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超5万亿银发经济,中国式养老如何突围?

发表于话题:李云迪的商业版图
发布时间:2021-10-2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现在养老市场备受关注,问题是研究方案的人不多,研究监管的人很多,这就很麻烦,大家还没有做事就‘死’掉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认为,中国正面临未备先老的问题。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很完备,还停留在低水平、自给自足的家庭养老,所以现在需要建立一个大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在这个阶段,要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也要讲清楚底线。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人口占比18.7%,达到2.64亿人。预计2050年,中国银发群体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这也意味着,社会结构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预计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达到5.9万亿元。

  10月19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中国式养老发展新机遇与新模式”主题论坛上,汪泓表示,中国老龄化有六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比重较高;二是老年人基数较大;三是老年人增幅较大,中国正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四是地域差异大,全国范围来看,东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深(老龄化比例为24%),西部地区则相对比较年轻(老龄化比例为10.7%);五是“银发贫困”,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未老先退;六是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强,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达到1.18亿,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到2900万,如果1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则最低的养老服务岗位也需要超过1180万个。

  但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之间发展并不平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支付压力逐渐增大;第二支柱企业和职业年金参加人数不到3000万人,规模较小、覆盖面窄、短期内提升困难;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政府的保障政策、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以及各种助老保障体系之外,汪泓建议引入市场要素,把企业和个人的能动性调动起来。除基本养老金以外,加入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还有个人的商业保险等,同时,银行、基金、信贷机构等也要发挥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第一支柱增长,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又能做好资金管理的情况下,养老金就会比较充裕,老年人的保障才有后续活力。

  目前国内的个人养老金主要以公募基金、保险和银行发行的个人养老产品为主。公募基金发布的个人养老产品并未体现太多特色;保险业主要是保险产品的形式;而银行则侧重于发展银行理财产品。

  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时,汪泓讲到,机构的信誉度是很多老年人最看重的。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养老金融的客户群体需要稳定的资金以保障老年生活,他们最重视资金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收益率。汪泓认为金融机构需要更多聚焦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实现可持续的中长期投资,确保投资的收益。

  目前,中国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发展不够充分,汪泓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现在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产品配置不完善;二是年轻人面对众多的金融产品,眼花缭乱,追逐快钱、热钱,而不愿意去投养老产品,觉得养老离自己还比较远;三是观念需要调整,老年人主要把钱放在股票市场和基金上,没有过多关注老年产品。

  汪泓表示,中国式养老现在面临五大挑战。第一,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建立;第二,养老保险的三支柱中,第一支柱独大;第三,养老产业面临体制性问题,它到底是事业还是产业尚未厘清;第四,养老金融体系需进一步提升,监管力度应进一步加强。二、三支柱发展滞后,养老金充足性、可持续性具有隐忧,需要将个人养老金监管统一起来,构建有序、统一的监管体系,而不是多头监管;第五,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队伍“三高三低”。由于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呈现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和学历水平低的特征,加上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调、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以及缺乏系统政策和保障机制,导致了该行业人才流动性、劳动强度和平均年龄都处于较高水平。

  在中国式的养老价值理念和模式选择上,汪泓更加推崇国际养老国际共识。2020年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强调健康、保障和参与,不单是追求老年人的健康,还要有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新的社会财富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汪泓提出,中国一是要把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国家战略,二是要建立老年人健康保障体系。

  汪泓呼吁,年轻人只要把10%-15%的积蓄投资在养老事业上,今后养老就不成问题。

标签组:[宏观经济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972.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