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京彩好评:酸中国是“金牌机器”?体制优势美国还真学不来!

发表于话题:美国媒体说奖牌不重要 嘲讽印度奖牌少
发布时间:2021-08-05

东京奥运会正在进行,中国“军团”捷报频传,在金牌榜上几度胜过美国。这下,美媒坐不住了,《纽约时报》炮制了一篇题为“中国运动机器的唯一目标:不惜任何代价拿下最多的金牌”的文章,极力将中国代表团塑造为“不择手段夺金”的形象,宣称中国运动员既“悲惨”又“麻木”,是流水线上的“金牌机器”。

而结合其另一操作看,《纽约时报》的这番诋毁就更讽刺更可笑了。为保住“美国第一”,他们另辟蹊径,用奖牌总数而非金牌总数来排名。说一千道一万,他们比谁都想争金牌、得第一,要不嘴也不会这么臭,话也不会这么酸。

双标加污蔑,西方玩这套花活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过去是对举国体制说三道四,如今又扣“金牌机器”的帽子,目的无非是借抹黑中国体育攻击中国制度。类似话术确实迷惑了不少人,也包括国内一些人,亦步亦趋跟着散布“金牌撑起的是中国体育的虚假繁荣”之类论调。殊不知,这些看似“人间清醒”的言论,实则极其愚昧、无知。

先看所谓“机器”之说,竞技体育,“竞”字当头,比的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无论什么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哪个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哪个不需要倾力投入下番苦功?西方媒体说起自家顶尖运动员,动不动就猛夸自律、刻苦,怎么到了中国运动员这里,画风就全变了?

再看老生常谈的举国体制。这套办法到底好不好,有历届奥运会成绩为证,有蒸蒸日上的民间体育为证。有投入才会有回报,特别是对顶尖运动员来说,最高舞台上的每块奖牌,都是各种资源累积起来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英国“惨败”,只获得一枚金牌,促使英国政府决心成立国家彩票基金以筹措体育经费,再把经费划拨给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体育机构。最终,英国在里约奥运会迎来大丰收。彼时的英国《独立报》对此不吝溢美:每一枚金牌背后有500万英镑的投入,反映出的是“投入带来成绩”。

对中国醋意满满的美国也不例外。在美国,运动员大量来自公立学校,例如泳坛名将菲尔普斯的学校,就是美国中西部著名十大联盟的领头羊。这十所学校都是公立学校,每年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大量拨款,而这些拨款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给特招的学生运动员发放奖学金,提供最好的专项运动设施,制定包括运动膳食在内的健康计划,聘请优秀教练执教等。

此外,美国奥委会的作用也举足轻重。为了争取好成绩,美国奥委会每年会将大约5000万美元分发给国内40多个体育协会,用于支持他们的发展。2004年-2016年间,美国代表团获奖最多的奥运项目:游泳、田径、冰雪运动、体操和速度滑冰,从美国奥委会得到了最多的资金支持,总共大约为2.48亿美元。

美国奥委会的钱来自哪里?表面看是赞助商,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国家法律赋予的独家运营权,还有相关减免税政策。美国各级政府想了各种办法,给这些赞助企业大量相应的政策和税收的优惠,个人捐款资助体育事业也可以抵税、减税,以变相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捐款。凡此种种,国家力量都深藏其中,怎能视而不见?

说到底,一个国家想要在奥运会上获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有所投入,就必须有国家力量的参与,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恶意满满地拿“举国体制”说事,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换言之,恰是西方一些人深深地明白举国体制在办大事、出成绩上的优势,但又真切地知道本国的体制、国力、文化无法支撑自己实现中国的这种强大动员,所以“酸葡萄心理”泛滥,寄望通过自己的聒噪,忽悠我们“改弦更张”,掉入其舆论陷阱。

时移世易,世界早已换了人间。犹记百年多前,《天津青年》向国人介绍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况时,一口气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派出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拿到奥运会第一块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可以说,因为曾经积贫积弱,因为曾经被排除在奥运大门之外,中国人对奥运有着别样的情怀。在那些不被看好的年代,我们太需要金牌来证明这个民族的能力。赢得金牌,不只是体育上的胜利,更被赋予了浓重的民族情感寄托。

而在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37年后、成功举办奥运会的13年后,赛场内外,中国都已经有更多的领域来证明自己。中国的发展已成世界奇迹,中国国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和底气。反映在舆论场上,苛求成绩、着急上火的少了,宽容理解、平和淡然的多了。

本国运动员失利,网友送上祝福,温言鼓励“尽力就好”。从“诗雯不哭”到“一文平安回来”,从杨倩的胡萝卜发卡走红,到张雨霏“金牌买一送一”上热搜,大伙的关注点越来越人性化,更在意的是运动员身上乐观、坚韧、不服输的精气神儿。

这般心态,更照见了西方一些人的狭隘。明明自己死盯着“第一”“金牌”,明明明里暗里没少砸钱,偏要挑拨是非,恶心别人。这其中除了被超越的不甘心,更根本的还在于,他们骨子里的不自信。竞技体育投入大回报也大,就拿篮球运动员来说,培养要花不少钱,但明星球员的市场效应也更大,有人争着买单。看在钱的份上,美国各界多少还能“一条心”。

可换到别的领域,利益牵绊、攻讦扯皮,这套机制就行不通了。可中国不一样,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一以贯之的,我们的团结一心绝不仅仅表现在赛场。这一点,西方学不来,也就只能骂骂咧咧找点心理安慰了。

适合中国的体制就是好体制,蝲蝲蛄叫得欢,但中国人照样有定力、有信心“种好自己的庄稼”,走好适合自己的路。 


责编:周璇

标签组:[中国金牌] [里约奥运会金牌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9834.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