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卧底网红餐厅“胖哥俩肉蟹煲”:大量使用过期食材 隔夜死蟹当活蟹卖

发表于话题:胖哥俩肉蟹煲大量使用过期食材
发布时间:2021-08-23

“这不是干巴了嘛,要过过水,过水后就显得新鲜。”他用略带责备的语气告诫记者:“以后剩啥东西了,别说,要装不知道。领导不让说,因为不能让客人知道是剩的。”


胖哥俩肉蟹煲,一家知名连锁餐厅,近几年被很多人追捧为“美食打卡地”。

在该公司官网上,“食材新鲜”被列为第一卖点。一组数据称,截至2020年底,这家品牌餐厅已经入驻全国130多个城市,拥有门店400余家,全年接待顾客达到3600万人次。

“食材都是当天加工,保证新鲜和口感。”这是胖哥俩门店员工常挂在嘴边的话。

然而,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火爆背后,这家餐厅的食材问题也常常被食客投诉。

6月底开始,记者先后卧底进入北京两家由胖哥俩直接管理的合营门店,揭露“食材新鲜”背后的种种乱象:承诺现杀的活蟹,其实是前一天已经宰杀好的“隔夜蟹”;过期、变质的土豆简单加工后继续送上餐桌;提前煮熟的肉品,即使变味儿也会留到第二天继续卖;500g一份的肉蟹煲,店家授意只给430g……

7月16日,胖哥俩肉蟹煲凯德MALL大峡谷店,前一天宰杀的螃蟹没有用完,后厨员工将剩螃蟹放在冰箱里冷藏,看起来已经不是很新鲜。

“隔夜死蟹”当现杀活蟹卖,“不能让客人知道”

北京有16家胖哥俩肉蟹煲门店,大多开在热闹的商业街或大型购物中心内。不少门店在网络平台上被评为“人气销量餐厅”,每逢节假日,门店常常排起长队。

官方加盟热线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胖哥俩旗下的门店分为合营店和加盟店,大城市以合营店为主,总部占股51%,门店日常管理也由总部负责。

在胖哥俩官网上,食材新鲜,被列在诸多卖点的第一位。然而记者近日在北京两家门店卧底调查发现,使用过期食材和隔夜死蟹已经成为门店的日常“惯例”。

胖哥俩肉蟹煲合生汇店,是一家直接由胖哥俩总部管理的合营店,开在东四环合生汇商场四楼。位置好,客流足,大厅摆着60多张餐桌,能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该店一名管理人员透露,高峰时店里一天的营业额超过10万元。

6月27日,记者应聘进入该店成为后厨人员,负责切配食材。后厨设有凉菜间和杀蟹间,正值夏季,用餐高峰时十多个燃气灶同时开启,员工个个汗流浃背。

这里卫生情况堪忧。厨师烹饪时大多不按规范佩戴工作帽,有时直接把锅勺放在脏兮兮的灶台上。清洗土豆、鸡爪的水槽,一天都不换一次水。偶尔有煮熟的鸡爪掉到清洗池里,员工直接捡起扔到篮子里。

和其他门店一样,这里主营肉蟹煲、虾煲、鸡爪煲等各式煲类。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该连锁餐厅的主打菜品肉蟹煲。

“我们的螃蟹上午刚运来,都是活的,你们点的话现宰现杀。”卧底期间记者发现,每当有顾客询问螃蟹是否新鲜时,员工都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但实际情况并非他们承诺的这样。

6月28日中午,店里陆续有两份送上餐桌的蟹煲被顾客退了回来,原因是顾客发现螃蟹“颜色发黑”。

后厨一名杀蟹工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秘密:“是昨天剩下的螃蟹。过了一天放得时间长了,肉就发黑了。”

“螃蟹不都是现杀的吗,怎么还会有剩的?”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员工觉得记者过于大惊小怪,“当天卖不掉有啥办法?颜色变深了,只能洗洗再卖。”

随后几天,记者在店内观察发现,每天一早,供货商会送来活蟹,交由后厨宰杀后售卖。由于客流不稳定,每天总有杀好的螃蟹卖不完,少则十来只,多则近百只。

剩下的螃蟹,后厨通常放在冰箱里冷藏。第二天,清洗后,再充当现杀的活蟹卖给顾客,而顾客大多被蒙在鼓里。

6月28日晚上临近下班,记者发现后厨还剩下80多只宰杀好的螃蟹。一名后厨员工担心变质,特意在螃蟹上加了冰块。

“为什么不养一晚,第二天再杀?”这名员工解释说,这些螃蟹很难活过一夜,为了防止他们死掉变质,只好提前宰杀。

记者调查发现,售卖“隔夜死蟹”的情况并非只在这一家门店出现,开设在凯德MALL大峡谷的胖哥俩门店也有着相同操作。该店一名管理人员透露,这家店也是由胖哥俩总部直接管理的合营店。

