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美核潜艇为何在南海撞海底山?数据揭幕后真相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08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发生近一个月后

11月1日

美军公布调查结果称

核潜艇撞到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脉

这次撞击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央视军事披露”

带你聚焦事故发生地——南海

一组数据为你拨开迷雾

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强度和频次创新高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长期跟踪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强度和频次,创历年新高。

截至11月1日,美军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强度进一步提升,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罗斯福”号、“尼米兹”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4个航母打击群,以及“马金岛”号、“埃塞克斯”号2个两栖戒备群,先后前往南海活动,累计11次进出南海。包括“麦凯恩”号驱逐舰在内的多艘美海军驱逐舰,10次穿越台湾海峡。

此外,5艘驱逐舰5次闯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和南海群岛12海里临近水域,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美空军累计出动22架次B-52H和B-1B战略轰炸机,14次进出南海,重点演练“动态兵力部署”作战概念。

根据有限的信息披露,美海军至少有“康涅狄格”号、“芝加哥”号、“基韦斯特”号、“俄克拉荷马城”号、“俄亥俄”号、“阿什维尔”号、“杰弗逊城”号、“斯普林菲尔德”号、“夏洛特”号、“汉普顿”号、“伊利诺伊”号等11艘核潜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略巡航任务。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分析认为:“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2009年以后明显加大了行动的频次和针对性。这是个长线的增长趋势,年份越靠后越强,2021年肯定强于去年。今年,美军潜艇在南海周边的活动也很多,包括近期的核潜艇事故,可以看到水下活动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美侦察机、侦察船不断抵近我国

截至11月1日,今年美军对南海的侦察力度进一步提高。据开源信息统计,美军从日本三泽基地、横田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以及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等多个基地出动包括E-3B预警机、E-8C空地监视机、EP-3E电子侦察机等机型在内至少563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抵近侦察,实际可能在900架次左右,每天平均2个架次以上,最多时达7个架次。

为配合抵近侦察任务,美军每天还出动约2架次KC-135C或KC-135T加油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根据ADS-B信号统计,由于部分美军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开启信号或使用虚假地址码,且并不包括在南海活动的航母舰载预警侦察机E-2C的架次,因此真实数目更多。

美军5艘海洋监视船、1艘海洋测量船在内的6艘侦察船,也不时出现在南海进行抵近侦察,活动时长达396舰日,出动率达86%,几乎没有“空窗期”。

胡波说:“今年根据我们的掌握,美军空中的抵近侦察大概有十几次基本上是贴着中国的领空飞,离中国大陆领海基线不到20海里,依据公开数据,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更近。长时间贴着飞,甚至保持几个小时来回折返巡逻,这是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提防、忌惮和反应越来越大。”

美军在亚太过度部署、过度疲劳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除了“高强度”和“高频次”,还出现两个新动向。

胡波表示:“首先,要关注美军一线兵力出现的疲劳状态。2017年频繁出现撞船事件后,美国内部也做了调查,为什么在西太平洋,特别是美第七舰队所属单位经常出状况?一个很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过度疲劳、过度部署。除非美国自己能够转换思路、改弦更张,否则这个状况改善不了,一旦状况恶化,对地区局势很不利。”

“其次,近两年以来,美军在我国周边活动,除了日常的巡逻外,更多转向战场建设和战争准备,应对所谓的高端军事冲突。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美军在南海过度部署、过度疲劳,从这张图可见一斑:

根据《2018财政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美海外军事基地514个,海外领地军事基地111个。在南海,这些密布的点位,就是美军建立的多个部署进攻性武器装备的军事基地。

军事专家罗曦表示:“美军514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有30万人,而在亚太就有10万人。其中,一是东北亚军事基地群,二是关岛基地群,也被美军视为非常重要的前出战略基地和战略支点,三是东南方向的军事基地群,由于与南海相关国家地缘政治非常接近,所以也成为美军介入南海事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美军近年撞船事故多与南海有关

2017年3月28日,“菲兹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海,由于舰员疲惫、决策失误、操舰技术不精等原因,6月17日返航时,在日本附近海域与一艘4万吨菲律宾货轮相撞,右舷损毁严重,至少3个船舱进水,7名美军士兵丧生,只能返回美国大修。

2017年8月10日,“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闯入我美济礁附近海域,8月21日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由于操作失误和指挥失误,撞上一艘3万吨油轮,10名舰员死亡,经过一年多大修才重新下水。

仅2017年,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舰艇就发生5连撞,造成17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人手不足、疲劳作业、操作失误、训练不足是事故主要原因。

