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明星发声,霍尊爆粗口,成都男孩坠亡的前因后果究竟是什么?

发表于话题:霍尊 聊天记录
发布时间:2021-08-13

近日,成都49中学小林同学坠亡事件引起社会热议,林妈妈面对儿子突然离世的噩耗和学校的反应态度曾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不满。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网友议论纷纷,一些明星也发声表态。



霍尊的行为收到不少粉丝的友情提示,“哥,这种事情不要轻易发声啊!一不小心就反转了!”



可是霍尊却爆粗口回应“ 这情况还能反转到哪儿?先撇开事实真相不说,学校第一时间的所作所为就很操蛋!”



霍尊看似儒雅温婉,没想到怼起人来也如此刚劲有力,他的言行引起粉丝们的不满,12日下午,霍尊粉丝站“霍尊的神仙衣橱”发布声明,表示对其“在不清楚更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发表个人意见甚至爆粗口”的行为表示心寒,并且宣布正式关站。



明星急于发声,想为死者及家属讨个公道,情有可原,可是发声之前应先了解真相,不可滥发同情心,还是理性对待为妙。



5月9日18时16分,小林同学以上厕所为由,从所在班级教室后门离开,依次穿过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篮球馆。

18时24分53秒,小林进入学校负一楼水泵房,手里有一把美工刀。在水泵房,他用刀在左腕上连划数下,情绪十分低落。

18时36分05秒,他走出水泵房按原路返回。

18时39分44秒,小林出现在实验楼5楼走廊尽头。

18时49分28秒,监控上隐约出现树丛中一人影从高处坠下。

18时56分,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发现小林同学倒在血泊中立刻拔打120急救电话。

19时06分,救护车来到现场进行急救措施,发现小林已无生命体征。

19时08秒,学校有关人员拔打110报警。

20时44分,学校通知小林家长到派出所沟通协商。

5月10日11时许,小林父亲、亲友和律师到公安机关查看全部监控视频。



小林坠楼前在四楼平台最后10分钟的状态没有拍摄到,因为此处平台属于无人活动区,所以未安装监控。根据视频录像和案发现场的痕迹来看,只有小林一人的行迹,没有他人进入该平台,排除他杀可能。

通过尸检报告,发现小林不存在中毒、服药等状况,目前尸体还在殡仪馆保存,不存在被擅自火化的情况。尸体左腕有明显伤口,尸身附近有美工刀一把,伤口与刀刃吻合。

至于学校不让案发当日家属进校和看监控,而是第二日才让看监控视频,警方澄清是为了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调取资料封存,所以未能及时查看。

关于网传“学校化学老师为留学名额实施迫害”一说,据调查该校没有此姓氏的化学老师,只有一个同姓的语文老师,而且孩子就读高三,并不存在竞争出国留学名额的事情,此说法纯属谣言。

至于林妈妈和许多网友都很质疑的案发两个小时才通知家长,学校安全中心主任是这样回答的:学校报案后组织班主任进行辨认,但因学生头部受重创导致辨认困难,直到19时54分才确认死者身份。

而班主任因惊吓过度,通过照片才认清死者,上班又忘带手机,所以通过翻阅手册才找到家长联系方式。并且为了不刺激家长情绪,学校通知在派出所见面,而且没有在电话里直说学生已经去世了。



通过对老师、家长、同学多角度地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小林的坠亡不是一时的冲动,还有许多潜在的原因如点点火苗堆积在一起,最后一触即发!

小林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考一本应该是没问题的。小林妈妈上周末去接孩子时,他还主动说这次考试考得不好,原因是没休息好,但他让妈妈放心,高考时会考好的。

学习上的压力不足以让小林轻生,但是性格上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妈妈、老师面前,小林是个比较外向阳光的孩子,学习有规划,努力有目标;可是在同学面前,小林却很内向,言语消极甚至有轻生倾向。



警方通过调取小林生前使用过的手机信息发现,去年6月,小林的聊天记录中就写道“天天想着四十九楼,一跃解千愁”,而今年5月,他用QQ 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也有自我贬低的言论,他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阳光。

另外,小林在出事之前,与某一女生发生矛盾,然后写了十分钟左右的纸条才请假离开,在尸体的衣服口袋里发现张字条,疑似写给这个女生的“遗书”,其中有“你会后悔的”等字样,应该和“早恋”有关。



可是,“失恋”“内向”“自卑”就是一个人轻生的理由吗?孩子出了问题,属于“自杀”,难道和学校、家庭就没有关系吗?

