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电影专题片《我们的旗帜》播出第11集:《援朝》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2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905电影网专稿9月8日晚21:45,大型电影史诗专题片《我们的旗帜》继续在CCTV6电影频道及1905电影网等全网平台重磅播出。经过《破晓》《惊雷》《星火》《抗联》《遵义》《惊变》《敌后》《圣地》《和谈》《决战》十大篇章的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诸多重要时刻通过光影再一次跃然屏上。第十一集《援朝》中,我们与讲述人张光北一起,重温抗美援朝这场打出了国威、军威的“立国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宣布武装干涉,并命令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半岛。据国防大学教授、军史专家徐焰介绍,当时中共中央有一个底线,如果美军不过三八线,我们不出兵。但是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那我们就要采取实际的军事应对措施。果然,1950年9月30日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接着美军势必要越过三八线。因此在1950年国庆节之后,中共中央马上召开高层领导人的会议,研究是不是出兵朝鲜。


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家百废待兴,还是尽量不要打这一仗。国内当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同美国较量要冒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国内的建设还能不能够如期进行,国家会不会打烂了,这都是需要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人慎重考虑的问题。其中,彭德怀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但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对此,徐焰补充道,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讲出千条百条,但是不能敌过六个大字——不能置之不理。而且我们国家当时的重工业中心在东北,在美军隔一条江的威力之下,中国工业化建设也将遥遥无期。那么我们怎么应对呢?毛主席讲了很有名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必须在朝鲜战场上同他较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部队在战歌声中跨过鸭绿江,成千成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迈着有力的步伐,唱着雄壮的战歌,离开了祖国,向着鸭绿江对岸前进。1991年的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让大家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毛岸英当时是志愿军司令部的俄语翻译和秘书。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曾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员身份,担任过苏联红军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解放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当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刚下到基层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还不到半年的毛岸英,立刻向父亲毛泽东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3日随同十三兵团司令部入朝,并亲眼见证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胜利——1951年的云山之战。


1950年11月初,原本作为攻打台湾第一梯队、正在东南沿海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的宋时轮第九兵团15万大军奉命立刻开赴朝鲜,准备展开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地区围歼美海军陆战一师与美第七师。70年后,这场史无前例的中美两军在冰天雪地中的惨烈搏杀,终于被中国电影人以鼎盛的阵容和创纪录的投资搬上银幕。


正如《长津湖》总制片人于冬所说,“我们不仅要拍给今天的年轻人看,还要拍给50年后的年轻人看,应该集合更多的力量,我们最多的时候摄制组的人员达到了7000人,这是世界电影史上没有过的一次创作经历。这部电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献礼片,我觉得是电影人的一次使命跟担当,能够完成一部世界级水准的战争剧作,这是电影人的团结努力的象征,也是对71年前奔赴朝鲜战场,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这些优秀儿女的一种缅怀和致敬。”

今天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出,志愿军九兵团的指战员们是在怎样艰苦卓绝的恶劣条件下以何等顽强的意志向着长津湖开进的。因任务紧急,这支来自江南水乡的部队大多数人都来不及换上冬装,只穿着单薄的衣裤就匆匆上路了。原27军80师239团2营教导员张桂绵还记得,有的战士就用饭盆烧的水洗脚,结果全连都是这样,一洗脚第二天早晨起来都穿不上鞋。


徐邦礼是20军58师172团2营6连的指导员,他们连队的任务,正是在公路上阻截陆战第1师的部队。可是美军通过的时候,连队并没有发起猛烈的攻击。可当师长来到阻击阵地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全连的战士有一半的士兵保持着射击的姿势冻死在阵地上。据一位志愿军老战士讲,“我们师长去看那些冻伤的人,在那里嚎啕大哭,政委就劝他师长你不要这样子。话没有说出来没有说完,自己也在那里嚎啕大哭了。”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第9兵团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从11月27日到12月24日血战28天,以巨大代价,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成建制全歼美军一个整团“北极熊团”的纪录,美军头号王牌陆战一师减员40%,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

