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维权女子疑被保安抬四肢拖走,特斯拉紧急回应:同一批人引导舆论

发表于话题:特斯拉回应遭维权
发布时间:2021-05-10

  突发!特斯拉上海展遭现场维权,女子疑似被保安“抬四肢”拖走,特斯拉紧急回应:是同一批人,在引导舆论

  21金融圈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展台出现疑似车主维权事件。在特斯拉展台,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因行为过激,这位女士被保安带走。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在现场获悉,共有两位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出现在特斯拉展台。其中一名女子行为过激,爬上车顶,还出现了砸车举动。两位女士被保安带走后,特斯拉展台围起来一大圈警戒线,并有10余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约11点45左右,警戒线撤去,特斯拉展台恢复了开放。

  特斯拉现场人士回应记者表示,实际该女士今天不是一个人来的,是好几个人过来的,国内现在说刹车失灵的是同一批人,在引导舆论。

  之后特斯拉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了官方回复,内容如下:

  感谢您的关注,关于今日在车展现场发生的车主非理性行为,我们了解到当事人为此前2月发生的河南安阳超速违章事故车主。

  据了解,今日上午,该车主通过非常规方式获取证件进入展馆,在展台周围进行直播,露出定制维权T恤,登上车顶大喊。我们在注意到该行为后多次言语劝解,但车主并未停止非理性行为。在与展会主办方协商后,考虑到该行为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主办方协调公安执法人员劝离车主。

  此前,该车主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近两月以来我们始终保持与车主积极协商,表示愿意协助完成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遭到车主强烈拒绝,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紧密沟通,帮助车主尽快恢复正常用车生活。

 

  “刹不住车”的特斯拉

  自特斯拉2020年在华量产以来,受到热捧,但特斯拉车门故障、自燃、加速异常等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公开报道和资料发现,自去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昌等地发生过十余起因车辆“异常加速”或“刹车失效”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

  例如,去年8月发生在温州的一起事故中,一辆Model 3在停车时,连撞十几辆车才停下来;去年9月发生在四川南充的一起事故造成两位行人死亡,六人受伤。

  针对这些事故,特斯拉官方通常会拿出数据,指出大多是“因为驾驶员误操作导致”,车辆本身并不存在缺陷。但不少车主自述,称车辆突然失控,“没有误将油门当刹车”。双方各执一词。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近期发生在河南和海南的两起事故,和以往不同,特斯拉方面都在较快时间里作出了回应。但是,在特斯拉回应之后,车主都很快对特斯拉的声明予以反驳,两起事故仍然在持续发酵。

  尽管已经发生十余起事故,但特斯拉的车辆失控、加速异常或刹车失效,究竟是车主误操作、偶发个案还是特斯拉本身存在缺陷,至今仍然没有答案,众说纷纭。

 

  车主回忆出了错?

  过往发生的几起事故,之所以引发争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特斯拉每次在作时间说明时,和车主对案件的回忆存在偏差。

  3月9日,河南特斯拉车主张女士手持喇叭坐在车顶上维权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张女士于去年1月购入了一辆进口版本的特斯拉Model 3。据张女士描述,今年2月春节期间,她在与家人驾驶该车辆出行时,车辆刹车失灵,接连追尾两辆车,导致车内两人受伤。随后其与特斯拉门店交涉无果。

  之后,该女子在4S店门口,坐在车身用黑漆喷着“特斯拉刹车失灵”字样的事故车上,手持喇叭反复播放着“特斯拉Model 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

  3月10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河南安阳车主维权事件的说明,公布了该事件的具体发生经过。

  2月21日18时左右,车主父亲张先生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当晚,交警方面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先生违反了相关法律关于安全驾驶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对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车主所说的刹车失灵,特斯拉称经过对车辆数据和现场照片的查看和分析,发现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不过,在特斯拉发出事故声明一天后,维权事件的当事人张女士,在个人微博上作出了长文回应,对特斯拉的说法进行反驳,声称特斯拉声明中的数据有误。

  张女士称特斯拉声明歪曲事实误导舆论,考虑法律途径维权。她表示,特斯拉称事故发生时车速118.5km/h为编造,实际约为60-70km/h;警方从未判定超速;其父曾连续猛踩刹车,但踏板僵硬且制动不明显;特斯拉曾告知过后台数据,漏洞百出反证刹车无效。

  之后,张女士还在微博上喊话希望特斯拉能够提供事故发生时完整的数据。不过,特斯拉方面对其表示不能分享事发前半小时的数据。

  双方的观点完全相反,事件真相如何犹未可知。

  由于每一辆特斯拉车辆都保持联网,因此特斯拉能够完整地保有车辆运行的数据。有车辆发生事故时,特斯拉也能第一时间通过数据分析得知。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特斯拉的车辆数据由车辆网关读取车内各部件信号并加密存储,存储后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删除相关数据。当遇到执法和监管机构调查时,会完整、真实地提供车辆相关数据。

  有观点认为,机器数据与当事人的个人回忆相比,可信度应该更高。不过,也有质疑声认为,数据掌握在车企手中,特斯拉的后台数据从未公开过,无法令人完全信服。

 

  刹车方式错误还是设计缺陷?