在这里,店员也会向顾客承诺“现宰现杀”,但背地里同样售卖“隔夜蟹”。

7月16日一早,记者在该店后厨发现,冰箱里放着前一天宰杀后剩下的十多斤螃蟹。记者询问后厨员工如何处理,对方回答说“留着继续卖”。

“这不是干巴了嘛,要过过水,过水后就显得新鲜。”他用略带责备的语气告诫记者:“以后剩啥东西了,别说,要装不知道。领导不让说,因为不能让客人知道是剩的。”

在上述两家门店卧底期间,记者发现,卖“隔夜蟹”已经成为店里的“惯例”。除了店员,门店管理人员对此也心知肚明,甚至打着“不能浪费”的旗号要求店员“暗箱操作”。

▲6月30日,胖哥俩肉蟹煲合生汇店,后厨员工按要求将土豆局部变质腐坏的部分切掉,剩余部分还会继续留下使用。

上百斤过期土豆继续用,腐烂、发馊后二次加工

除了螃蟹,土豆是这家餐厅消耗量最大的食材。然而很多顾客不知道的是,掺加了过期土豆的菜品,几乎每天都会被端上餐桌。

胖哥俩合生汇店的一名后厨员工介绍,该店每天的土豆用量多时四五百斤,少时一两百斤。

记者注意到,餐厅采购的是成品包装的去皮土豆,每袋5斤,袋上贴着生产厂商的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去皮土豆不易保存,外包装上注明保质期为3天。

6月29日晚临下班时,记者在后厨发现一批生产日期为6月27日的袋装土豆。按保质期3天来算,这堆土豆第二天就会变成过期食材。

“生产日期是27号,明天30号算过期吗?”记者提出疑问后,一名后厨员工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保质期是27、28、29三天,30号就算过期了。”让记者意外的是,他并没有丢弃这批土豆,“直接拆开包装剁了,拆了包装就看不出来过没过期。”

这些土豆足有上百斤。当晚,这名员工吩咐记者将这批土豆拆开剁块。果然,第二天,尽管有些土豆已经变质,但仍被后厨当做新鲜食材继续使用。

“既然过期了,为什么不报废处理?”

“报损会被领导说,能用就将就着用。”

▲胖哥俩肉蟹煲采购的是袋装去皮土豆,保质期只有三天,但一些超过保质期的土豆会被剁块出售。

之后几天里,记者注意到,客流少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快过期的土豆剩下,而后厨员工都会提前拆掉包装,把土豆剁成块掩人耳目。土豆过期后表面会变软发黏,有些还出现黑斑甚至腐烂。后厨员工却对此视而不见,“保质期3天,放4天也没事。”

他们会把变质的部分切掉,剩下的继续使用。一名后厨管理人员还特意叮嘱:“切口要规整一些,不能让顾客看出有剜过的痕迹。”

7月16日,在胖哥俩肉蟹煲的另一家分店——北京凯德MALL大峡谷店,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在处理过期土豆时,一名干了两年的老员工前来安慰记者,“不要太担心,土豆过期就马上剁了,包装袋扔到垃圾箱里,都是这样处理,以后厨师长会告诉你。”

如他所说,记者找到后厨管理人员询问如何处理过期土豆时,对方毫不避讳,直言可以继续用,“你别管那个日期,先用旧后用新。”

不仅如此,由于后厨温度过高,有些尚在保质期内的土豆也会变质。一天晚上,记者在后厨发现,三十多斤剁好的土豆已经散发出异味。但后厨员工对此并不意外,“哪能不馊,屋里温度这么高。”

第二天一早,记者将土豆变质的情况汇报给后厨的一名管理人员,在明知变质的情况下,他指示记者继续使用,并交代“先拿高压锅把这些土豆煮了”。

连续几天,剁好的土豆都出现了变味发馊的情况,而后厨员工无一例外都稍作加工后继续使用。

▲6月30日晚上,胖哥俩肉蟹煲合生汇店,当天剩下的熟鸡爪,留到第二天经过热水清洗后,继续给顾客食用。

变味牛骨、隔夜鸡爪仍入菜,店家授意上菜“缺斤少两”

除了螃蟹和土豆,其他食材也难保新鲜。

记者在合生汇店卧底发现,每道菜品必加的配菜鸡爪,也有食材问题。

在制作时,为了保证鸡爪的软糯口感,后厨会提前用焖锅将鸡爪煮熟备用。而通常到晚上闭店时,煮熟的鸡爪都会剩下几十斤。一名后厨员工告诉记者,按餐厅规定,当天未用完的鸡爪不能再用,不过记者观察发现,第二天这些剩鸡爪还是会被重新加工送上餐桌。

