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后续!美国歌手用辱华字眼、做眯眯眼,贝克汉姆儿子点赞?引众怒!

发表于话题: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
发布时间:2022-01-13

今天我们要讲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还记得前不久发生的“D&G创始人辱华事件”吗?



该品牌先是发了三段让人看了极不舒服的视频。


随后创始人兼设计师面对网友的抨击更是直接说出了“中国就是 ”这样的言论;



接下来的一系列道歉也显得非常随意和不真诚。


就在铺天盖地的骂声还未停止、杜嘉班纳风波仍未平息之时,又有人公开辱华了!



昨日,17岁美国说唱歌手Lil Pump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新歌的部分内容。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新歌中部分歌词公然出现明显辱华词汇,并且直接diss了中国球星姚明,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位歌手真实姓名叫做Grazzy Garcia,艺名Lil Pump,是位美国的说唱歌手和词曲作者。



由于其艺名读起来非常像中文的“李鹏”,因此中国歌迷也称呼他为李鹏。



然而,李鹏的新歌“BUTTERFLY DOORS”中涉嫌辱华,其中一句歌词中写道:


Smoking on dope, they call me Yao Ming cause my eye real low (ching chong)。


意思是“抽烟抽大了,他们叫我姚明因为我眼睛小”。


这明显是对前火箭队传奇球星、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的公开侮辱。



一边唱歌,李鹏还做了一个眯眯眼的动作。






英文中甚至有词汇chink(译为窄眼、小缝隙)作为种族性的污辱用语,其对象是中国人、华人或东亚人。


说起眯眯眼,榜样君提一下:


去年,美国模特Gigi Hadid的妹妹Bella在推特分享一则视频,视频里面Gigi拿着一个佛像饼干做出眯眯眼的动作,被外网指责歧视嘲笑亚洲人。





眯眯眼这个动作可以说是公认“盖章”的歧视行为。


说回Lil Pump此事。在他的这首歌发布之后,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去举报了他的ins和推特,现在推特上搜那条视频会被马赛克掉。


Lil Pump中文粉丝站也发微博表示,自己的“爱豆”确实做错了。





而不久前,小贝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在ins上发了在意大利旅游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些亚裔游客,并配文“这里根本不像意大利了”。



榜样君真不知道,贝克汉姆的儿子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欢迎互动区留言)


直到目前为止,Lil Pump仍未删除视频。


中国Rapper也已经开始反击,国内说唱团体天府事变已率先出了首《Fxxk Lil Pump》以示回应。





一大波一大波国外国内的说唱歌手和网友也在赶来回怼李鹏的路上。





有些外媒也看不下去,进行此事的报道。


Billboard官网直接在标题写上李鹏使用歧视性用词“ChingChong”。





音乐杂志Complex也发布了此报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肯定早已义愤填膺。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辱华言论没什么大不了,媒体抠出这些字眼不过是想“搞事情”和“带节奏”,“这是中国人不自信的表现”……


但其实,榜样君想说的是,在国外,辱华事件时有发生。


可能是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言论,也可能是一个强烈辱华的动作。


甚至,有些人早已在言语上被歧视了自己都不知道……



这些带有“辱华”性质的单词你了解吗?

Chink:本意是“裂缝”。是对华裔或亚裔的一种侮辱性称呼。


它还衍生出了Chinky(中国佬)ChinkieChinki等。


Slanteyes:眯眼睛


上面这些都是嘲讽中国人的眼睛小,没有西方人的眼睛大的意思。



这明显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讽,其恶劣程度甚至超过白人骂黑人是黑鬼。


Chinaman:曾经是对中国人的贬称,现已过时,通chink,Zina,Cina,Cine,Chine等。


它和“Nigger”(意:黑鬼)的用法是相同的,都表示蔑视,带有种族歧视。


ching chong:这个词也来自排华法案期间,美国人用来嘲笑中国掏金者的口音,英文发音不准;还有一种解释是,清朝时期中国人被外国人骂为“清虫”,就是这个音。


在外国人眼里,他们觉得我们说的最多的发音就是chingchong(其实不是)。

Banana:指许多亚裔虽然习惯了完全西化的生活,融入了白人的文化,可依然是黄皮肤。


这个词预设了所有东西都是白的最好,即便亚洲人跪舔了白人的文化和语言,你们也得不到白色的皮肤。


Banana还有几个衍生词——


Bananame:专指惟日本文化马首是瞻的亚裔;


Peeled Banana:指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并"妄图"融入的亚洲人;


Yellow Monkey:指那种很瘦弱的亚洲男生。


Dog eater:这一带有歧视性的词语源自“亚洲人都爱吃狗肉”这一刻板印象(stereotype)。


在一些美国白人眼中,亚洲人即野蛮、落后的人,他们会用这个词进行挑衅。


因此,当一位外国人无缘无故问你“Do you eat dogs?”时,很大程度上他并不是真的想了解你的饮食习惯,而是在明目张胆地挑衅、歧视。


了解这些词不是为了让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互相憎恨,而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些辱华词语,在遇到挑衅时做出合理防卫。


最后,对于那位辱华的美国歌手,他的ins下面有一则评论榜样君觉得写的非常好

我希望人们能够学会互相尊重,做事和说话都能三思而后行。

希望你能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并像个大人一样去仔细想想你曾说出的那些不可理喻的字眼 。

然后请真诚地为你的行为而道歉,承认你的错误。但请不要为了顾及你的声誉和事业而去假惺惺的道歉,而是你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是会伤害到别人的 。

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出现第二次 。我们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也不喜欢挑着别人玩笑话中的漏洞就揪着不放 。

但是,你说的话严重地侵犯到了别人。我希望你认识到自己的错,并从中吸取教训。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


面对那些辱华的言论,我们如此气愤

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为了捍卫民族尊严

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她百病缠身,她也朝气蓬勃

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

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从未怀疑

标签组:[娱乐八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5674.html

相关阅读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以隐忍蛰...

2025-09-17

司马岳:东晋短命皇帝,在位三年就驾崩

他是东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二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岁去世,仅在位了两年,接下来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

2025-09-17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