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

发表于话题:劳荣枝一审死刑
发布时间:2021-09-09

  2021年9月9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劳荣枝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劳荣枝与法子英(已另案判决)系情侣关系。1996年至1999年间,二人共谋并分工,由劳荣枝在娱乐场所从事陪侍服务,物色作案对象,由法子英实施暴力,先后在江西省南昌市、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实施抢劫、绑架、故意杀人4起。案发后,劳荣枝使用“雪莉”等化名潜逃,并于2019年11月28日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劳荣枝伙同他人故意非法剥夺被害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威胁手段抢劫被害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被害人,其行为已构成绑架罪。劳荣枝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劳荣枝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常州绑架的事实,系坦白。劳荣枝故意杀人致五人死亡;抢劫致一人死亡,抢劫数额巨大,并具有入户抢劫情节;绑架致一人死亡,勒索赎金7万余元,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虽有坦白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劳荣枝犯数罪,应依法予以并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劳荣枝当庭表示上诉。

  被告人亲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部分群众旁听了宣判。

  来源  央视新闻

  总监制/郑波辉

  监制/胡秀娟

  主编/华婉婷

  编辑/姚慧玲

标签组:[法制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1739.html

相关阅读

孔子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

2025-08-05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

2025-08-05

孔子天命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第一畏便是天命,意即敬畏上天的意志。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过:“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似乎孔子十分相信命定之说,即后来西方所说的宿命论。...

2025-08-05

历史典故:观器论道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

2025-08-05

历史典故: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2025-08-05

历史典故: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

2025-08-05

历史典故: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

2025-08-05

三吏三别之《新婚别》

《新婚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

2025-08-05

三吏三别之《新安吏》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

2025-08-05

曹操五言诗《薤露行》

《薤露行》的介绍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侧重写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谋杀极其后果;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弑逆,宗庙化为废...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