  近期引发关注的另一起特斯拉碰撞事故发生在海南。

  3月11日,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准备停车时,车主称无法踩下制动踏板,导致车辆撞上防护栏。

  3月14日,对于这起事故,特斯拉官方回应称,初步判断该事故主要因地面湿滑和车主最初踩下制动踏板时幅度较轻,导致刹车距离变长。

  特斯拉表示,根据车辆数据显示,在车主踩下制动踏板后,车辆制动系统、ABS均正常工作,但在踩下制动踏板的初期制动压力较低,仅在碰撞前0.5秒制动压力大幅提高。

  特斯拉方面有关人士驾驶另一辆特斯拉车辆还原了碰撞时的具体状态。

  第一次,驾驶员快速重踩刹车,车辆在安全距离内刹停。第二次,与车主发生事故时的操作方式相似,驾驶员先轻踩两脚刹车,然后重踩,车辆未在安全距离内刹停,撞上了防护围栏。

  根据车主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事故发生时,在先踩了两脚点刹之后,第三脚刹车踩不下去。

  特斯拉称,后来的两次测试中,车辆都出现了ABS启动,且刹车距离较干燥路面需要更长。

  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由于ABS防抱死系统为了防止刹车时候出现更严重的碰撞事故,才导致刹车没有“踩死”。

  特斯拉还在声明中表示,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和燃油车的机械工作原理未存在差异。只要踩下制动踏板,其工作原理和燃油车相同。

  不过,特斯拉未在声明中解释为何“轻踩两脚+重踩”没能在安全距离刹停的原因。

  3月14日晚上,特斯拉又发布了一起事故车辆的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显示车辆刹车系统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3月15日,当事车主喻女士在微博发布长文《七问特斯拉,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表示不认可特斯拉对于这一失控事故的说明,更不认可特斯拉单方做出的检测报告。

  车主称,特斯拉方面拒绝给出事发时数据,事发地积水深度只有3mm尚不能没过鞋底,而不是特斯拉所说的“大量积水”。她还表示,行车记录仪关于事发那一分钟的数据消失了,特斯拉销售人员称“内存空间是循环的,在刹车时写满了,就进行了自动覆盖”。

  此外,特斯拉未经她同意便将车辆送去检测,且该检测报告存在车型信息错误等情况。

  尽管按照特斯拉的说法,这起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车主错误的踩刹车方式导致。

  但是,这样的说法,仍然在网络引起争议。有不少资深车评人表示,在装有ABS系统的车辆上,先轻踩刹车再重踩的确会让刹车距离变长。在驾驶装有ABS系统的车辆时,遇到紧急情况只需重踩刹车即可。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管怎么刹车,踩刹车就是应该有减速的功能。不知道是否特斯拉的刹车设计存在缺陷。”

 

  “单踏板模式”暗藏隐患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曾对246例特斯拉失控加速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246个案例全部都是踩错踏板造成的。

  “没有证据表明加速踏板总成、电机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存在任何导致事故的故障,没有证据表明设计因素会增加踏板误用的可能性。”NHTSA表示。

  特斯拉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曾经在个人转发这一报告时表示,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特斯拉汽车的制造并没有使驾驶员踩错踏板的可能性增长。这基本上意味着任何车祸的加速都是驾驶员误操作造成的。

  无论是否因为车主操作失误,但特斯拉频发的异常加速等事故,仍然值得警惕。事实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部分电动车采用的“单踏板”模式(高动能回收模式),一直以来颇具争议。

  所谓的单踏板模式,简单来说,只需要控制电门踏板,就可以实现起步、加速、减速(制动)等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动能回收既能节省电量,同时也减少了刹车的使用,能够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虽然单踏板模式并非只有一个踏板,仍然配有制动踏板,不过,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开车时长时间将脚放在加速踏板而非制动踏板上,改变了用户驾驶传统燃油车习惯的方式,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消费者按照惯性误将“油门”当成刹车,而电动车普遍加速性能较好,就有可能会出现事故。

  有特斯拉Model 3车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在驾驶时就曾出现过几次踩错踏板的情况。“踩错踏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以前开油车,脚大部分时间是放在刹车附近。现在会放在油门附近,有时候准备刹车,下意识往下踩,很有可能就踩在了油门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标签组:[社会万象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674.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