在胖哥俩凯德MALL大峡谷店,猪蹄、牛排变质后也会被拿来做菜。处理这些肉类时,后厨通常提前煮熟,然后分装冷藏,等厨师烹饪时取用。

7月15日晚下班前,一名后厨员工从冰箱里挑出几包煮熟的猪蹄和牛骨,“这些食材是前两天没有用完剩下的,已经变质有异味了。”另一名员工看到后提醒说,牛骨的异味较轻一些,还可以用,他随后安排记者将几包牛骨重新放回冰箱,留作第二天使用。

牛杂煲是这家连锁餐厅近期推出的一款新品,主料为牛杂。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胖哥俩在宣传时,强调加入的是“新鲜”牛杂。新京报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了北京多家门店,部分门店的工作人员坚称使用的是“新鲜牛杂”。

然而,记者在胖哥俩凯德MALL大峡谷店卧底时发现,该店在制作牛杂煲时并未使用新鲜牛杂,而是来自一款牛杂调理包。据员工透露,调理包里的牛杂是半熟制品,烹饪牛杂煲时,掌勺的厨师会把一袋冻得结结实实的牛杂包放入锅内,化冻之后再加入其他配料。尽管使用了调理包,但员工在售卖期间并不会主动向顾客说明。

除了食材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胖哥俩大峡谷店还会刻意“缺斤短两”。

以店里主推的膏蟹煲和肉蟹煲来说,餐厅菜单上显示,一份蟹煲用蟹约500g,而后厨的一名杀蟹工透露,实际上每份蟹煲的分量都不足500g,“一份420g或430g,都是固定的,尽量不要多。” 他表示,这个分量是店里的规定,“以前的分量比现在还少,原来只有380g、390g,现在还增加了呢。”

这家店平均每天能卖出约100份蟹煲,一份蟹煲少放50g螃蟹,一天就能省下5000g,相当于多卖10份蟹煲。一份膏蟹煲售价208元,肉蟹煲178元,估算下来,仅靠缺斤短两,这家店一天就能多赚近2000元。

▲6月30日,胖哥俩肉蟹煲合生汇店,灶台上的污渍长时间无人清理,勺子也会堆积在灶台上。

多名食客就餐后出现腹泻等症状,专家建议及时举报

事实上,胖哥俩餐厅曾多次因食材问题被投诉。

记者查询发现,胖哥俩在北京的16家门店中,最久的已营业5年,最短的只有8个月。在某美食点评平台上,很多网友反映胖哥俩肉蟹煲“食材不新鲜”。诸如螃蟹有臭味、豆腐发酸、鸡爪有腥味等等,也有不少网友称就餐后出现腹泻、拉肚子等不适症状。

在上述平台上,记者统计了胖哥俩北京门店的网友评论,其中,提到就餐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的留言就多达165条,仅西单大悦城店就有31条。

王力(化名)就曾有此遭遇。他向新京报记者反映称,近日,他一家三口在胖哥俩肉蟹煲北京上地华联店就餐后,出现腹痛、腹泻和发热症状,随后一家人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他由此怀疑这家餐厅存在食品卫生问题。王力称,协商过程中,店家不承认他们得急性肠胃炎与该店食物有关,仅愿意以人道赔偿名义报销医疗费。

他的经历并非孤例。据青岛一家媒体报道,当地有顾客在胖哥俩肉蟹煲就餐时吃出头发,并且发现螃蟹也臭了。交涉后,店家给免了单,但否认螃蟹不新鲜,称“臭蟹属于极个别情况”。青岛当地食品监管部门就此事对该餐厅进行了检查。

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在胖哥俩餐厅就餐后出现不适症状的顾客中,大多选择通过网络平台留言投诉,并没有进一步找商家维权。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解释称,对消费者来说,餐饮消费维权一直是个难题,“主要难在举证上,消费者就餐后出现不适,一般不会去医院就诊,即使去了,医生也很少出具明确的病因诊断证明。”

在维权时,仅靠诊断证明也不够,还需要其他关联证据,才能进一步与商家协商赔偿。由此,他建议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在及时就医收集证据的同时,还要及时向卫生监管部门举报,“监管部门接到举报之后,应该立即前往餐饮企业调查,对食材、卫生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封存取证。”

陈音江表示,如果餐饮企业明知食材过期仍然使用,说明这个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泊,卫生管理上也有漏洞。“这个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面临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要担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标签组:[胖哥俩肉蟹煲] [肉蟹煲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5467.html

相关阅读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以隐忍蛰...

2025-09-17

司马岳:东晋短命皇帝,在位三年就驾崩

他是东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二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岁去世,仅在位了两年,接下来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

2025-09-17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