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今不少60岁以上的老人离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大概推测如今60岁以上的人,婚龄已是三十多年。在这几十年相处中,一定有相互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老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改善,终于还是无奈而离婚了。

这个年龄的老人已经懂得老伴儿的重要性,懂得克制自己的性格、脾气,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

60岁的老人,一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不然不会在晚年离婚。是多年积怨无法化解,可能是对方突破了道德底线,也可能是性格不合的情感解脱。

1.是多年积怨造成

过去离婚的人很少,遇到什么样的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命,该忍受的就要忍受,再怎么着都不愿意离婚。现在老年离婚大多是女性提出的。

是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了,实在忍无可忍,就算是过了大半辈子也会选择放弃婚姻,远离对方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婆媳关系的积怨。

过去的日子主要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生活,可能因为婆媳关系,造成了夫妻之间的裂痕。

60岁以上老年人离婚都是多年积压的矛盾或痛苦,无人开导,无人倾诉,委屈求全忍过来的,现在社会开放,离婚的人多了,他们也愿意为自己活一次而选择离婚。

辛苦照顾婆婆,得不到丈夫支持和抚慰,常被婆家人欺负,压抑隐忍了三十多年,心中的委屈无人倾诉,内心非常苦闷,无法走出来,还是一直痛苦,只有通过离婚来释怀。

"从一而终",忍气吞声。

生活中,女人因为有"从一而终"的观念,为了家庭和孩子都是一忍再忍,60多岁的男人还不会体贴,其实有的人不是非要离婚,而是找一个诉说的渠道让人给自己评评理

如果对方还是无动于衷,选择离婚可以把心中的苦怨释放出来。

男人也会因为被强势女人压迫得受不了,也终于爆发,不愿意被压迫了,想过几年舒心的日子,下决心离了。

有位老人因为胆囊住院开刀,他老伴从头到尾都没有到医院看一眼。后来没办法,他请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做护工。

这位大妈对大爷特别上心,晚上还帮大爷擦身子。大爷憋了三十多年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从那时候起就下决心要离婚。

大爷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也没有多少日子活了,年轻的时候为了孩子忍着,现在孩子大了,想重新生活。

这位护工大妈年轻的时候丈夫就过世了,他偶尔他们会在一起吃饭,但很聊得来,大爷告诉她,他离婚了就来找她,护工大妈也同意了。

有的老夫妻没有相互关心,无数次互相磨擦、折磨,无数次的伤及心灵,最后各自都对对方心灰意冷,不愿意在一起熬下去,不能不想办法疗愈内伤。

人们都劝和不劝离,离婚的人会觉得自卑。


过去对于闹矛盾的夫妻,人们一向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也有"夫妻打架不记仇"之说。因为离婚不被人认可,只会让人看不起,自己再有天大的委屈,也只能独自承受痛苦。

受的委屈太多,终于孩子成家,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可以单独生活,就不再忍受下去了,选择离婚,宣泄多年积压的情绪,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60多岁的老人已经懂得老了要老伴儿,不会轻易的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凡是还可以忍受都不会走这一步,一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不然60多岁的老人不会在晚年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

2.对方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嗜赌成性难以改变。

有的人好赌成性,不管家人死活,为了赌,让家人痛苦不堪。为了赌,毫无人性,六亲不认,害得家人生活在绝望的深渊里,真感觉无出头之日。

而年纪大了还不悔改,承受不了对方的行为只有选择离婚,以保全自己晚年生活的安稳。

外面有人不愿意回归家庭。

有的人每个月工资自己花,老婆孩子谁也不管,外面有其她女人陪着,媳妇为了孩子忍气吞声,孩子结婚后,媳妇毫不犹豫地离了婚。

可能因为对方出轨让自己忍辱偷生,不愿意让对方如愿而坑苦了自己,终于想通了放下了,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

出轨给对方带来的痛苦无以言表,留下的伤口无法愈合,到了合适的时候,不再把自己跟对方捆绑在一起生活,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不想再折磨自己,放下过去,自然会离开对方,过几天轻松愉快的生活。

3.性格不合的情感解脱

在一起就掐架,都见不得对方,以其痛苦的在一起,不如分开,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脾气暴躁易怒,辱骂不断。

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多年以来极尽所能地爆粗口侮辱对方,让对方生不如死,一旦痛定思痛只能分开。

到了一定年纪,每个人都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学会做一个温和、温暖、让人感到舒心快乐的人,要学会对自己的老伴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还不会给对方冰冷的心添一些暖意,就只有选择离婚。

有书君觉得以上每一项都是令夫妻关系无法继续下去的理由。至于吸毒、家暴等行为不可能等到老,早就选择离婚了。

60岁以上老人离婚多数都是很理性的。

双方早就充分考虑了可能对子女造成的各种影响,最主要的是考虑到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的分开,这样对孩子的伤害程度能降到最低,而把个人的恩怨埋在心底多年值得同情。

为了儿女,将就了半辈子,如今儿女各自成家了,也是期待对方有朝一日会良心发现,或者有所改变,但得到的还是绝望,"哀莫过于心死"才选择分开。

60多岁离婚是早已经铁了心不愿意一起过下去,只是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就以离婚解决多年的恩恩怨怨。

60多岁人,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能够离婚是自己终于下决心不再将就,不再委屈自己。从侧面说明对婚姻的幸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是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才敢下定决心。


而这种自我意识跟社会经济发展和网络发达的影响分不开。过去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再怎么痛苦,为了孩子,为了面子都忍着。

现在的人看到有人通过离婚摆脱痛苦,去寻找幸福的生活,自己也想过好日子。物质生活上基本没有问题,对精神的愉悦有了要求,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婚姻的本质是互助,如果各自为政互不体恤,大家都不愿意再在痛苦中忍受婚姻的痛苦,在一起过痛苦的生活,不如分开过好自己的后半辈子。没有温暖的感受,不如各自安好。

60多岁的人,也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人们已经感受到现代婚姻是需要互敬互爱、互助互谅的,一方不能只为自己想,当别人感觉不到被尊重时,也会离去。与另一半没有共同语言,不想凑合在一起度日如年。

离婚被社会包容的同时,人们也要反思:当婚姻和感情需要相互努力时,自己是不是也该作出适时调整来维护。

没有为对方的付出,婚姻只剩下躯壳。老年人不愿意孤独终老,离婚是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要有信心,凡事都会有个转折。

对于老年人离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离婚了就万事大吉。离婚没有对错,只希望做了选择不会后悔。

有书君觉得"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一部分想离婚的老年人并非绝不回头,是希望有对方的一个道歉或解释。通过真诚沟通,只要解决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基本上两个人的日子还可以继续。

释放出积压多年的情绪后,双方都会有所改变,有的老人还是会愿意选择保住原来的婚姻。多考虑离婚之后可能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一个人老去,不如有个人陪伴。

这就需要有人给他们一个说清楚的机会,尽量把调解工作做到位。

标签组:[社会万象] [婚姻] [两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790.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