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韩国哪些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韩国有很多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下面提到的这4部电影不仅真实、震撼,而且改变了韩国的国家和法律。

1、《熔炉》

《熔炉》,一部改变了国家的电影,豆瓣9.2分,位列豆瓣Top250第23名。

《熔炉》改编自韩国一所聋哑学校里的真实性暴力事件。 校长在厕所猥亵女童、在办公室播着毛片强奸学生、罪犯最后只获得了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有期徒刑……电影里的种种画面触目惊心,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熔炉》上映后,网上出现了百万人签名要求重新调查的请愿活动。在大众舆论力量的支持之下,法律也得到修改。

2、《辩护人》

《辩护人》豆瓣9.2分,位列豆瓣Top250第53名,以“釜林事件”为蓝本进行改编。

1981年,韩国政府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活动家进行大规模的拘留审讯。以违反《国安法》为由,随意施虐让其认罪,栽赃大学生。当时还只是普通律师的卢武铉奋不顾身地替被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卢武铉后来成为韩国总统)《辩护人》还原了“釜林事件”的始末。

《辩护人》上映后,随着电影的火爆,这起事件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增高。隔年,“釜林事件”进行复审宣判。33年前被判有罪的5名被告,最后被宣布无罪,当年的莫大冤屈在多年之后终于洗白。

3、《杀人回忆》

《杀人回忆》豆瓣8.6分,位列豆瓣Top250第124名,根据韩国三大悬案之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

1986年夏天,某田野边惊现一具女尸,随后无辜女子接二连三地被残忍杀害,警方一直难以锁定嫌疑人,这令韩国一时陷入恐慌。最终,上诉时效终结,罪犯逃脱。

影片的整体基调让人充满无力感,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接近真相,但真相就如同犯人的影子一样飘忽不定。从汉城来的金相庆一直强调据理分析,冷静查案,却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学会了屈打成招。

电影结尾更是惊世骇俗,谁也想不到一个悬疑片会以没有答案的方式收场,最后一个镜头,主角的眼神看向观众,也许,坐在你旁边看电影的人就是凶手。

4、《素媛》

《素媛》豆瓣9.1分,位列豆瓣Top250第67名,2013年青龙奖最佳影片,改编自一起真实幼童性侵案件。

2008年,韩国安山市檀园区,一位名为赵斗淳的流浪汉在路上拦下了一名正要去上学的8岁女童,并对她实施暴力性侵,为了毁灭证据,他甚至用木棍硬捣女童下体。《素媛》展示的不是这起案件的经过,而是在女童遭受性侵之后,如何一步步抵抗心理阴影,她的父母和亲朋又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个事实。铁证如山下,赵斗淳不仅没有认罪,还以“病理性醉酒”为由,企图量刑,最终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素媛》上映后,这起案件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几乎整个社会都怒了。在社会舆论的强压之下,韩国法院为此修改了法律。不仅加强了针对儿童性犯罪的量刑标准,还将对儿童实施性暴力犯罪诉讼的实效延长至受害儿童成年为止。

近几年,韩国的犯罪悬疑片、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已经做绝了,在“自黑自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带给我们无数次惊艳。

我们由衷地佩服韩国电影人敢于拍摄这些“黑政府”、“黑国家”的片子。换句话说,我们更佩服韩国人从电影人、民众到政府的这种集体勇于批判社会的态度和立场。

反观我们,这种反思和批判的题材,中国电影太稀缺了,所以我们才会对《熔炉》、《辩护人》这样的片子激赏有加。

电影真得能改变国家吗?也许不能。但是电影能改变社会群众的思想,当社会大众的公正和良知被唤起时,他们将作为最强大的力量来改变国家。

标签组:[韩剧] [剧情电视剧] [辩护人] [熔炉] [素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055.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