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绝密电报首次公开!权威披露毛岸英牺牲经过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

1953年4月,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参加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毛泽东紧紧握着邓芳芝的手,动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时为毛泽东卫士李家骥:

主席听到后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1951年3月,毛泽东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这封首次披露的信件是毛岸英牺牲后,周恩来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在信中,周恩来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他建议“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机前往朝鲜访问。其间,周恩来专程来到位于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

周恩来总理手持花圈,和陈毅元帅、粟裕大将亲手为志愿军烈士献上了花圈,默立良久。

在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牺牲的志愿军中,团职以上干部就多达249位。他们中的军级干部,有志愿军第67军军长李湘、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和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

1953年,在一次作战会议中,蔡正国遭遇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蔡正国牺牲时,儿子蔡小东出生还不到两个月。

蔡正国之子蔡小东:

直到18岁那一年,母亲才告诉我,我的父亲叫蔡正国,18年前牺牲在朝鲜战场,我是一个烈士的后代。

在70年前那场极端残酷的战争中,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在了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老兵张书义,曾担任过志愿军烈士安葬组组长。许多年过去了,张书义的心底始终深埋着一件极少提及的战地往事。

1951年5月的一天,正值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张书义正随部队向三八线以北进行战略转移。途中,他得知一个志愿军的战士牺牲了。听到战友牺牲的消息,张书义顾不得危险,带着一名护士,骑马朝着三八线以南狂奔而去。没过多久,他们在一处阵地找到了烈士遗体。

时任第26军后勤部第三医院文书兼文化教员 张书义:

他身上的遗物有多少个?卡宾枪一支,子弹50发,志愿军入朝守则一本,还有一个空干粮袋。护士抬着他的头,我抬着他的脚,放到里边的时候,我们的高大姐说,战友,你长眠在南朝鲜了,胜利以后我们一定接你回国,我们忘不了你。

时光荏苒,当年掩埋战友的地方早就难以辨认,但对长眠于异乡战友的挂念,却成了张书义心底最难解开的心结。

2013年,在中韩两国政府的友好协商和共同努力下,韩方承诺向中方移交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437名埋骨他乡的志愿军烈士,魂归故里。

2014至2020年,韩方陆续向中方移交了7批共716具志愿军烈士遗骸。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必将铭记!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世界历史] [抗美援朝] [毛岸英]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 [电报] [张书义] [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蔡正国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83.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