那一年,就在国庆节的前几天,28岁的杨根思刚刚参加完全国英模大会,与数百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一起,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表彰,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同样28岁的毛岸英,就要迎来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5日,在他和刘思齐的婚礼上,父亲毛泽东把重庆谈判时穿过的大衣送给他作为结婚礼物;而24岁的邱少云刚刚加入解放军,此时正在四川剿匪。三个互不相识、出身不同,但同样风华正茂,怀揣报国梦想的年轻人,将因一场捍卫和平的伟大战争而共洒热血、同载史册,用年轻的生命,定义了新中国的英雄。

下碣隅里的美军向南发起攻击,企图打通撤往古土里的道路,20军58师连长杨根思受命坚守下碣隅里的1071.1高地,配备给杨连长的兵力是一个排,美军以飞机火炮狂轰滥炸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待敌人接近时,杨根思抱着一个仅有的炸药包冲进敌群,故事片《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持爆破筒扑向敌人的壮烈结局,就是以杨根思的这个事迹为原型的。


毛岸英没能等到上前线带兵打仗的一天。1950年11月25日,就在长津湖战役打响的前两天,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突遭空袭,美军轰炸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产生的烈焰和上千度高温,瞬间吞没了毛岸英所在的木板房。年仅28岁的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壮烈牺牲,离他告别祖国的日子仅仅过了34天。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1952年10月中旬,志愿军发起秋季战术反击。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391高地,组织了500多战士潜伏在阵地前沿。邱少云的位置距离敌人阵地仅有60多米。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而彭德怀率领的西线志愿军部队对美第8集团军也同时展开猛攻,取得了清川江围歼战的胜利。1950年那个冬天,已经和洁白无暇的冰雪、长眠异乡的勇士一起,永远写入共和国感天动地的历史。

第二次战役的辉煌胜利,足以告慰壮志未酬的毛岸英的英灵。直到38天后的1951年1月2日,毛泽东才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但他却对彭德怀说,“革命战争嘛,哪有不付出代价的呀,岸英他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了大事。难道当了我的儿子就不能为中朝两国的事业而牺牲,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嘛。”全世界再没有这样的领袖,为了支援兄弟国家的解放事业,将自己牺牲的孩子与19.7万志愿军烈士一起安葬在异国他乡,至今已悠悠七十载。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金日成在平壤签字。2021年9月27日中午,代号为“鲲鹏”的军用大型运输机划破长空,飞机上,沉睡着109位抗美援朝烈士的英灵。这些最可爱的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已经等待了很久很久。


毛岸英、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王成、丁大勇、关磊、张飞……这些真实的英雄与电影艺术家虚构的形象,在银幕上跨越时空、交相辉映,塑造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英雄群像,新中国最可爱的人。领袖孩子的热血与普通百姓子弟的热血融汇在异国他乡,染红了飘扬的战旗,浇灌出一个民族的尊严。

抗美援朝的故事,中国电影一直讲述了71年,英雄的精神得以代代相传。人民不会忘记她最优秀的儿女,一定还有更多感人的历史,等待我们去发现。电影,让今天的孩子们永远铭记,是谁,用义无反顾的牺牲,为我们争取了和平的阳光。在抗美援朝这场倾尽举国之力的伟大立国之战中,从开国领袖到普通百姓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彼此的心也因此贴得更近,整个民族也因此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的抗美援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一部壮烈的战争史诗,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国力悬殊的铁与血的较量,唤醒了全民的爱国热情,让一个曾经是一盘散沙的民族焕然一新,震撼世界。“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此成为坚强、不屈、勇敢的代名词,永远铭刻于世界战史。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由此奠定。197653名为国捐躯的志愿军英烈,永垂不朽。


《我们的旗帜》由电影频道出品,每周三晚22点档在CCTV6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及全网主要平台播出,腾讯音乐平台TME_official、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独家音频播出。

文/大陆

标签组:[历史] [军事历史] [美军] [抗美援朝] [毛岸英] [中国人民志愿军] [杨根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249.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