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上海旅行团8人感染,波及5省:这一次,终究是她扛下了所有!

发表于话题:李云迪并非首次嫖娼被抓
发布时间:2021-10-25

  国庆长假才刚过去十天,疫情又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汹汹。

  这一次处于疫情中心的,是西安。

  10月16日,2名上海游客,一对退休教师夫妻,在西安市第八医院被筛查出新冠阳性。

  流调过程中,西安对与这对夫妻同行的5人进行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全为阳性。

  10月18日,传播链条再次延长。

  宁夏银川也通报一例确诊病例,为这对阳性夫妻的密切接触者,他们曾一同出游。

  至此,这个自发的“旅行团”中一行八人,已经全部确诊。

  仅仅只是从通报中看,已至少有上海,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五个省份被波及。

  迄今为止,本轮疫情的源头还没有找到。

  一个细节是,最开始被确诊的退休教师夫妻,13日在内蒙古做的核酸检测还是阴性。

  仅仅2天,就被确诊。

  也庆幸,这个旅行团是“错峰出行”,没有选择在国庆长假中旅行。

  但他们去的都是西北的热点景区。

  仅仅只是在西安,就去了大雁塔、大雁塔北广场和大慈恩寺等游客众多的地方。

  足迹遍布多省份、众多热门景点,整个旅行团都被确诊。

  把这些关键词组合到一起,实在让人乐观不起来。

  这一次,西安乃至多地疫情会向何处去?

  答案,在揪动着所有人的心。

  说实话,西安这次有点“冤”。

  因为,疫情两年来,西安的疫情防控可圈可点。

  除了常见的举措,自己还加量加力度。

  特别是今年十四运会以来,疫情防控可谓“严苛”。

  公共场所,疫情管控不断创新。

  一些重点区域的学校,每天都会进行防疫消杀。

  学生开学前十五天必须返回西安,老师会逐一电话回访。

  教职工必须全员核酸检测,12至17岁符合条件的学生,都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在市中心的写字楼,西安还设置了专门的取餐柜。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快递员和顾客的接触,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

  不仅如此。

  今年7月以来,西安还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排查。

  多处景区景点关闭,部分场馆限流,各类演艺活动叫停。

  至于外地来陕返陕人员,进出站都必须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

  除了这些,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即便在西安市内,上公交上地铁,都需要带口罩,查验健康码。

  一个经常在全国范围内出差的网友,在微博上说:

  我从没见过哪个地方像西安一样严格。

  然而,这座对自己严格到极致的城市,还是被病毒攻陷。

  这让人遗憾,也让人不胜唏嘘。

  和此前的严阵以待一样,这次疫情后,整个西安也迅速行动起来。

  确诊的上海游客到过的大雁塔景区,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西安世博园。

  已经第一时间被关闭,并全面开展消杀工作。

  上海确诊游客到过的西安餐馆,凌晨4点,经理就接到疫情防控部门的电话。

  餐馆所有员工和家属,迅速被转移到定点酒店隔离。

  一天时间,西安已经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53人。

  全市急启动18个应急采样场所,对风险人员及环境进行核酸检测。

  18日清晨,全市已经对33777人进行核酸检测。

  与此同时,西安关闭确诊病例活动过的18个场所,对53万平方米面积进行消杀。

  西安市文旅局,昨天下午也下发紧急通知,原则上将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

  西安街头,市民排着队伍准备检测。

  就像今年七八月那次疫情一样,如此迅速,又如此自觉。

  许多西安市民在微博上互相打气:坚决不能添乱。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他们的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这个城市,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该做事的紧急做事,能发声的依旧发声。

  气温正在降低,但在长长的队伍中,国与民,城市与市民,是如此紧密相依。

  如果没有疫情,现在应该是西安最美的季节。

  一入秋,西安就成了长安。

  她是李世民时代的盛唐。

  李世民亲手栽在西安古观音禅寺的银杏,已经千岁,一到秋天,满地金黄。

  阳光下的古城墙,低声诉说着过往的风云。

  华清宫里,仿佛还能听见那段旷世的悲欢离合。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里,可以观红叶、览秋水、恋玉瀑。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夜里的西安,美得令人心颤。

  走在西安城里,每一步都好像踩在历史的脉搏上,每一声呼吸中,都有千年前的味道。

  除了美景,还在街道上触手可及的民风民俗。

  贾平凹在《老西安》里说:

