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清华的“眯眯眼模特”,伤了谁的自尊?

发表于话题: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
发布时间:2022-01-13

最近毕业季,很多高校都推出了毕设作品展。

清华美院首当其冲,一场常规的毕设时装周,一出就冲上热搜。

上个月,清华大学在油管上传了一个视频,内容是清华美院2021年服装设计专业的毕设作品发布会。

服装很前卫时尚,但模特则被网友的骂声吞没。

因为T台上模特的妆容几乎全是“眯眯眼”

都知道,眯眯眼、塌鼻梁等是西方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和意淫“审美”,“拉眼角”更是公认的种族歧视动作。

清华美院这场秀,却正好撞在了枪口下。

不是国外媒体,这是我们的最高学府清华啊,但,真是像网友骂的“跪着的自我丑化”?

清华眯眯眼模特

跪着的自我丑化?

这条视频首发在外网,几个小时后有博主看到,带着怒气在微博上提出了质疑。

指责这场秀“迎合西方审美和辱华”的倾向。

很快,网友的情绪一下被点燃。

“清华美院的学生不是在引领时尚,而是被错误的时尚引领”

“自我歧视和侮辱,无形的鞭子”

“为迎合白人优越感的种族歧视为荣”

“端着‘高级黑奴’心态而不自知”

有的认为源头其实出现在学校老师身上:

“老一辈还是没发现自己是跪着的”

但有不少人觉得过于偏激,撇开偏见,那些模特其实还蛮好看。

因为西方审美而愤怒,反而才是文化不自信。

众说纷纭,争执不下,但无论如何解释,T台上西化的模特妆容,怎么看都不算太清白。

亚洲模特的妆容,有媚态的丹凤眼,但绝不是刻意的眯眯眼。明明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清华美院的这场秀却选择了最不友善的一种。

骂声中,没过几天,清华美院再次出了一套毕设作品——

一部印象动画《万华镜》

和时装秀的“西化”质疑,《万华镜》恰巧与之完全相反。

通过描绘56个民族的女性形象、服饰等特色元素,展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丰富之美。

同样的清华美院,怎么出了两个价值完全相反的作品?

《万华镜》的作者在主页上写,创作初衷是“适逢百年党庆,祝愿祖国民族团结,繁荣昌盛。”

但愤怒的网友,仍然充斥着评论区。


动画很美

别让情绪污化真心

不到3分钟的篇幅,一个不缺地融合了56个民族的女性形象和服饰文化。

羌族三美,心脏有被狙击到。

长出来的苗族头冠,花开繁盛,生机盎然。

汉族,发簪、云肩上突然盛开的花瓣太惊艳。

用发型的变化当转场,美就一个字。

展示完发型,接下来是帽子。

这样顺滑的转场,可恶,不仅被美到还被装到了。

从服饰、头饰到鞋子的变化,紧凑又丰富,看得出用心。

最后56个民族的大集合,再配上BGM,可能是老蝉年纪大了,看个动画都能眼泪打转。

网友们看得和蝉主一样是热血沸腾,不吝赞美。

“这是华夏永远的底蕴”

“泱泱大国的感觉出来了!”

虽然有些民族服饰被指出考据上有细节瑕疵,但整体瑕不掩瑜。

画面美感、转场设计、音乐搭配上,《万华镜》都算得上一部优秀的印象动画,而且作者只是一位本科生。

即使《万华镜》无论是从考据、美感还是输出价值上看都是优秀的作品,但却被打上“洗白”“转移话题”的嫌疑。

“开始掏钱了”

“是为眯眯眼的那场秀打掩护吧?”

阴阳怪气的质疑,不比对民族文化的感动和自豪少。

蝉主只是不懂,那些极力想找出证据证明“民族文化的展示不过是为了正确而正确的洗白”的网友,到底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费尽心思证明“自我丑化”的事实,作为国人的爽点究竟在哪?


