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民间真实风水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民间真实风水故事

2015-01-31  美丽心情

在中国的陆地上有着随处可见的风水痕迹,这风水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了,因此在民间里这风水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虽然思想上觉得是迷信,但行动上已经做了这迷信的风水事,现在小编就分享一些有关于民间真实风水故事吧!     民间真实风水故事     因错得福     我家乡所在的乡镇地形是两条山脉夹一江水,山清水秀,风光很好;解放前算是广西地下党、游击队活跃的地区,至今出了二、三十位厅级、副部级干部,勉强称得上是“地灵人杰”吧。各地到这里找风水的人络绎不绝,发生许多有趣的风水故事。此处我要讲述的是在亲戚身上发生的稀奇趣事。     我这个亲戚是堂侄的岳父,他笃信风水,常年热衷此道。多年前,他确信在乡里找到了一个富贵的“牛眠之地”,峦头秀美,山环水绕。于是,急忙把在族中公墓里的父亲骨骸迁葬过去。下葬的当时,据说吉兆连连,还挖出了五色土。老人欣喜若狂,认为子孙富贵可期,于是加修了漂亮的墓型,立好了碑以志他的功劳。     然而,快十年过去了,家里只是收入略为提升,勉强小康,子孙也没个读书的样子,离富贵似乎还很远。他心有不甘,请了不少风水师去评这个墓的风水,大家都认为很完美,按理气和墓相推算应该早已催发了家里的运势。可眼前的实情,让风水师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安慰老人再静待几年。     这些年,村里也有运气极好的人,老人六服外房上的一个侄儿青云直上,不到十年的功夫从一个乡干部当上了县长。老人常去考察县长侄儿的几个祖坟风水,还真没发现哪个能说得上很好的;侄儿的父亲中年早逝,其坟墓就在族上公墓里,跟自己迁葬了的老父原来的坟墓相邻。渐渐他对自己的风水水平产生了怀疑。     县长父亲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在省外工作的妹妹,已经十多年没有回乡扫墓了。前几年清明,她退了休,于是回来给娘家扫墓。县长姑姑这一回来,可闹出了大动静。原来她发现,侄儿一直在扫的他父亲的墓是别人的!而旁边被迁葬了的坟墓才是自己哥哥的。因为当时县长年岁尚轻,其父亲的丧葬就是由姑姑一手操办的。姑姑还找出了证据,一块很漂亮的梯形青石是由她亲手堆砌在墓的正向。     一打听,原来是房上叔叔老眼昏花,因为两个墓都没立碑,错迁了相邻的坟墓。老人亲自去确认以后,老泪纵横地道歉,心中经年的谜团也就一下打开了——躺在风水宝地里是县长的父亲,难怪其旺不可挡!     县长也对风水略知一二,看到父亲新墓周边的山形水势极佳,反而过来感谢房上叔叔给他带来好运。后来,县长有意扶持老人的子孙,让他们发家致富,家境大幅提升。     呵呵,老话说得不错——福人得福地!但这次阴差阳错、离奇富贵,却让当事两家都得到了福报。   七鹤金脸盆的故事   在林园,有一个廖姓的贫穷人家,抱着发财的心理去求林半仙寻块地。   林半仙观其型相,可说并非善良之辈,然又很同情他的遭遇,於是便答应他了。   他们二人从清水岩後山的东北向北方寻去,只见山势明朗,小琉球峙立海上。   来到一地..林半仙忽然开口说:「这里真是块好地,必然可以大富大贵!」   姓廖的一听,很满意的说:「只要能富就好了!」   林半仙说:「大富大贵是必定的,此叫『金脸盆』,将来可以富贵满天下!」   姓廖的高兴极了。立刻拉着林半仙要回去动手迁葬祖坟,林半仙说:「且慢!这块非常之地,对你固然很有利,但此地葬後必然伤师,你用了这块地,我的双眼必变瞎,後半生就无法过活了,只要你有诚心奉养我半生,我是可以替你按着脉迁葬的。」   「那当然罗!要是真的能富贵发财,我必然会报答你,奉养你终身,决不敢忘恩负义!」姓廖的赶忙回答。   林半仙说道:「也好!我就答应你,假若你将来违背了诺言,那可不能怪我!」姓廖的满口承允了。   果然,姓廖的祖坟迁葬不久,林半仙的双眼也渐渐瞎了。   而姓廖的却突然发达了起来,他们对林半仙的感激不在话下。   可是俗语说:「事久见人心。」姓廖的觉得每天像奉养老子一样,有些不耐烦,尤其林半仙嗜吃乳羊肉,常常必须杀一只乳羊孝敬他,损失不赀,供奉便一天一天怠慢了。   一天晚上,林半仙刚吃过晚饭,正用牙签剔着牙缝里的羊肉渣,下女送上茶来,林半仙满脸满足的向下女说:「今天的乳羊真嫩真香,好吃极了!」   下女忍不着的噗吱笑了出来!   下女道:「羊是刚从羊肚里生出来的,当然很嫩。」   林半仙道:「怪不得这麽香嫩,不过太可怜了!」   下女听了格格大笑,说:「这有什麽可怜的,又不是人把牠杀死的。」   