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白领弃万元月薪上山当羊倌 “归隐”前经历丰富

发表于话题:32岁男子辞央企工作回村当羊倌
发布时间:2021-11-03

身穿迷彩服的老刘,挥舞着皮鞭,在山坡上放羊。

    阅读提示|2013年2月前,47岁的刘群柱还是郑州一家外企的白领。3月份,他却搬进了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的大山里,正式成为一名“羊倌”,开始了与穿西装、打领带、月收入万元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新生活。

    记者任磊文图

    初见身穿迷彩,手挥皮鞭,在人迹罕至的山顶放羊

    3月20日上午11点,记者手脚并用,在山间羊肠小道爬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海拔800多米的地谷岭村。从地图上看,地谷岭村位于卫辉、辉县和淇县的交界处;在地域划分上,在淇县灵山街道管理处赵庄的一处山顶上。山顶上,两个风力发电机“嗖嗖”地转着。不远处,羊群咩咩的叫声和狗的狂吠,给寂寥无人的大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老刘正在远处的山坡放羊,一身迷彩服的他,挥舞着手里的皮鞭,如果再骑上一匹马,远远看去颇有些西部牛仔的味道。

    与老刘同在山顶放羊的,还有地谷岭村的徐建广。在徐家五代人的辛勤劳作下,山顶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石屋、石桌、石凳,还有几百只黑山羊。由于生活不便,家族中的人都陆续搬到山下,只有徐建广对这里情有独钟。挣的钱都投到这里―风力发电机、提水泵、果树林,甚至还花2万多元建了一条500多米长的“吊车索道”。老刘钢结构的“家”和他的羊圈,就是用吊车吊上来的。

    “归隐”前经历丰富,喜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讲述

    中午放羊回来,皮肤黝黑,戴着口罩,穿着迷彩服的刘群柱就开始张罗着做饭。有客人来都是老刘下厨,徐建广也会自豪地给爬山的“驴友”们介绍,“做饭的老师是郑州的!”

    刘群柱过去也是“驴友”,在郑州上街区的“驴族”圈里比较有名。地谷岭村,他曾多次到访。老刘说,在这里安家落户,重要的是山顶上人少,“我有"归隐情结",牧专毕业时,我写的留言就是"给我一头牛,二亩地",我更喜欢这种与世无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归隐”前,老刘的经历颇为丰富,在机关里干过办公室主任;办过杂志,开过广告公司;最后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外企干了八年。“这是我干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收入也还不错,月薪万元”。看够了上司和客户的脸色,不愿与勾心斗角、笑里藏刀的同事为伍,不愿再当城市的“吸尘器”,再加上公司的变态管理,“手机、汽车都要卫星定位,完不成销售任务还得跪着念《羊皮卷》”,以及家庭的不如意,终于让老刘在他47岁时,毅然决然地来到地谷岭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再不来以后就来不成了”。

    边放羊边写小说,现状“羊吧”里分享放羊心得

    老刘养了53只绵羊。去年3月,他从山下买了六七十只小尾寒羊,结果“平原羊”不适应山地气候,水土不服死了几十只,“拉肚子,打针都不管用”。老刘赶快把没病的羊卖了,又从林州买了几十只“高海拔羊”,“长势不错,已经生了几个小羊羔”。老刘认为,绵羊虽然没有山羊卖得贵,但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这一年,老刘搭房子、盖羊圈、买羊,一共花了十几万,到现在一分钱收益还没见到。

    “归隐”前,老刘做过文字工作,对自己“会写东西”毫不谦虚。“我写过小说,名字叫《混沌人生》,在网上连载了七个章节”,老刘说,“不是很满意,现在边放羊边改,准备重写”。他的床头,摆着比砖头还大还厚的《辞海》、《中国通史》,以及《百家讲坛》。说起来现在的写作,老刘喜笑颜开,“都是你想写的东西,自然而然都从笔尖流了出来”。

    老刘一两个月下山回家一次,搬上来够吃的米面菜,然后就是放羊、写作、睡觉。“我一般五六点起床,放羊到九点多十点,回来吃饭午休,下午再放两个小时。头天睡得晚了,第二天就晚起会儿,再不用心急火燎地赶着打卡”。

    老刘人是“归隐”了,但还是通过网络与外界保持联络。有时候,他会把放羊的心得体会,发到“羊吧”里。帖子写得生动活泼,吸引了不少人。上个月,徐州一个23岁的男孩慕名而至,拜老刘为师学习放羊。

    老刘说,很多人羡慕隐居的生活,但实则非常清苦,“对很多人来说,其实也就是想体验生活,一个星期都待不住”。

    谈话中,老刘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在他看来,归隐并不是消极处世,只是换一种活法。“有人向往热闹的城市生活,还有人偏爱安静独处,你能说谁对谁错?”老刘说,“我在山下抑郁、失眠,上山后吃得香、睡得好,而且,我还在努力挣钱,希望家人能够过得更好”。

    “顺其自然”,是老刘常挂在嘴边的话。问他准备放几年羊,他会说“顺其自然”。对待这次采访,“归隐”的人似乎应该避免更多的打扰,但在老刘看来,这是缘分,“一切随遇而安”。

标签组:[归隐] [迷彩服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704.html

相关阅读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

《泊船瓜洲》:七言绝句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

2025-08-02

关于王安石的历史故事三则

王安石的历史故事:1、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

2025-08-02

吴用被认为是狗头军师的原因

“狗头军师”泛指刁钻促狭、好出馊主意的人。这一类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谋士蒋干,正是他误听人言,导致曹操斩了自家水军大将蔡瑁张允,自毁长城,从而赤壁一战,元气大...

2025-08-02

韩愈:从小便怀有凌云之志

谈及韩愈就不难让人想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开展了古文运动,以及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师说》、《昌黎文集》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在取得这些成就,收获荣誉之前所经受的打击和挫折,又有多少人了解?...

2025-08-02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

京剧基本功是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

2025-08-02

盘点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3、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2025-08-02

《梅花》诗歌赏析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

2025-08-02

京剧发音技巧常识

真嗓 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2025-08-02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