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盖茨夫妇离婚的财产分割之外,我们更应关注这个

发表于话题:盖茨夫妇离婚
发布时间:2021-05-10

盖茨夫妇宣布离婚的消息,震惊全球。

在Twitter上,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官宣了一份公告:

“在为这段婚姻付出巨大努力后,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结束婚姻关系。过去27年来,我们养育了三个出色的孩子,建立了一个让所有人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全球基金会。我们会秉持这一信念和使命,继续在基金会携手工作。我们不认为,我们能再像夫妻一样,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共同成长。在我们开启新生活之之际,请给我们的家庭和我们两人隐私空间。”

◆ 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官宣离婚。图片来源:Twitter @ Bill Gates & Melinda Frecn Gates

对于这场离婚案,目前大多数公众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两个点:

1. 两人为什么要离婚?

2. 1300亿的财产该如何分割?

但不管是感情问题还是财产问题,本质都属于私域问题,公众不宜过多指手划脚,盖茨夫妇也并不欠公众交代。

作为公众,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域问题,那就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未来将何去何从?

◆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盖茨基金会总部

图片来源:Devex

要知道,这才是两人在离婚宣言中真正划重点的事项,短短的文字中前后提了两次。

盖茨基金会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会,根据毕马威(KPMG)为盖茨基金会所做的独立审计报告显示,基金会在2019年的净资产达510亿美元。

◆ 盖茨基金会2018年与2019年财务状况。图片来源: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December 31, 2019 and 2018)

成立以来,盖茨基金会已在全球范围内捐赠538亿美元,开展公益项目。而在2018年和2019年,基金会每年捐赠更是高达50亿美元。

◆ 盖茨基金会2000-2020年捐赠分布。图片来源: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这些钱,都花在了全球公共卫生、儿童疫苗等领域,而在疫情初期,盖茨基金会就向中国捐赠了500万美元,并在疫情全球大爆发后,前后两次共计投入2.5亿美元来应对疫情。

对于慈善基金会来说,不管它的使命和目标有多大,总归离不开两件事:筹钱和花钱。

作为科技界先驱和连续13年(1995~2007年)蝉联世界首富的企业家,比尔·盖茨运作基金会的方式也开创了投资+项目双轨模式,为人津津乐道。

2000年成立的盖茨基金会(1.0版),在2006年改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简称盖茨信托);我们现在所说的盖茨基金会(相当于2.0版)其实是在盖茨信托之后重新建立的基金会。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它们的关系,简单理解就是,盖茨信托负责筹钱,盖茨基金会负责花钱,将钱的管理和使用分开。

盖茨基金会自身开展的公益项目,需要向盖茨信托申请拨款;如果要捐赠,盖茨信托也只能通过盖茨基金会进行,不能直接点对点捐钱。

盖茨夫妇既是盖茨信托的委托人(给钱),也是其受托人(管理),这在美国被称为“宣言信托”(Declaration of Trust),是一种独特的信托方式。

由于在美国,开展慈善的私人基金会可以享受美国联邦所得税豁免,盖茨夫妇的操作,除了完成慈善目标之外,也能减少他们的遗产税负担。

注意2006年这个时间节点,正是在盖茨基金会(1.0版)升级之后,巴菲特看到盖茨基金会运作的投资价值,所以从这一年开始,他将手中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捐赠给了盖茨基金会,并成为盖茨夫妇之外的第三位理事。

按照盖茨基金会去年给巴菲特过90大寿时所写的公开信来看,从2006年到2020年,巴菲特捐给基金会的钱累计有290亿美元。

◆2020年,比尔·盖茨为庆祝巴菲特生日,专门做了一个有巴菲特头像的奥利奥蛋糕。

盖茨信托可不是一个坊间认为的大富豪将钱左手转右手、用来避税的组织。实际上,盖茨信托本身还参与资本运作,由专门的资本运作团队管理,信托基金会所赚的钱得用于慈善。

商业组织和公益组织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是否采取资本或商业运作,而在于赚来的钱是用来分红,还是用来做慈善。

盖茨基金会在投资+项目的双轨运作之下,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比如,它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捐赠,仅次于主权国家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捐赠方。

倘若没有高超的运作手段,很难想象盖茨基金会在捐这么多钱后还能有510亿的净资产。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美国完善的慈善制度。

在狂飙突进的年代,美国的大企业家如美孚石油公司的老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耐基等超级企业家,创造了传统农业时代无法想象的财富。

但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被拉大,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对于贫苦的底层人民来说,需要外部的力量来保障基本生存。社会对个体生存的保障与救助,自古以来,一直都有,方式各有不同。整体来说,有两种普遍的模式。

一种是统治主体对弱势群体的支援。

比如中国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就要求统治者赈灾、恤贫,减轻赋税徭役,照顾鳏寡孤独;

在西方,罗马帝国时代的一些皇帝就曾自掏腰包来救助贫苦百姓;

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世界,当时全世界最富有的皇帝,西非马里帝国的曼萨·穆萨(Mansa Musa),赈济穷人的方式更加特别,他在朝拜路上途径埃及的时候,将自己所携带的金子直接分发给当地的穷人。

◆曼萨·穆萨出现在1375年绘制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里,该地图集是描绘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地图之一。图中的穆萨手举着一块硕大的金块。图片来源:Wikipedia

另一种是社会力量对个体的救助。

比如佛教东传后,僧人团体对中国底层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济;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或由私人捐助的济贫院,也会对贫困人口进行救助。这些组织本着博爱、济世的心态,帮助贫民,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但是,这两种模式都有缺陷。

统治者体恤底层百姓,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品质。

普通民众能否得到救助,完全看统治者心情。一旦皇帝或国王更换,这种救助不但有可能缺失,甚至还有可能因新任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而加剧生存难度。而社会团体的救助,也会因为社会力量与统治阶层发生冲突而被打击,导致救助缺位。

即便社会团体比较稳定,但是长期以来,这种救助机制并不完善,从狄更斯等人的小说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济贫院出身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或多或少会遭受社会歧视。

◆19世纪中期英国曼切斯特郊区济贫院里的孩子。图片来源:Wikipedia

更重要的是,济贫救助通过直接的财富转移来减少社会贫困,它是间歇、区域性质的,并不能保证全体社会底层受益。而且,不管是统治者还是社会团体,都会面临两大难题:

1. 钱应该从哪里来?