林半仙一听觉得有蹊跷,便问:「怎麽不是杀的?」   下女回答:「是生下来跌落粪坑死的,原本是要拿去丢掉,後来想一想还是拿来给你吃。」   林半仙问:「这是谁的主意?」   「是主人的意思!」下女天真的回答。   林半仙心里知道是姓廖的欺他看不见,而且厌烦侍奉他了,很是恼怒,但他并不动声色。   次晨便对姓廖的说:「令祖先的风水已经起了变化,最好能挖起来,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重新安葬,这样你的家运才能继续发展。」   姓廖的大惊,带领林半仙来到『金脸盆』,林半仙叫他把耳朵贴近墓碑...   「你有听到作响的声音吗?」林半仙问道。   姓廖的惊讶的问:「听到了!但不知什麽原因,正要问个明白。」   林半仙说:「那是脉移动的象徵,要赶紧重新改造,否则龙脉要走掉了!」   「那怎麽办好?」姓廖的慌了!   林半仙说:「不要紧!我去把龙锁住就行了!」   姓廖的不疑有他,便依照林半仙的指示,择日破土预备改造。   当日中午,林半仙带着法器,随同来到了地,将木剑往地一插,然後动土挖掘。   当墓桌撬开之後,桌下有一盆水,此盆水乃林半仙造葬时预留的破解法。   林半仙急忙掬起盆中之水洗眼,瞎眼顿时复明。   姓廖的不知内有蹊跷,还直问要如何处理?   林半仙指平他把瓮金盖打开,将要打开之时,突然传出白鹤戏水的声音,开盖後,忽然...   看见七只白鹤从瓮中飞天而去,廖家的人惊讶之余,力捕其中一只,在惊慌之中急忙把盖重新盖上,却折断了一只脚。   在旁围观的人,见林半仙如此神妙手法,都赞叹不已,只有姓廖的看出情形不对,慌忙问这是怎麽回事?   林半仙说:「很糟!因为我眼睛看不见,所以不幸把龙脉破坏了,也因为你本性太坏,忘恩负义的结果,这是没办法的事。」   林半仙在人群嘈杂之中,赶快钻入林中脱逃了。   姓廖的家人追赶不及,赶紧把土重新盖上,重新造好墓碑,也随时要找林半仙算帐。   过了几十年,廖家出了一位进士,因为他天生跛了一脚,大家便叫他『跛脚进士』,并盛传他就是那只断了一只脚的白鹤转世。 金脸盆为凤山十三名胜之一。   『金脸盆』坐北向南,其来龙为七星转折而下,其墓埕四周自然形成隆起之土丘,中微凹,成脸盆状,内明堂藏风聚气,罗城紧密,其案为小琉球岛。   以前整个林园仅有『金脸盆』的墓碑是青岛石,在二十多年前墓坟被盗後又重新整修,由墓碑上可看出内葬三人。    善善恶恶风水墩      在枫泾镇西南出镇不远有一条黄良甫河。江面开阔,河水湍急。离黄良甫桥东面不远,有一江心土墩露出水面,不管潮涨还潮落,土墩总是随水漂浮,既不淹没,也不升高。   据说,从前土敦与河南岸是相连的。河边不远处住着一位堪舆先生姓王叫仰天,以看风水为业。一次,附近有一个叫张得力的死了父亲,想要到土墩旁边落葬,请他看风水。堪舆先生在土墩旁兜了三个圈子,测定这土墩水极差是块绝地,做坟后将会使家境败落,断子绝孙。然而天机不可泄漏,所以没有做声,只是劝张得力换块地安葬。张家就另选了坟地。然而王得天独厚生心地善良,认为今后若再有人选此地做坟的话,也会曹灾遇难的。要想使村里的人避免这不幸,就只有自家把这块地买下来做坟地。他想以一家断根,换来千家香火。可是此中缘由其他人并不知道。   后来张得力得知自己原先看中的土墩成了王家的坟地,认定王先生欺骗了他,心想:“那块土墩一定是风水宝地,他一定是自己为了想得到那块地,故意骗我说什么风水不好。如果真的是风水不好,那么怎会把这地作为他家的坟地呢?天底下怎么会有那么笨的人呢?”又想:“凭什么让他称心如意,这地可是我先看中的。哼,没那么容易!”   于是第二天一早,张得力就喊上一帮人动手筑篱笆圈起地来了。这时突然雷电大作,暴雨猛下,潮水猛烈地冲击着江岸。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堤岸坍塌,河水拐弯分流,把土墩冲到了江心,形成了一个“江心岛”。把张得力困在这个岛上,他随时有被潮水卷走的可能。   正在危急关头,堪舆王先生来到江边。毅然跳入了江心,艰难地游到江心岛,伸出一只臂膀,想把张得力救出险地。张得力却误以为王先生和他抢这块风水宝地,死活不肯离岛。一个浪头打来,张得力渐渐沉了下去,近旁的堪舆先生也被潮水卷了进去,再也没有上来。然后河水慢慢地退去了。   事后,乡亲们从他儿子口里得知这一切情由后,都赞颂王仰天的德行,由于他心地好,以自己的不幸救了其他人,后来这土墩绝地竟变成了风水宝地,人们称它为“风水墩”。堪舆先生家里是子孙满堂,人畜兴旺;然而张家却穷困潦倒,没有子孙继承香火。这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标签组:[风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263.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