包容和融合

比质疑更高级

对于《万华镜》的质疑,不止一种。

有人说它就是拿来洗白“眯眯眼秀”的,连夜绣红旗表个忠心,买热搜堵住“刁民”的嘴。

更有网友质疑怎么都是女性服装,有打拳嫌疑。

甚至,还有的人开始揣测清华的立场。

“清华?侵华大学真厉害”

不认可清华服装系为追求“高级感”故意给模特画眯眯眼妆容的行为,为了迎合而完全否定自身审美的心态,是可悲的。

但这和《万华镜》没有连带关系。

不应该只因为一场不自信的秀而对所有清华学生加以不善。

何况说《万华镜》是眯眯眼事件之后推出来转移视线的质疑,纯属无稽之谈。

像这样的创作,一笔一笔画,其中还要收集56个民族的服饰和代表性元素,从素材收集、作画、制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从开题到成稿至少要持续一两年。

有做过这部动画答辩秘书的网友站出来解释,《万华镜》是作者画了两年的。

全是女性服装这点更没什么好争论的了,翻看各国各民族的史书资料,关于服饰妆容方面的记载都是女性偏多的。

原因和打拳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女性服装通常会更加多样一些和具有代表性。

打着不满眯眯眼的旗,做着打击万华镜的事,这样的情绪太偏激和缺乏思考性。

和前段时间的清华校庆在校内广场上劲歌辣舞的女孩,被网暴被荡妇羞辱的网友情绪,不也一样吗?

除了批评低俗辣眼,甚至还有的建议应当把几个女孩开除学籍。

本就不是舞蹈专业的一群女孩们,出于对母校的热爱和兴趣爱好,在繁忙的课业下赶时间排练,认真准备了一场表演。

虽没有做得特别完美,也已经很有勇气。

这些勇于展现自我的女孩,无论她们的身份是不是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有展现自我风采的“人”的自由。

用对文化的热爱和真诚去发现中华56个民族传统服饰的美的《万华镜》,里面呈现出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底蕴,它的美值得被赞扬。

这份包容与融合,传递出来对文化的自信和认可,比阴阳怪气的质疑更高级。

抛却文化渗透和不包容的情绪,回归到本真,文化自信最终的归宿一定是“美”。发现美,创造美,传承美。

标签组:[大学] [模特] [模特学校] [万华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5702.html

相关阅读

贾敬身上有多少谜团

贾敬,中国古典小说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贾珍之父。是丙辰科进士,一味好道,在都外玄贞观修炼,烧...

2025-04-15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指哪里

宁国府是《红楼梦》中宁国公的府邸。宁国府作为一级地方府始于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在此之前又名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而《红楼梦》里面所写的宁国府,是贾府里面的一府,另一府为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

2025-04-15

聊斋志异里的小髻是什么故事

《小髻》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狐对长山居民说,过几天就会搬来和他做邻居。狐不会想到,这句话几乎带来灭门之灾。狐大概以为,人会善待邻居,远亲不如近邻。甚至可能天真的认为,还会“各复延至其...

2025-04-15

古人的生活条件到底有多苦

在当下,很多历史类畅销读物都千篇一律从皇帝、权臣的视角来看待古代社会,从平民视角看待社会的作品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多人对古人的生活条件有所误判,认为人人在古代都可以三妻四妾、有下人伺候。那么,古代平民生...

2025-04-15

蛰龙是什么意思

《蛰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曲迁乔,号带溪,周村黄家渡口庄人。家中原来略有田产,后来逐渐败落,父亲是穷书生,只能维持温饱。曲迁乔自幼喜欢读书,但年纪很大了才考中举人。1577年(明万...

2025-04-15

聊斋志异戏术赏析

《戏术》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小说。故事概要《戏术》古代俗称“戏法”,在现在称为“魔术”。此文由两个简短的小故事组成,虽然短,却像麻雀一样五应俱全,描写得非常到位,这也充分展现了蒲松龄的写作功底...

2025-04-15

日本花魁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近年来,日本各大影楼盛行和服体验,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花魁系列。虽然现在的日本不再有花魁,然而花魁的形象仍然影响着现今的日本文化。那么花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花魁(日语读:おいらん)是指日本江户时...

2025-04-15

日本黑帮为什么能公开经营

由于历史原因,二战后日本警察无法管理日本治安需要黑帮力量维持社会运行,因此承认日本黑社会的社会地位,世界上只此一例。今天日本黑社会已经脱离了血淋淋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90年代以后的日本黑社会不会直接参...

2025-04-15

江中鬼是怎样的故事

《江中》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本文选自朱其铠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卷三。本文主要内容是,王圣俞在江的中心遇见的鬼神,常常于夜里在船只附近出没,忽隐忽现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原文王圣俞...

2025-04-15

日本人不爱吃肉只吃鱼

食物,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没有食物的话,人类是没有办法长久生存的,而肉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量来源,现代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禁忌,但是在古代,吃肉也有很多禁忌,在中国是这样,古代的日本也是这...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