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第四代住房”即将面世?汽车开到家门口,家家有庭院花园

发表于话题:一梯四户开门供孩子互相串门玩耍
发布时间:2021-10-28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篇科普类文章,文章认为,在一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会建造自己的房子,人类直立行走以后活动范围开始从树上转移到树下,因此开始建造出人类的第一代住房那就是“茅草房”。

随着奴隶化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人们开始出现等级制度,有了所谓的奴隶主,这时茅草房就开始向砖瓦房转变。在秦汉时期,皇宫已经有了成熟规整的“砖瓦房”,砖瓦房也被称为“第二代住房”。当然这个时期基本是第一代住房和第二代住房相结合的时期,一般只有一些贵族或者有钱人才能住得上“砖瓦房”而普通老百姓基本还是住的茅草房。

第三代住房一般指的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居住的“电梯房”,其大概诞生在一百多年前,由美国人伊莱莎*格雷福斯*奥蒂斯发明。后来由于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发达,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城市,高层慢慢出现,电梯房也开始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但是电梯房也有着其致命的缺陷,我们只能生活在被封闭的空中高高的房间里,如同火柴盒,如同鸟笼,没有任何室外活动空间。回到家后只有透过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因为没有室外活动空间,成天都只有窝在狭窄的空间里,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现在患有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这些病的人越来越年轻化。另一方面现在住在电梯房的人邻里之间基本都不会走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老人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感到孤独,小孩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感到孤单。这也造成现代人的性格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想见人,不想与人交流,造成自私、自我、狭隘、孤僻、抑郁等等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最近“第四代住房”开始出现,被称为庭院式住房或者立体园林生态住房。第四代住房是在总结了国内外现有住房建筑的全部优缺点,历时七年不断探索、创新,所建立的完全区别于现在高层住宅的一种建筑形式。第四代住房集中了中国传统四合院、北京胡同街巷、空中别墅、空中园林、智能停车和电梯房的全部优势于一身的住房,让住房和绿化园林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新的符合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住房模式,使高层住房在居住效果上都如同一两层的低层四合院,让业主都拥有“前庭后院”,拥有室外活动空间、街坊四邻、绿色自然,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第四代住房”确实对现在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那么这种庭院房到底有哪些优势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第四代住房”到底有哪些的进步的地方。

第一:可以拥有比别墅更好的居住体验,但是建筑成本远低于别墅

我们知道别墅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前庭后院,但第四代住房不但有前庭后院,还有别墅的全部优势,而且每两层楼就有一座空中公共四合院,每十几二十户人家就有一个一个共同游玩的室外活动空间,让街坊四邻其乐融融,使老人不在孤独,儿童不在孤单。而别墅一般都是独栋的,大部分都建在城市的郊区,有着出行不便、离市中心远,低矮、阴暗、冷清、没有人气等缺点而且虽然空间比较大,但邻里之间的交流并不比高层的多。但第四代住房可以建在城市的任何地方,让家长上班、休闲、出行和孩子上学更加方便,老人去医院就医也更加地便捷。另一方面第四代住房属于高层,比低矮别墅更具有私密性和安全性,并且空中的采光和视野都更加广阔,这是低矮别墅无法达到的。

最重要的是,第四代住房占地基本只和高层电梯房相当,造价要比别墅低出很多,而且各种大小户型都有,可以大批量地进行推广,是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和住得起的房子。

第二:“第四代住房”又称为城市的“空中公共立体公园”,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

我们生活在城市最大困境就是环境污染,每天城市都会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而且城市的又没有大量的植被来处理这些废气,这就造成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雾霾的情况。而第四代住房上面可以种植着大量的植被,这些植被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一些灰尘和有害气体,而且植被也可以释放氧气极大地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植被也可以改善城市的噪音污染,噪音通过植被过滤后会被大大减弱,这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到生活更加地静谧。第四代住房的建筑外墙全部实现垂直绿化,长满花草树木,这将彻底改变目前城市钢筋水泥林立的枯燥环境,使家变成家园,使城市变成园林。而且这样的楼盘其绿化率可以超过了100%,是建筑几乎达到了“零占地”,使建设这样一个楼盘,如同给城市建设一个绿色公园。

