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影片《长津湖》公映首日票房破两亿 观众深情致敬为我们拼来山河无恙的英雄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2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何而战、为谁而战,电影《长津湖》正与观众细说从头。昨天,共和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影片在特殊日子里正式公映。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昨晚十点,该片首日票房突破两亿元

■上海首映结束后,许多观众看着字幕滚动,迟迟没能抽离。电影照进现实,全国各地、无论年龄,何其相似的情绪在无数人心头流转——致英雄:我们永远认得你们身上的军装,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愿

■都知抗美援朝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实力悬殊的战场,为何最后取得胜利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长津湖》没有刻意矮化敌人,也没神化志愿军战士。电影从更深刻的层面点出了主导战争成败的根本:人人心头都装着“我的祖国”,保家卫国的至深至情让志愿军战士无所畏惧

“大哥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电影开篇,伍千里曾一口断了伍万里想参军的念头。

“我这趟回家,每次出门上街都会有人冲我点头微笑。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认识我这身军装。”影片尾声,梅生与伍千里说了自己本该退伍却又归队时的一程心路。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何而战、为谁而战,电影《长津湖》正与观众细说从头。昨天,共和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影片在特殊日子里正式公映。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昨晚十点,该片首日票房突破两亿元。 《长津湖》由黄建新任总监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监制及导演,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李晨、胡军、段奕宏、韩东君等出演。

大银幕上,数不尽的年轻人奔赴战场。为了下一辈能生活在没有硝烟的时代,为了后世不再打仗,70多年前的他们用比炮火更炽热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拼来山河无恙。北京的首映后,有老人对着大银幕郑重敬礼;上海首映结束后,许多观众看着字幕滚动,迟迟没能抽离。电影照进现实,全国各地、无论年龄,何其相似的情绪在无数人心头流转——致英雄:我们永远认得你们身上的军装,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愿。

为了下一代不受硝烟苦,“最可爱的人”千万里奔赴战场

1950年11月27日,朝鲜战场东线的长津湖战役打响。半个月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零下40℃的极寒天气里,冲破缺衣少食、补给艰难、没有制空权的重重困境,重创美军精锐部队。这场极惨烈的战役让整个世界从此不能轻视“农民武装”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在中国人民心底留下永不磨灭的名字:杨根思、冰雕连等。

电影《长津湖》里,宏观的历史背景、具象的战斗英雄原型等,都有彰显,却不是全部。故事从伍家兄弟的视角进入,虚实同构间,带观众回望百废待兴的国家为什么要打这一仗,1950年跨过鸭绿江的又是怎样的一群人。

江南水乡岁月安宁,伍千里回家,胸前捧着兄长伍百里的骨灰一抔。逮住岸边带头撒欢的半大孩子,捏捏包子般的脸,原来是家里最小的弟弟伍万里。本以为兄长之后可以再无战场上的牺牲,一道军令召回战士,连19岁的伍万里也执意跟着走。同一时间,指导员梅生归队,妻子骑车相送,一骑便是百里地。江南有普通人家儿子、丈夫上战场的细腻勾描,数千里外的北京中南海,也有年轻人挥别父亲请缨上阵的一笔特写。为什么要当兵,江南的年轻人答,因为娘说,新中国刚给分了土地,不能让美国人抢走;身在北京的年轻人知道,美军侵犯了台湾就是侵犯了中国领土,“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才是为新中国开太平。

电影总出品人于冬说:“我们就是要告诉观众,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一仗。电影里有句很重要的台词,‘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留给我们下一代打’。我们希望通过电影呈现出战争的残酷,呈现出牺牲背后的意义。”

为了母亲能住进自己土地盖起的房子,为了下一代不受硝烟之苦,如片中毛岸英的台词所示,“祖国一声号召,几十万人家的孩子就上了前线”,全天下英雄儿女共有一份守护之心;也如伍千里贴身携带的七连名册,巴掌大的本子上,每一个名字,蓝色的或加了血红方框的,每一个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个都为了血脉至亲千万里奔赴战场出生入死。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而是人人心头都有“我的祖国”

都知抗美援朝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 《长津湖》用随处可见的细节还原当年军力的落差。仁川登陆,美军开来的是航母。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搭火车入朝,没有空中支援,白天行军随时都面临空袭威胁。不只武器装备不在同一层级,后勤补给也处处显着天壤之别。美军穿厚棉服、着皮靴,吃火鸡,喝热咖啡。而我们的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哪怕是煮过的土豆在极寒天气下也能崩了战士的牙。

实力悬殊的战场,为何最后取得胜利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长津湖》没有刻意矮化敌人,也没神化志愿军战士, “雷爹”会喊疼,七连150人的建制却有677名战士。电影从更深刻的层面点出了主导战争成败的根本:人人心头都装着“我的祖国”,保家卫国的至深至情让志愿军战士无所畏惧,而装备精良的美国士兵却在“速战速决、感恩节回家”之外找不到任何战斗下去的理由。难怪美军将领会被“冰雕连”的场景震撼,并脱帽致敬:有意志如此强烈的对手,美国人是无法打赢这场仗的。

影片更细致地借伍万里的眼睛,与今天的年轻人一起寻找答案。彭总、宋司令运筹帷幄,伍千里、余从戎不惧贴身白刃作战,雷睢生的炮排与平河的远程狙击相得益彰,还有梅生急中生智……这些是属于战场智与勇的一幕幕。伍万里从一个野孩子破壳成为合格战士,从一路上眼见祖国河山到看着同龄少年还没抵达战场就殒命,从面对死亡威胁时第一次杀敌到听哥哥伍千里说“有的枪必须开,有的可以不开”……这些则是一名新兵内心成长的轨迹。七连的人没有如何说教他,他自己眼见的生与死、血与火足够他跳脱最初浅薄的“杀20个敌人就是英雄”。

在耳濡目染下,伍万里要争的,从让自己的哥哥看得起,变成“要让敌人看得起”;他所崇拜的,从“打不死的战斗英雄”,变成敢叫热血化坚冰的英雄气;而他所要捍卫的,也从自己家分到的田地,变为守护祖国万里江山如画。

上海首映礼后,导演之一陈凯歌说,他之所以要在开篇拍江南水乡秋叶斑斓的河面,拍欣欣向荣的北京天安门,拍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就是要拍家与国的紧密相连。 “用和平与战争作对比,用大好河山与惨烈战场作对比,就是希望以视听告诉观众,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捍卫的是什么。”

标签组:[影视] [电影票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297.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