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多数老人现状堪忧,养老不能依靠人心,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好表率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现在时代的主流,几乎都是老人带娃,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门务工,而“隔代育儿”又成为了主流,而老人们除了对子女的疼爱,更多的则是盼望自己能“老有所依”。

案例

这几天总是能看到隔壁的王阿姨在小区和其他奶奶诉苦,原来她最后还是决定去其他城市帮儿子带娃,大家都特别诧异,因为王奶奶一直说自己想要自由,好不容易晚年退休了,说什么都不会再去自己揽活儿给人带娃的。

到底是什么让她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王阿姨摇摇头:“现在形势不同了,不去帮子女带娃,人家最后都不会愿意帮你养老。”

”就是因为总是不乐意去给儿子儿媳带娃,儿媳妇本来就对他颇有微词,加上今年形势不好,她只能出去工作,这样一来孩子也没人带了,儿媳妇说了“她再不来帮忙带娃,以后就别想有人给她养老。”

这不,虽然王阿姨年事已高,还各种胳膊腿都不方便,只能硬着头皮去帮儿子带娃,但是隔壁的李奶奶却语重心长的和她说:“唉,你不要以为给子女带娃了,晚年就能有所依靠了。”

原来李奶奶在去给子女带娃之后,不仅自己都累病了,儿子还要卖掉自己老家的房子给娃买学区房用。

我们来看看中国老人现状

1、根据《广州日报》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1/3的年轻人存在啃老现象,28-38岁有儿有女的年轻人比例达到40.26%,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这些老人们可以说是既要养子女又要养孙子;

2、中国国家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接近33.1%有抑郁倾向;

3、中国老龄中心报告:我国老人中帮助子女带娃的比例已经高达66.47%;

4、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带帮助子女带娃的老人中,超过6成受到过子女的埋怨和嫌弃。

5、在“老人为何愿意帮助子女带娃的调查”中,有超过4-5成的老人表示,如果不带娃,子女就不愿意养老。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老人在带完娃之后更加被子女“厌弃”不愿意养老,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年轻人们都不愿意给父母养老,但根据现实来看,父母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全怪年轻人。

年轻人不愿意赡养父母的几大原因

1、小时候没有父母关心

在整个儿童时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从小就缺失爸爸妈妈真正的关心,心理上也很难与父母亲近,并且也不会理解父母的苦心。

《何以为家》里的小男孩就把亲生父母告上了法庭,起诉理由则是“为什么他们生了我却不养我?”变变形计中很多的城市孩子之所以表现的叛逆,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父母的缺失,如果没有美好的童年,不是在父母关爱下长大,就很难有反哺的心。

2、父母带孙子“不尽心”

子女在结婚生子之后,就是脱离原生家庭,组建了自己新的小家,最为重要的自然就变成了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在带娃的过程中,因为育儿理念,或者是身体各方面原因,在带娃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那子女肯定就更加有意见,不愿意全心孝顺。

3、父母带娃偏心

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很多的老人往往有几个子女的孩子要带,有时候难免厚此薄彼,这样其他子女心里就会有意见,将给父母养老的这颗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老人劳心劳力,还落得无人愿意养老的结果。

父母应该怎样避免这样情况?

1、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但更缺的是心灵上的感恩教育,从平时就给孩子读一些名人故事,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感恩和孝顺之心。

2、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对象,只有父母身正,做好了孝顺的榜样,孩子才会将孝道刻进骨子里。

标签组:[社会万象] [养老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826.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