第三:楼盘每层都有一个公共院落,为邻里之间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地紧密

我们知道现在的高层电梯房之所以邻里之间没有来往,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没有一个好的公共区域进行活动,大家都生活在自己家里面的一个小空间里,慢慢地也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知道原来大家生活在农村,大家之所以能经常串门交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有着广阔的公共区域,能做一些很好的集体活动,这样大家慢慢熟悉起来,人们的心灵也就慢慢打开。而这种庭院式的住宅恰恰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共院落或者公共街巷,这些都属于一层业主全体人员的公共区域,大家可以到院子里进行放松和休闲,这样邻里之间的交流会慢慢增加,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第四点:第四代住房,不管业主住在多少层,都可以把汽车开到家门口

第四代住房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那就是空中停车技术。相比地下停车场,不需要把车停到阴暗的地下停车场后,再坐电梯上楼。空中停车场只需把车开到电梯里,然后通过智能的载车电梯技术,把汽车停到自家的大门口,这样大家出门就可以开车坐车十分方便

标签组:[别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4153.html

相关阅读

长安之变:吕布败于李傕郭汜的深层逻辑

公元192年,长安城见证了一场改变东汉末年权力格局的战役:吕布率军坚守八日,却因城内叟兵叛变,最终败于李傕、郭汜率领的十余万西凉军。这场战役不仅是兵力悬殊的对抗,更暴露了战略决策、内部治理与人性博弈的...

2025-10-31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将兵权交予李严而非诸葛亮?

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内,蜀汉开国之君刘备在病榻上完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权力交接。他将军政大权一分为二:诸葛亮受封丞相,总揽朝政;李严则被任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这一看似矛盾的安排,实则是刘备在...

2025-10-31

曹爽错失“挟天子以令诸侯”良机:权谋棋局中的致命误判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政局风云突变。此时,身为曹魏大将军、手握重兵且挟天子曹芳在手的曹爽,本有机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往旧都许昌,以此号召天下兵马对抗司马懿,却最终选择放弃...

2025-10-31

托孤重任与权力平衡:诸葛亮不还政刘禅的深层逻辑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将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命。这一托孤之举既是对诸葛亮能力的绝对信任,也为后世留下“诸葛亮是否应还政刘禅”的争议。从历史背...

2025-10-31

凤雏卧龙双璧在手,刘备缘何难圆统一梦?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预言,曾让无数人对刘备的统一大业充满期待。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如小说般推进,刘备虽得诸葛亮与庞统两位顶尖谋士,最终却仅能偏安一隅。这一悖论背后...

2025-10-31

草根逆袭:丁奉以勇谋与忠诚铸就江东十二虎臣传奇

在东吴“江东十二虎臣”的名单中,丁奉的名字尤为特殊。他既无显赫家世,也非孙氏宗亲,却以寒门之身跻身虎臣之列,更成为唯一历经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君主的名将。他的传奇人生,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是东...

2025-10-31

梅妃:才情与气节交织的宫廷悲歌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画卷中,梅妃江采萍以才情与气节独树一帜。她既是封建帝王后妃中罕见的才女,也是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的烈女。这位出身福建莆田的奇女子,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宁为寒梅,不作浮萍”。 一、寒门...

2025-10-31

跨越十七载的深情:万贵妃盛宠不衰的四大密码

在明代宫廷的权力漩涡中,一段年龄相差十七岁的“姐弟恋”始终是历史学者与民间传说的焦点。明宪宗朱见深对万贵妃的宠爱持续二十三年,甚至在其去世后同年郁郁而终,这种超乎常规的情感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情感逻辑与...

2025-10-31

李岩之死:大顺政权崩塌前的权力暗战

1644年农历四月,北京城刚刚易主,大顺政权尚未坐稳江山,一场震惊军中的血案悄然上演——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李岩,在牛金星的谗言与李自成的猜忌中,于平阳城内被诱杀。这场悲剧不仅暴露了农民起义军内部的权力...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

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记录成为乾隆后宫的“生育冠军”。然而,尽...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