2. 如何保证救助的覆盖面和持续性,让有需要的人都能及时得到救济?

现代的私人慈善基金会,便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对于富人来说,人总是会死的,积累的大量财富该如何处理?传给后代,未免担心子孙成为二世祖,富不过三代,将家产败光。

功成名就的老洛克菲勒想要做些好事,捐助了当时在美国还排不上名的芝加哥大学,还别出心裁地采用1:1配捐制度的方式资助。

也即,老洛克菲勒捐助一笔钱,芝加哥大学的董事会也捐同样数额的钱,这样就避免了大学的运作完全依赖于企业家的捐赠。

◆1917年,78岁的老洛克菲勒。

绘画: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但这样做慈善,老洛克菲勒觉得效率还不够高,范围还不够广,不能满足他想要做好事的精神追求。

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当然也不缺为他们解决烦恼的人。

老洛克菲勒在律师朋友的建议下,成立了以救助全人类为目标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且影响力至今。

比如全球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原名为卫生与公共健康学院,2001年为表彰捐助者迈克尔·布隆伯格而改名),便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16年捐助建立的。

疫情期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搜集疫情病例,向公众开放疫情地图的表现,意义非凡。

1917年,在考察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水平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复制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模式,在中国筹建了协和医学院(后来演变为北京协和医院),帮助提升国人的医疗水平,其影响不言而喻。

◆ 参与筹建协和医学院的小洛克菲勒(前排黑色西装者)和其他考察团人员。

此外,拯救了无数人生命的青霉素,在研发的过程中也受过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

那时,英国科学家钱恩( Ernst Chain)和弗洛里(Howard Florey)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钻研抗菌物,经费用完了,英国医学研究部门拒绝再给予资助。远隔重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施加了援手,促使两人提纯了青霉素,最后与青霉素的最先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共享了诺贝尓医学奖。

洛克菲勒基金会也因资助的项目屡获诺奖,而被称为“诺奖收割机”。

卡耐基基金会的创建背景也类似。

安德鲁·卡耐基本人因为受教育水平低,白手起家,历尽艰辛,深知受教育的重要性。1900年,他出线捐助建立了一所位于匹兹堡的技术学校。

◆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

后来,这所学校因为卡耐基和另一位捐助者安德鲁·梅隆(共和党人,出生在匹兹堡的梅隆家族,曾经担任过三届美国财政部部长),更名为卡耐基-梅隆大学。

在1911年卡耐基基金会成立后,它捐助美国成立了2000多家公共图书馆;开展了面向黑人和底层人员的成人教育项目;成立卡耐基教学促进会,提升教育质量......

早期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侧重于医疗,卡耐基基金会侧重于教育,这是因为企业家们认为,疾病和受教育水平是导致人与人不平等的前提条件,如果能够改善这两点,人们通过努力,就能摆脱不平等的境遇。

不过,由于老洛克菲勒和卡耐基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没少干过坑人的事,所以基金会在成立初期,受到了来自公众和政府的质疑,甚至是阴谋论:这些暴发户为什么好端端地拿钱出来做慈善,必有诈。

面对质疑,这些私人基金会努力争取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推动美国完善了慈善基金会的相关法律条文,将慈善基金会纳入监督但并不干涉运作的范围,以制度化的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对社会问题的改善。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收入法案》(Revenue Act),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签署了这一法案。《收入法案》除了首次确定个人所得税累进制,还规定包括慈善基金在内的慈善组织免税,以鼓励慈善基金会的成立;

但并非所有富人都心怀全人类,也有一些富人通过基金会免税这个漏洞转移财富、避税。

于是在1969年,为了扭转富人利用基金会牟取私利的行为,美国出台了《税收改革法案》,对私人基金会的成立和捐赠严加限制。在免税的基础上,私人基金会每年必须拿出5%的资金开展慈善项目,这些项目和资金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从诞生至今,一百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慈善基金会为解决人类的发展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尽管覆盖范围有限,但相比于政府部门,慈善基金会运作更加灵活,管理更有效率,弥补了政府在救助上的不足。

直到今天,像盖茨基金会这样的慈善基金会,仍延续了美国早期企业家的精神,将对人类命运的改善,重点放在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上。

他们深信,疾病致穷。解决了疾病问题,才能解决起点不平等的问题。其他的,则凭个人努力。

因为有了完善的慈善制度,才会出现盖茨基金会这样净资产达500多亿美元的基金会。

也因有了这样的基金会,所以盖茨夫妇离婚的公告,才会让全球公益界为之震动。

好在,两人在公告中也声明,基金会将运行如常。他们已在公域问题上对公众做了交代。

当有人看到盖茨夫妇宣告离婚,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时候,不妨调整下关注的焦点。毕竟,疫情时代,健康卫生才是直接抵达我们平常人生活的议题。

与此同时,不妨对人类多一些信心。

无论是微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塑造,还是盖茨基金会对人类境况的提升,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无疑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了不起的人物背后不一定有了不起的制度;但了不起的制度,更容易诞生了不起的人物。

改变人类社会的,往往就是制度。

标签组:[慈善] [比尔盖茨基金会] [洛克菲勒] [信托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550.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