03、关爱是生命最好的滋养

据调查,自杀是中国15岁至24岁青少年人群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女孩占72.7%,远远高于男孩子。小林同学尸骨未寒,5月13日8时19分许,湖北安陆市一14岁女生小杨在上课期间坠楼后抢救无效而亡。

孩子选择轻生,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通过小林同学的坠亡事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的存在,推动了小林同学轻生的脚步。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漠视。

小林同学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过所谓的心理健康测试中的成绩是“良好”,可心理素质良好的孩子怎么会有自残和自杀行为呢?可见这种测试也是流于表面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应爱惜。小林同学多次自残,用刀划伤手臂,作为班主任,竟然一点都不知情,可见老师对学生疏于关心,交流甚少。



小林同学最难过的时候无人关爱,大多数同学更甘愿做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不闻不理。而老师也把成绩当作首位,并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让孩子背负的压力越来越重。

小林同学在水泵房里失魂落魄的样子、挥刀自残的动作,让人心痛,而他在阳台上十分钟后才跳下,最后的十分钟内他也在做着最痛苦的挣扎和抉择。



龙应台在她的一篇名为《跌倒——寄k》的文章中曾说过:“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学校如果早对学生进行“挫商”教育,这些悲剧或许就可能避免发生;如果老师、同学对小林多一些关爱和鼓励,小林可能就不会痛下决心去轻生。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其次是学生身上背负的多重压力。

在高中,高考是学生成长的唯一目标,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成绩是存在的重要价值,“一考定终身”的错误理念折磨得无数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筋疲力尽。



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又有内心的情感失落,太多痛苦无法排解。小林同学去年就想“一跃解千愁”,可见这种苦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今又“一周哭三次”,说明矛盾已经激化到极点。

精神心理学专家何日辉通过一系列分析推断小林同学患的是“微笑型”抑郁症,平时用开心的假象迷惑他人,反而让自身背负的压力更大。



一个16岁的孩子,瘦弱的肩膀背负着如此巨大的压力却无人理解和安慰,只能用自残的痛麻痹神经。哀莫大于心死,小林的轻生也是为了从痛苦中解脱。

不久前,中南大学24岁研究生跳楼,20通电话在生死边缘挣扎,只为保护“未来学术大咖”的光环,一篇论文公式的疏漏,成了压倒这个学霸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生身上背负的压力过大,压倒的不仅是意志,还有生命。

再次是孩子因为缺失爱而自卑

原生家庭影响孩子三观的养成和人格的独立。生活中被爱包围的孩子是不会自卑和轻生的,因为他有太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即使失去也可以重新拥有。



因为缺失爱,服毒、离家出走、跳楼轻生的事例并不罕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爱的呵护,家庭、学校、社会都义不容辞。

04、校方行为令人费解

小林坠亡虽是自杀行为,但事发之后,学校的一些处理方法令人费解,让家长质疑,社会不满,谣言四起,明星发声。



学校在案发时,重点考虑的绝不是孩子的生死,而是这件事引发的不良影响,家长的反应、社会的舆论、法律的责任、学校的声誉,这些似乎比一个孩子的生命更重要。



对于监控盲区和事发两小时后才通知家长的理由过于牵强,老师再害怕再粗心,也不至于两小时才找到一个电话号码,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班级群里科任帮忙找家长联系方式并不难。

案发之后,校方选择在派出所解决问题,就是怕矛盾激化不好解决,所以在执法人员面前以求自保,而后又用公安机关的证明和监控录像洗脱学校的罪名,除去老师的谣言,这些都是“明哲保身”的手段。



可是试问学校,孩子在校园里自杀,真的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有没有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去考虑感受,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合理合法的解释,更需要学校给予的安抚和体恤。

现在是有一些家长会用孩子在校出事为由,勒索钱财,推卸责任,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说,教育的弊端不可忽视,教育方法的不得当也的确会推波助澜,让孩子走上歧途。

央视网也公开指责当地政府和校方在舆情应对上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治理能力和担当。



人不仅要讲理,也要讲情!也难怪霍尊爆粗口,校方在案发之后的某些做法和理由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学校既要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还要让坠亡学生的家人感受到学校的温度,硬 塞给公众一个结论是不会被全盘接受的,还要以理服人,以诚感人,以情待人,才能最大程度化解矛盾,消弭质疑。



写在结尾:

小林的死表面上似乎是源于情感的患得患失,但也和他内心的孤僻、自卑,是长期抑郁的苦果。

长期背负沉重的多重压力,身边缺少温暖的关爱,家长和学校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也没有教他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乃至情感受挫时正确的解决办法,让一个原本阳光的少年,一步步走入深渊,无法自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小林的死不是偶然,知道真相以后,我们似乎还是有许多不解和无奈,还有更多的惋惜和伤感。

更多鲜艳的花朵还在家庭、校园的花园里的绽放,教会他坚强、给予他关爱,让每一株花朵都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面对风雨可以低头,但不必折腰!



标签组:[社会万象] [霍尊] [违法犯罪] [心理健康] [坠亡] [自杀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3530.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