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上映3天破3亿!这是一张发往全世界的“中国抗疫名片”!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
发布时间:2021-07-13

  影片落幕,掌声数次响起。在电影《中国医生》广州首映礼现场,台下的观众屡屡拭泪。

  截至7月12日14:00

  《中国医生》全国票房超过3.7亿元

  票房占比接近七成

  中国人民的“集体回忆”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经历、共同感受、共同战斗的岁月。而它的“暴风眼”,正是武汉,或者更具象地说是武汉金银潭医院。

  《中国医生》正是把故事聚焦在了这里。一部130分钟的电影,不算短;但若想重现这段艰苦而又充满斗志的时光,却又太短。

  与其说《中国医生》是一场电影,倒更像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集体回忆”。

  电影没有将笔墨着力在某一人、某一事,也没有掩饰疫情初期的混乱、医生的无能为力、患者的不幸离去……

  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对于一部以抗疫为主题的电影来说,《中国医生》和普通电影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绝大部分的场景下,演员们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看不出太多表情,只靠一双眼睛传递讯息。

  许多观众在观影时落泪,不仅仅因为他是医护人员,更因为在画面中,看到了一双双熟悉的“眼睛”。

  眼睛里面不仅有“我”,还有“我们”。

  这双眼睛里

  有中国医生的良心

  张涵予所饰演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原型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影片中的他耿直、务实,时不时爆粗口,迈着不利索的腿脚出现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疫情初期,大批患者涌入到这家“小”医院的时候,他在动员大会上急了,“必须收治病人,有几多收几多!”

  听闻防护装不达标,他对已经做好准备的医生们说:“防护装没有达标,你可以拒绝收诊病人。”

  张涵予所饰演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

  当太太告诉他有人在背后说他、骂他时,他笑着回应:“骂我,我又不会少块肉。”

  张涵予此前在采访中说到:“张院长的热血和医者仁心,他在危急关头站出来扛下一切的胆魄,直到今天都还震撼着我。”

  这双眼睛里

  有中国医生的责任

  作为电影里的巾帼,袁泉所饰演的文婷医生,是直面患者的第一人。

  她承担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不断增加的病患、濒临极限的医生护士、见不到面的家人邻舍……

  但在她的眼神中,却没有一丝犹豫与后退。

  面对因为怀孕而想要插队入院的小文夫妇,她断然回绝,“这里都是从昨天就开始排队的病患,你说我用哪一个换你老婆?”

  而在不久之后,看着病情加重的小文,她率先提出要进行剖宫产。因为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小文的主治医师,要让她和宝宝健康地走出医院。

  这双眼睛里

  有中国医生的决心

  对于广州的观众来说,影片中还有一位令人倍感亲切的人物,那就是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鄂医生陶峻。

  一口流利的广普、随身携带着的烧鹅,贡献了影片中为数不多使人开心的片段。

  作为行业中最顶尖的精英,在踏进ICU病房后,他十分自信。“我不仅要给他插管,我还要给他拔管!”

  但在患者没能挺过后续治疗的时候,痛苦的陶峻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做一个医生。最终他转身,迈向了下一个患者,并继续与专家组讨论,调整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当这些画面汇聚到一起,就构成了钟南山院士、医疗队员、普通观众给予电影最高评价的原因。

  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见到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见到了一群勇敢的人民,在历险、在逆袭、在蜕变、在重生。

  电影的结束,远远不是故事的结束。

  两座城市的抗疫精神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是时代的产物,背后镌刻着一种精神。

  2020年1月,钟南山院士挤上去往武汉的高铁,在餐车旁闭目休息的照片,流传甚广。

  这同时也让中国影协副主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拍一部表现中国医务工作者与疫情战斗到底的电影。”

  时间不等人。

  2020年4月8日,电影摄制组第一次来到武汉,同时也亲身经历了一个重要时刻:离汉离鄂通道正式解除管制。

  通道口的灯光一一亮起,车辆一辆接一辆地开出来,所有人按响喇叭欢呼。这个夜晚看起来如此平常,却又火热得让人动容。

  摄制组捕捉到的这一珍贵画面,也如期出现在了电影里头。

  在电影尾声,我们见到了武汉久违的市井气息和大家走出家门、恢复正常生活的景象,以及还没撤离的援鄂医疗队坚守一线的场景。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句话虽然出自钟南山院士口中,但却是所有人的共同心声。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表现在电影中,实现在电影外。

  2020年9月,电影《中国医生》正式开机,辗转武汉、无锡、上海、广州四地取景,经过近4个月的拍摄,于2020年12月23日在广州正式杀青。

  或许正是这种“缘分”,让主创团队选择在全国公映第一天集结广州,参加盛大的首映礼。

  对刚刚经历过疫情的广州而言,这场首映礼还有着另一层内涵。

  7月3日,广州发布通告,严格有序开放密闭公共场所,电影院作为最后一批开放场所,也再次敞开大门。

  钟南山院士参加7月9日广州首映礼

  “如果不经控制,广州会有数百万人感染,但是经过大家上上下下的鼓励,(广州)仅有153例本土感染者。”首映当晚,钟南山院士在台上忍不住回忆说。

  关于这场首映礼,还有一处细节打动了很多人。走过中山纪念堂外面红毯的,不仅有电影主创人员,还有社会各界的抗疫代表。

  评分9.5!中国加油!

  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观众最有发言权。

  在“猫眼电影”上,有超过10万人为《中国医生》打分,综合评分9.5分。

  一位影迷留下评语:“《中国医生》不只是叙述,更是呼唤。呼唤着社会,呼唤着世界,关注‘医生’这个群体……最后取得的成功,是国人的骄傲。特别推荐,中国加油!”

  感谢你!

  为我们拼过命!


标签组:[名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269.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