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整理民间真实资料,勿忘对越战争中的军人!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16


军武在这里收集了数百条真实的对越作战经历,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军武次位面】索马里飓风 整理

上周五,军武次位面第四季第六期《亮刃越南》节目中,我们向全网征集普通家庭的越战回忆。3天时间内,我们收到了数百条网友的热心投稿。其中有视频,有录音,有照片。我们将在今天的文章中为大家集中展示,用最真实的战争故事,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越南战场!

网友Nero Ranger Luo为我们分享了一次有趣而惊险的乌龙:

我老爸的一个同事是当年云南军区14军的战士。他对我说:有一天在老山的一个阵地上因为脚下没踩稳掉下阵地去没被战友看到,枪也掉下去了。结果那时候越南人刚好也打上来。他只有往上爬。可是自己班的战士以为是越南人上来了向下开火。他只有蜷缩在底下用手枪和敌人对打。最后直到越南人退了阵地上的战友才发现是他。他对我说“我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来自江苏无锡的网友 保存记忆 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我们村有一位越南战争中的战士,在战场上负责弹药输送的。听说他们的一个班就剩下了两个人!他本人因为弹片伤到大脑,一直神志不清,疯疯癫癫的。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做的一件事就是扛着箱子满村跑。脸上露出的神情极其吓人,就算是亲人都不敢靠近。2014年时候生大病去世了,在临终前大喊:班长对不起我没抗上去……

来自广西柳州的网友“〣( ºΔº )〣”(这个昵称真的难到军武菌了)为我们分享了战争为打他家庭带来的一段往事:

越南战争,我表伯参加了,当年他家里穷,好像是表伯父亲早亡,所以我爷爷奶奶一直带着他,然后越战表伯就去参军了。然后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时不时的有书信回来的,但是打到后面就音信全无了。听老一辈的说,当时打老街的时候,表伯所在的那个师,两个队人马就交代在那了。当时大家都以为表伯战死了,奶奶哭了好多天。不过后来知道,表伯并没有在那两队人马里。表伯回来的时候我爷爷都哭了,我从小大都没见爷爷哭过,老鬼说我爷爷哭也就见过那一次。这些都是听爸爸和爷爷讲的。我表伯倒是很少提起以前越战的经历,也许当年打的太惨了吧。

来自四川成都的网友“何半生”为我们分享了父亲在越战时期的珍贵照片:

我爸是老山部队27军的侦察兵。

▲白色背心也是我父亲

▲左边第二个是我父亲

▲听我爸说他们当时在前线非常热,旁边是64式微声冲锋枪

▲他们战友都只穿着内裤,手里拿着56冲

来自湖北武汉的网友“且聽風吟”分享了叔叔越战照片:

网友“Tiramisu”分享了父亲在战争中得到的奖章和纪念章:

这是我父亲的奖章,怎么得来的我没听他怎么讲过,对越战争就得了个三等功就回来种地了……他基本上不怎么说他打仗的事,73年参军,79年打完回来。

▲广州军区授予的奖章

▲父亲保留至今的奖章和掏去火药的子弹壳

来自湖北武汉的网友“长颈鹿三世”分享了父亲在老山前线的照片:

我父亲当年少有的有一个佳能胶片相机,纪录了老山最后阶段前线士兵的生活。

▲这个“台灯”好像买不到吧…

▲阵地上的烛光罐头大餐

▲手持67式通用机枪

▲传说中的猫耳洞

来自山东临沂的网友“豪情”为我们分享了他的父亲——翟桂山的二等功勋章:

翟桂山当时是某军步兵第91团1营1机连5班的一名机枪手。他所在的部队是第一批开进越南战场的。作为机枪手,可以说是他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的第一枪!

▲二等功勋章

▲所在部队颁发的纪念章

▲总政颁发的纪念章

来自广西百色那坡县的网友“恩斯特伯莱姆”分享了父辈的所见所闻:

看了第六期的中越战争就让我想起了父辈告诉我的那些事,现在我们那里还有个烈士陵园就是埋葬那些阵亡烈士的。因为我们县城离得不算很远有时候能看到运送士兵的车辆,父辈说那时候阵亡的士兵都是一车一车的拉回来就近在附近埋了,看到那些尸体各种样子都有,有些说是到死手里都抓着敌人身上的东西,具体就不说什么东西了。看起来很恐怖,从侧面也能看出战斗有多惨烈了。

来自广西钦州的网友“StanChan-”和我们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我曾经我的父辈跟说到过一段抗越反击战的往事,战前我们市原驻有三个团 ,之后战争打响后我们市的驻军是第一批到达一线的部队;开战初期战士们是坐着一辆辆军车开往前线开战不久后就源源不断有军车开了回来。不过这次他们却是成为烈士被接了回来……

至此之后激起全城老小蜂拥参军入伍,男男女女都参与到战争当中;我爸一个同事他们家就有五个兄弟同时参加了这场战争,最后他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在几乎同一个月内牺牲在前线!

