去了,吓到别人孩子的“狗”也多了去了。那为什么,别人“遛狗”都没有“遛”成网红,没上热门,没遭到那么多人的谩骂和诅咒?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祸从口出,语多伤人”。这些俗话,被徽州宴老板娘演绎的淋漓尽致,她用她的行为不但验证了这些真理,还验证了“暴力语言”就如“七伤拳”和“葵花宝典”伤人伤己。

从视频可以看到,“狗主人”很气愤,情绪很激动,明知道对方手机在录视频,还一个劲的大放厥词,狂妄自大;从一个人心理层面分析,“怒中之言,必有泄露”。“狗主人”可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一时间慌了神,她自认为自己当时的处境很不安全,她潜意识里,要拿出自己的气场,试图利用“气场”压倒对方,所以把她意识里的优越感都搬了出来。什么有钱有权,什么花钱买命,什么高低贵贱,她所拥有的“财势”是带给她自信,狂妄的根本。


徽州宴事件了验证了哪些真理和感悟?

1、冲动是魔鬼,钱不是万能的。

2、不要被“财势”膨胀迷失了自己。

3、暴力语言,伤人伤己,不要总想用自己所谓的优势去压倒别人。

4、女怕嫁错郎,男也怕娶错妻。

5、情绪管理很重要。在互联网时代不要小觑舆论的力量,人云亦云者,断章取义者,添油加醋者,夸大其词者,网络上,众人围观不只是看热闹,还都积极的参与,煽风点火。


标签组:[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6525.html

相关阅读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的权衡与无奈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统治时期,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中兴”。然而,这位明君在立储问题上却陷入两难:他明知长子刘奭“柔仁好儒”,与自己“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严重冲突,甚至预言“乱我家...

2025-11-03

TWS将与知名制作人 罗英锡 PD 上演一场“撒娇对决”

频道 “十五夜” 于11月3日通过官方频道宣布:TWS要来十五夜啦!与英锡PD展开一场撒娇对决,今晚6点十五夜Live见!” 并公开了TWS出演直播的消息。TWS...

2025-11-03

维多利亚女王爱的梦幻岛奥斯本庄园介绍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都是品味高雅的艺术家,两个人都不简单,维多利亚是名副其实的“带货女王”她经常从珠宝商那里定制爱情信物(so aweet~),带旺了珠宝行业,甚至还发明了婚纱。阿尔伯特也很有才干,除了...

2025-11-03

辣椒怎么区分辣度

斯科维尔是辣椒的辣度单位,一定量的辣椒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再用舌尖尝试其辣得到的辣度就是斯科维尔,斯科维尔指数越高其辣椒越辣,最先使用该辣度单位的是美国药剂师韦尔伯·斯科维尔,他于1912年提出了这个单...

2025-11-03

腹肌怎么练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腹肌,那么什么是腹肌呢?因此,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斜肌、外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通过我们的不断训练,可以让这些肌肉表现得更明显。每个人的腹肌养成日记都是不一样的,但...

2025-11-03

宋金和议是什么盟约

宋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汴京陷金,徽、钦二宗北狩,北宋亡。其後宋室南渡,改元建炎,以迄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之十五年间,与金始终处於交战状态。惟交战期间,宋未尝一日忘和,一面请和,一面抗战。宋金酝...

2025-11-03

隆兴和议南宋割地求和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

2025-11-03

曹丕任命自家贾诩为太尉时 孙权为什么会嘲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

2025-11-03

刘邦想废刘盈另立太子 刘邦为什么因为四个人放弃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换太子,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192年,汉高祖刘邦病重,他想把太子刘盈废掉,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为了探听朝臣们的看法,刘邦就把太傅叔孙通叫到宫里,询问他的意见。...

2025-11-03

公子宋什么人?他为何要谋反杀害郑灵公?

公子宋什么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笑谈古今事,坐看风云起。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国君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和一个国家的威严,俗话说,君无戏言。然而,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