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90岁袁隆平现身湖南农大被刷屏,网友:追星要追这样的星

发表于话题:河南农大捐款八千万
发布时间:2021-07-22


9月16日,湖南长沙。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有人说:“追星要追这样的星”

新浪微博截图

袁隆平在讲话中告诫学生要躬行实践、厚积薄发,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多到田间走走。

来源:新浪微博

袁隆平院士曾用“今日桃李芬芳,明日国家栋梁”寄语农大教育事业。#你不知道的新湖南#据了解,该学校陈弘书记热情邀请袁隆平院士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并致辞时,院士欣然应允。

而就在今年6月

一段英文致辞引发关注后

袁隆平

又接受了央视的采访

在采访中

央视还透露了袁隆平的新身份

89岁袁隆平再接受采访,身份是“研究员”

在央视面对面20多分钟的采访中

袁老精神状态良好

袁隆平说:

年纪大了耳朵就不灵了

今年8月份就满90岁

随后,袁老带大家走进了

位于湖南长沙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

在袁老的办公室

依然码放着成堆的资料

而在办公桌上

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

袁隆平表示:

首先是(用)眼镜

眼镜不行就放大镜

据央视报道

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依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

自从2015年卸任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职务后

他现在的身份是该中心研究员

继续指导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袁隆平再谈“两个梦想”:追求高产没有封顶

当记者问道是否还继续下田时

袁隆平回答说:

下不了田了,但依然会到田边去看

还幽默地说

“下去就起不来了”

央视报道指出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

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

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

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目前

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

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0000公顷

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为什么要让杂交水稻的技术世界共享?

袁隆平这样说:

对于这位和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

的科学家来说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

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

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

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有高粱那么大

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当央视记者问道他这两个梦想

离哪个更近一些时

袁隆平说:两个梦想我们都在追逐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达到20吨

这个高产是没有尽头的

没有封顶

对于“中国粮食够吃”的疑问

袁隆平说,中国14亿人口

粮食其实并不足

他拿大豆举例

每年要进口七八千万吨

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

那就要饿肚子了

在节目的最后

袁隆平强调

自己的梦想一直都不会变

如今,90岁的袁隆平仍然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虽然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他还是有空就到办公室走一走,到田间地头看一看。

跟随湘妹子去看看

袁隆平在青岛的“豪宅”!

这座“豪宅”坐落在

青岛市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

大喷泉、大草坪、大台阶……

是不是很壮观?

袁隆平是怎样利用这座“豪宅”的呢?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样一所大宅子

袁隆平却全部用来搞科研!

戳视频,带你去袁隆平的“豪宅”里一探究竟↓↓

把“豪宅别墅”当成“田间地头”

就是在这样的“豪宅”里

袁隆平的“海水稻”梦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观完袁隆平的科研“豪宅”,有网友这样说:

@橙色ber:还以为真是“豪宅”,这里明明是工作区啊!袁老辛苦了!

@风凌子:87岁了,太不容易了!在水稻试验田里劳苦,还把“豪宅”用来工作科研,向袁老学习!

@微微一笑: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就应该给他们“豪宅”般的科研条件,中国的科研一定会越来越好!支持!

袁隆平曾谈到自己的中国梦

“我的梦想很简单,我做过两次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

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我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

希望我的亩产1000公斤早日实现,

实现了以后还有没有更高的目标呢?

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

向更高的1100、1200公斤来奋斗。

这就是我的梦,

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如今的袁隆平又多了一个梦想

——“海水稻”之梦

为什么要研发种植海水稻呢?

在袁隆平的“豪宅”里

悬挂着这样一张“特殊”的中国地图

这张悬挂着的地图

时刻提醒着我们:

中国内陆有近15亿亩盐碱地啊

其中约两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

这些地如果没有被充分地利用

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损失

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

按照每亩盐碱地产值200-300公斤计算

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

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这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甚至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命运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

如果全球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

意义不言而喻!

袁隆平希望未来能够培育出

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

之所以定下这个目标,袁隆平说:

种水稻需要施肥、灌水、

治理病虫害,这些都需要成本

目前海水稻产量不高

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

是半野生状态

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

积极性就不高

但如果能提高到亩产300公斤

种海水稻就划得来了

“种海水稻就划得来了。”

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说出了袁隆平的科研之道

——让科技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袁隆平在泱泱稻田中

一次又一次挑战人类粮食历史的奇迹

成就了最平凡的稻谷

挽救了大地上的饥饿

稻谷飘香中

袁隆平自己也早已成为了另一个奇迹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这句中国谚语

在袁老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他给予了千顷良田新生命

让亿万人吃得饱一日三餐

他唤醒了万间广厦真用途

留取三尺卧榻,梦成万千稻香

这就是一个90岁中国人的故事

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宅心仁厚,把苍生装在心头上!


标签组:[农业] [袁隆平] [农村] [三农] [水稻] [种植业] [湖南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307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