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最著名十大古墓 中国十个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

发表于话题:中国十大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7

中国人向来对先祖,对灵魂有者源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总认为人最终的归宿一定是归于那黄土。同时,中国也向来信奉风水,不仅建宅住屋要选择看风水八卦,建造坟墓更是要选择能够庇护家族子孙的宝地,古代的皇家更是如此,因为有财力支持,选址,建设都远比平常人家更为优越,下面就列举了中国十个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

10.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陵园周长60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同时昭陵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此外,昭陵不仅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墓,而且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正是文德皇后。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

9.西夏王陵风景名胜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同时地面遗址保存最为完成的陵园,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西夏王陵主要是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同时也结合了汉族文化,党项族文化,在我国园陵建筑中独树一帜,别有风味。西夏王陵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就在今年还入围了“神奇西北100景”。

8.唐山市清东陵景区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由217座宫殿楼牌组成了大小15座陵园,总共埋葬了5位皇帝、15位皇后共161人。最初开始建造是在1661年,以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了1908年,以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最整个皇陵的收尾之作,历时247年。虽然1961年,清东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早在1945年时,清东陵就遭遇了以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为首的盗墓团伙,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但值得庆幸的是,清东陵的文化价值仍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00年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大会上,清东陵获得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明孝陵

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皇后马氏的谥号为"孝慈高皇后",且又因为朱元璋奉行孝治天下,因此得名"孝陵"。明孝陵可以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始建1381年,至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是一座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美学以及艺术文化,。

6.黄帝陵风景名胜区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的桥山上。埋葬是被誉为中原各族始祖的荒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黄帝。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绕着桥山而过,站在桥山上向下看,东西两面皆有河水,就好像水是从山底穿过,而人站在桥上,因此这座山就被称为桥山。该陵也此因山而得名——桥陵。

5. 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最初开始建造,是在1409年,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花费了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换句话来说,明十三陵作为明代的皇家陵园,见证了整个明代的心衰,也包容了每一位皇帝,无论功过,最后总是在这里落下句点,此墓竣工日期,也是明代从历史上落幕之日。

4.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汗陵。是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成吉思汗是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也是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成吉思汗时期也是中原土地最为辽阔的时期,而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的修建,也彰显了这位帝王叱咤风云,大气磅礴的一生。

3. 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成于684年,706年加盖。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且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此陵墓的建造位置是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分别选址,却英雄所见略同的选在了同一个位置。乾陵的地形据说特别符合五行,阴阳学说,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2. 茂陵

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且出去茂陵本身的宏伟规模,陵周的陪葬墓也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如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等。茂陵是西汉五陵之一,也是汉朝最出名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墓,陪葬的珍宝彰显了汉朝的繁盛,规模的宏大体现了汉朝人力物力的充足。得名茂陵是因其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因此被称茂陵。现在存在茂陵博物馆里面所展览大就大多是来自茂陵里的文物,陈列十分丰富,每一件就体现了古代先辈的智慧与美学高度。

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中国最出名,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其的陵园自然也可以被称作历代帝王陵墓之冠。传说秦始皇陵内部,机关重重,让秦始皇在死后,也颇具传奇色彩,而且秦俑的发现被誉为是继“世界七大奇迹”后的“第八大奇迹”,去过兵马俑的坑的人,都这个艺术杰作而震惊,传说中,秦俑的陪葬是为了让秦始皇在阴间也能叱咤风云,继续他在阳间的霸主地位,但无论真假,故事都已成为过去,留下的是永恒的经典。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不可违背的生命循环,自古帝王渴望追求长生的不在少数,历史上关于长生之术的记载也不少,但事实却是哪里来的长生?能珍惜此生,不辜负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就已经算是值得了。真正懂得生的人,从来不会畏惧死亡。

标签组:[历史] [考古] [中国古代史] [文物] [秦始皇陵] [茂陵] [清东陵] [乾陵] [西夏王陵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95.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