对此,军事专家罗曦认为:“通过这次核潜艇碰撞事故,可以看到美军在南海地区潜在的军事企图,想要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对我国进行抵近侦察、军事围堵。另外,美军在南海频繁地‘亮肌肉、秀拳头’,通过在南海驻军、军售、联演、联训,包括战略轰炸机飞行、舰艇过航,实际上是对南海地区安全秩序的破坏。美国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的推手,是破坏整个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最大危险源。”

外交部回应美国核潜艇事故

在11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军公布核潜艇调查结果作出回应。

▲ 汪文斌(资料图)

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一周后,美方才发表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声明,说核潜艇撞上了不明物体。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又说撞上了无知名的海底山,美方还将事故地点刻意模糊为所谓的印太地区国际水域,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等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充分暴露了美方的不透明和不负责任。

汪文斌强调,我们再次敦促美方详细说明事故的有关情况,充分回应地区国家的关切疑虑。关键是要停止派军舰军机四处滋事挑衅,炫耀武力,停止损害别国主权安全的行径。否则,此类事故恐怕不会更少,只会更多。

标签组:[核动力潜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6249.html

相关阅读

怀孕期间阴道出现褐色分泌物,要尽快就医

阴道分泌物,一般指「白带」,正常呈白色或透明。在孕期出现褐色分泌物,一般是由阴道出血、宫腔胚胎异常或是胎盘异常出血等引起,由于分泌物在阴道停留时间长、排出较晚,就会变成褐色。妊娠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妊...

2025-10-31

胎梦暗示生女孩?专家拆解梦见小鸟、白色羽毛、晨露含义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各种奇特的梦,其中 梦见小鸟、白色羽毛和晨露 等意象尤为常见,且常被民间解读为可能预示生女孩的征兆。这些梦境究竟蕴含着怎...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大全:梦见花卉、水果、水的预兆与解析!

从古至今,胎梦一直被准父母们视为预测宝宝性别与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将深入解析梦见 花卉、水果、水 等常见意象与生女孩之间的神秘联系,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胎梦指南。一、胎梦文化背景与科学认知胎梦,即...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TOP10:月亮、雪花、紫藤花等吉祥梦境盘点

关于生女孩的胎梦,传统解读中往往与 柔和、纯净、优雅的意象 相关联。月亮代表阴柔之美,花朵象征生命的绽放,水元素寓意温柔如水,这些都在文化符号学中与女性特质紧密相连。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这些梦境可能反...

2025-10-31

胎梦里的温柔暗示:梦见月亮、珍珠、蝴蝶大概率生女儿?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命运的重要征兆。当准妈妈们梦见 皎洁的月亮、晶莹的珍珠或翩翩的蝴蝶时,常常会听到"这可能是怀女孩的征兆"的说法。这些美丽而温柔的梦境意象,为何会与女孩...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科学吗?心理学+民间说法双角度解析梦见蝴蝶

在备孕和怀孕期间,许多准父母都会经历各种奇妙的梦境,其中 "梦见蝴蝶" 常被认为与生女孩有关。这种关联不仅存在于中国民间传统中,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里也有着丰富的解读。本文将从 心理学科学视角 和 民间传...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VS生男孩胎梦:5大关键区别,你梦对了吗?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征兆。许多准父母在怀孕期间都会经历各种生动奇特的梦境,这些梦境往往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 生女孩和生男孩的胎梦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梦境内容到...

2025-10-31

社区医生:怀孕别养猫了,二手烟反倒没事!孕妇无语了

河南有一个孕妈妈怀孕五周去社区医院做阴道B超,确定自己有没有怀孕。当时夫妻俩想到怀孕了都非常关注,所以两夫妻都去医院了。而这个孕妈妈的老公有吸烟的习惯,她就希望能跟医生说一下,让老公戒烟,而且她家里面...

2025-10-31

男人抽烟对家庭伤害多大?老婆流产,女儿肺癌,儿子身高少10厘米

虽然每一包香烟上面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抽烟的人感受到的是烟可以带给他快乐。比如饭后抽一根烟就感觉自己像是神仙一样;比如说在困的时候抽一根烟能够解乏;比如说在无聊的时候抽...

2025-10-31

宝宝摔下床后,别急着立刻扶起来,了解"黄金十秒"很重要

广东中山一位宝妈面对孩子头朝下摔下床后的做法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称赞。一是她没有慌乱;二是处理方法十分科学,连不少专家都留言夸赞“妈妈的做法让孩子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