  随处可以看到一帮人有凳子不坐而蹴于其上,提裤腿,挽袖子。

  面前放着“西凤酒”,下酒的菜是生辣子里撒着盐。

  而海碗里的一指宽如腰带的长面,辣油汪红。

  手掌里还捏着一疙瘩紫皮大蒜,他们吃喝得满头冒气,兴起了咧开大嘴就来一段秦腔。

  羊肉泡馍,西凤酒,秦腔,只是说起这几个字,浓郁的西北风味已扑面而来。

  这座城市,原本应满是烟火气。

  但如今,因为一场疫情,暂时停摆,只有关闭的景区、核酸检测的队伍,和消杀激起的烟雾。

  我们在与它最美的风景擦肩而过。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西安却正在失去这个季节的黄金市场。

  西安历来以粗狂和野性的形象示人。

  在多数外地人的印象中,她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网红城市。

  说到西安,网友想起的总是十三朝古都、肉夹馍和摔碗酒。

  其实,西安人骨子里最鲜明的气质,是骄傲、大气和沉稳。

  是多朝代首都,见惯了大风大浪,所以西安人日常有自然而然的骄傲;

  八百里秦川,造就了西安人的大气;

  但她又讷言敏行,沉稳得让人放心。

  西安位列七大区域中心城市,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

  她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

  她是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还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她一直在奋力有为,有强大的文化底蕴、科教实力、军工科技,为这个国家做了太多。

  她承担了太多,也牺牲了很多,却什么都不说。

  她把自己悄悄的伪装成一个网红城市。

  小红书上说:

  总要去趟西安吧,吹吹明城墙上的风,走一走不夜城,去趟钟鼓楼,感受古城的繁华。

  那里不仅有看得到的历史,更有看得到的倔强与努力。

  此前,西安敌住了新冠病毒一次次可能的袭击;

  这一次,因为一场“无妄之灾”,它又扛起了所有。

  这座城市生病了,但她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因为天地存浩气,心中有骄傲,再黑的夜,再难的路,都能从容走过。

标签组:[上海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069.html

相关阅读

逃亡车辙下的父权悖论:刘邦弃子事件的历史解构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的溃败,将刘邦推向了历史争议的漩涡中心。当夏侯婴驾着马车在楚军追击中狂奔时,一个载入史册的场景发生了:刘邦三次将年幼的刘盈与鲁元公主踢下车,而车夫夏侯婴三次冒险救回。这场充满悖论...

2025-10-29

魏武双璧:张郃与张辽的军事能力与历史成就比较

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张郃与张辽同为"五子良将",但二人的军事风格与历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战场指挥艺术、战略影响力及历史评价,可清晰看出张辽在战术创新与战场威慑力上更胜一筹,而张郃则以战略持久性...

2025-10-29

洛神陨落:解码甄宓与郭女王的后位之争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赐死结发妻子甄宓,改立郭女王为后。这场看似简单的后宫更迭,实则是权力博弈、性格差异与时代局限共同编织的悲剧。当“洛神”的绝世风姿败给“女王”的权谋手腕,历史的暗流中,藏着三个致...

2025-10-29

荆州之殇:关羽失守背后的多重困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战鼓尚未停歇,荆州城防已悄然瓦解。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失利,既非单纯因关羽“大意”所致,也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矛盾交织、内外势力博弈的必然结果。从战略决策到人性弱点,从盟...

2025-10-29

曹操立嗣之谜:宗法、权谋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公元217年,曹操在反复权衡十年后,最终将世子之位授予嫡长子曹丕。这场涉及二十余位儿子的继承人之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未来走向,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宗法制度、士族政治与个人能力的复杂博弈。曹操的选择,是传...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贞观遗风"的盛世图景,也因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境走向...

2025-10-29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局,更折射出唐代政治生态中权力、血缘与利...

2025-10-29

嘉靖之谜:李时珍难解的帝王病痛与权力困局

1542年冬,紫禁城西苑的丹炉火光摇曳,嘉靖皇帝朱厚熜正盯着道士炼制的“先天王粉丸”。这位沉迷丹药的帝王不会想到,二十四年后,他会因长期服用这类含汞朱砂的丹药,在剧烈抽搐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李时珍以太...

2025-10-29

嘉庆皇帝亲政的第一天,为何要追封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如懿传》中,陆沐萍的戏份很少,她原本是太后安排在后宫的一枚棋子,当初皇上借玫嫔之手用绝育汤使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在求依太后无果后,陆沐萍选择了依附于炩妃卫嬿婉,并事事对卫嬿婉进行阿谀奉承。没想到因争...

2025-10-29

嘉靖帝改朱棣庙号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礼法重构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无嗣驾崩,一场围绕皇位继承与宗法秩序的激烈博弈就此展开。最终,兴王世子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名义入主紫禁城,史称明世宗。然而,这位年轻皇帝的登基,却意外引发了明朝历史上最著...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