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从塞北到海滨,千里装备转运,展现我军战略投送已近世界之巅!

发表于话题:李云迪的商业版图
发布时间:2021-10-26

据央视媒体10月17日公布的视频,近期解放军某部从塞北高原某驻地出动近千台装备车辆,抵达位于千里之外的海滨集结地。这是自前不久我军某部使用客滚船通过海上运输方式转运几百台装备车辆以来,又一次规模庞大的兵力,装备转运。从央视频公开的画面来看,此次转运采用了公路与铁路联运的方式,除了出动油料等后勤保障车辆以外,还成建制转运了96式主战坦克以及自行防空火力等装备,属于典型重装转运,此外此次转运两个地点也极为引人注意,塞北高原属于我国典型的内陆地区,将部队从内陆地区拉动至海滨地区,虽然没有公布具体地区,但目的却已非常明确,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台海危局进行充分的军事准备。

进入2021年以来,两岸关系急剧紧张,近日蔡英文更是在“双十”讲话中首次提及两岸“互不隶属”,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就是“两国论”的一种表现,其实质仍是民进党当局推行的“台独”,也正因如此两岸关系不仅陷入困境无法得到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趋势,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军事手段,这点从近日我军两次大规模人员、装备转运就能看出端倪。通过这两次大规模兵力转运可以发现我军兵力装备投送能力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我军实际投送能力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首先,从常规兵力、装备转运方式来看,占比最高的仍是公路转运,根据交通运输部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19.81万公里,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94.45万公里,这些公路覆盖了99%的战略要地,也正是这些公路为我军装备转运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要认识到,公路转运仍存在不少弊端,比如转运速度较慢,部分重装无法通过桥梁以及路况较差路段,这严重阻碍了装备转运工作,为此就需要铁路进行补充。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即便是最远距离铁路机动,也基本可以保障在48小时或更短时间内抵达目标地域,而且铁路转运方式完全可以承载几十吨重的主战坦克。此外,从2017年开始,我军开始尝试使用高铁进行作战人员转运,在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加持下,我军转运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无论是铁路与公路运输,这都是在本土作战情况下的兵力转运,一旦涉及跨海作战就需要用到海空兵力投送,对此我军经过多年磨练也已拥有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转运方式,例如前不久我军使用客滚船船进行装备投送的方式,常规情况下客滚船主要承担民用轮渡作用,但由于庞大体积(部分船只排水量已超过四万吨)以及超常规的内部空间设计,满载情况下一艘客滚船可以运载几百台车辆,装备,运输能力出众。加之我军近年来发展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我军整体海上转运已获得明显提升,根据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发布的数据,我军现有两栖投送能力基本可做到一次投送8-10万兵力,这种兵力投送能力现阶段仅次于美军。

最后,还要再提一下我军空中投送能力,这不妨看一下2020年我军抗疫期间的我军转运实力。早在2020年2月2日凌晨,解放军空军一次性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795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以及58吨物资,当天上午9时30分8架运输机全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用时不到8小时。而在降落天河机场过程中,从第一架运输机8点55分降落,到最后一架9点30分降落,8架运输机间隔不到5分钟,这种速度与效率,足以展现我军空中转运能力,要知道这还是在非战争状态下,一旦战争爆发,转运能力必将再度提升。近年来,随着解放军联勤保障部成立,我军装备,人员转运能力有了更加完善系统的保障,而现阶段运输投送军民融合也已逐步走向陆海空全领域,像高速动车组、大型民用客滚船和海事执法船等一大批新型运载工具也已逐渐被纳入军队运输投送保障网络,相信终有一日,我军转运体系将达到世界巅峰!

标签组:[中国军情] [武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929.html

相关阅读

郑板桥纪念馆简介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1993年11月新建馆舍为古典式建筑,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

2025-05-09

郑板桥画竹的特点

清代郑板桥《竹石图》中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了40年竹子,终于悟出绘画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喜竹爱竹物我合一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喜...

2025-05-09

郑板桥著名的十首诗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

2025-05-09

郑板桥的题画诗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三绝”中的“诗”,应该说一说他的题画诗。说到题画诗,郑板桥不是鼻祖,自然也不是“后无来者”的绝响。但说到题画诗,就绕不开郑板桥。郑板桥作...

2025-05-09

《六韬·豹韬·分险》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_之中。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拒,吾欲与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右,急备山左。险有大水...

2025-05-09

《六韬·豹韬·少众》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为之奈何?”太公曰:“以少击众者,必以日之暮,伏于深草,要之隘路;以弱击强者,必得大国而与,邻国之助。”武王曰:“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2025-05-09

《六韬·豹韬·鸟云泽兵》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临水相拒,敌富而众,我贫而寡,逾水击之则不能前,欲久其日则粮食少,吾居斥卤之地,四旁无邑又无草木,三军无所掠取,牛马无所刍牧,为之奈何?”太公曰:“三军...

2025-05-09

《六韬·豹韬·鸟云山兵》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盘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

2025-05-09

《六韬·豹韬·敌武》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

2025-05-09

《六韬·豹韬·敌强》赏析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在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太公曰:“如此者,谓之震寇。利以出战,不可以...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