随后,他是被作为独苗被强制送回后方了,就类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事迹一样。不过在我们这都很普遍,几兄弟同时参军一个没回来的就有很多 ,不过这并不是电影而是真正的战争 !向为我们带来和平生活的英雄致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网友“塑料佬”分享了两个父亲亲历的战地往事:

连长给每个班组都发了一铁皮箱的761压缩饼干,因为我父亲出身农村,班组里的人也都是农村人,就一直把那箱压缩干粮留着没舍得吃,就一直留着。

直到有一天晚上紧急集合要拉队伍去阵地,要求把能扔掉的都扔掉,当时我父亲和他班里的战友都急了,“他们都吃过了,我们一口都没吃呢!”,我父亲就抱着761压缩饼干的铁桶边跑边拿小刀撬,最后撬开拿到了一包压缩饼干,其他的全扔了,班里几个人分着一人一口吃完这一包,想起那箱被扔掉的压缩饼干几个人边吃边哭,到了阵地天也亮了,只见阵地边上堆了一堆761压缩饼干都是铁皮桶装的,和一座小山似得.........

▲右边第一个是我的父亲

有次夜里,我父亲值班(当时在猫耳洞里只有我父亲和班长),天黑漆漆的,突然我父亲看见一点亮光,把班长叫了起来。班长看了看后就说“是你眼花了吧”继续去睡觉,我父亲就继续值班。

然后又看到小亮点,这次是好几个,我父亲吓坏了,把班长叫起来,班长也吓坏了!以为是越南人打着小手电摸上来了,就准备打一颗定向雷。当时猫耳洞前一两米都是插着一排定向雷,然后我爸把电线一连刚好就是正前方的那个定向雷(本来是想击发侧面的定向雷)。

定向雷爆炸了,把我爸震蒙了,然后几个猫耳洞和火力点都在打,打枪,扔手榴弹,打定向雷,因为出现情况后要向上级报告,刚好我爸距离连部就差7-8米。然后跑着过去了,突然一个声音“口令!”是哨兵在问口令,我爸脑子当时是一片空白,然后大喊“自己人别开枪,别开枪,自己人!”由于连部与我父亲的猫耳洞很近也能经常见面声音也能熟悉,哨兵就没有开枪。

第二天侦察兵报告,昨天晚上没有越军摸黑进攻,但是还是歪打正着干掉了三个越军!原来是南方萤火虫多,我爸误认为萤火虫是人在打手电。 我父亲还说,当时哨兵问他口令,当时就吓坏了脑子一片空白,他的形容是头发都炸起来了,只能大喊自己人自己人,别开枪。 被哨兵打死的自己人不在少数,真是有惊无险啊。而且我的父亲当年才17岁,正值青春年华,苦我一个人,幸福十亿人是当年的口号,向80年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安徽绍兴的网友“喵喵”向我们分享了父亲的照片:

家父和许明习(越战著名战斗英雄)一个连队,是老乡也是战友。他们故事太多,就不说了。两张照片说明一切。

▲父亲和战斗英雄许明习的合影

▲父亲在许明习烈士墓前

▲这是父亲过世前在中越边境拍摄

网友“ezio”为我们分享了亲属在战地的照片:

军武菌你好,照片中的人是我的姨夫,也是为了共和国稳定繁荣而做出过贡献的英雄。我希望他的照片能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阵地上的手榴弹密度真的是随手抄起来就扔

▲左下的40火太抢镜了

▲部队换装不久的81式

来自江苏南京的网友“三礼拜一包烟”为我们分享了一封平凡而又动人的战地家书:

▲表叔中秋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写给我父亲的信

全文如下:

表哥:

你们好,近一切都好吧!

好长时间没有写信,挂念了吧,我处情况你们很想多了解,总之在此基本上还算可以,请放心是了。

目前,前面战局还比较紧,敌人经常向我们阵地上偷袭,每天晚上要得三至四次,大多是一个班向上摸较多,只要一上来,都得丢下几个,其余的回去报信,等下次再来好收拾它们,现在,我处连降暴雨,阵地上的猫耳洞几乎变成了花果山的水帘洞了,洞内的雨水满到膝盖,战士们的身体都浸泡在水里,天气也渐冷了,只穿着短裤背心作战的战友们许多都被疼得生病,但还是守在潮湿(疑有漏字),整天和敌人、炮弹、雨水还有什么老鼠、蛇之类的东西打交道,一点优美的音乐和感人的笑语都没有,就连杂志、书籍之类的东西也缺乏,主要是无法送上去,阵地上的生活的确太无味了,把个战士们憋的几乎变成了个大脑发育不良,失去敏感的青年了。总之,待吧,还有三十天可能就要下去休整(原文为修正)了,那时候,再回想阵地上所有的一切和现实生活对比起来,再苦也感到(原文为赶到)是甜的。

表哥,时间关系,阵地上随时都有料想不到的情况,暂写到此,搁笔!

祝节日愉快,家庭欢乐

清剑表弟

八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本次活动,有上百名网友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父辈、亲人、同事、朋友在这场战争中的故事和经历。因为篇幅原因,在此不再一一展示。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老兵,默默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从对越战争到“十年对峙”,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的时间。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越战是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一句歌词,一张照片、一封家书,这段历史就那么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段历史中,有太多的烈士埋骨青山,有太多的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有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句话显得是那么的沉重而有力!是他们的付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风采,为30年改革开放打下了稳定基础。我们如今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参战父辈们艰苦付出。

曾经的共和国脊梁也已白发上头,共和国的历史上永远记载了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光辉篇章。让我们再道一声:“保重,老兵!”

勿忘!致敬!对越老兵


标签组:[军事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9950.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