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汕头打响虎年第一炮,市委书记表态“工改工”没有退路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2-10

  2月8日,汕头市委、市政府在金平区金平工业园柏亚产业城召开全市“工改工”现场动员大会,对全市“工改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会上明确全市今年要完成6000亩“工改工”改造的目标,进一步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新年后汕头召开的第一场全市推进会,悄然拉开了汕头深入开展“工改工”的序幕,彰显了汕头向存量要空间、要发展的坚定变革。会上传递出狠抓工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展现出汕头全力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决心。

  诚如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所言,“工改工”是“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必由之路,没有退路,必须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汕头特色的“工改工”路子。

  划定160平方公里“工改工”范围

  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要素保障。长期以来,汕头市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工业用地紧张和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突出,已成为制约汕头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

  敢啃“硬骨头”,才能闯出新天地。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研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和“三旧”改造“工改工”,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推动有限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掀起“工改工”热潮。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各区县赴顺德等地考察调研,借鉴经验做法,全面摸查汕头市低效现状工业用地,瞄准具有改造潜力的工业用地超过25平方公里,并积极打造“工改工”示范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不少区县已有实践成果。当天会议所在地金平区柏亚产业城,就是敢于吃第一个螃蟹的企业。企业先后投资10.2亿元,将国有低效用地改造为现代标准厂房,容积率提高至4.87,全面建成可入驻企业超200家,年产值50亿元,相当于改造前5倍。目前,首期2栋12层、面积13万平方米的工业大厦已竣工交付,企业登记入驻率超60%。

  值得关注的是,在汕头市党代会和汕头市“两会”上,汕头提出5年内通过“工改工”,在全市形成5万亩新型产业园区,明确今年要完成6000亩“工改工”改造的目标。

  围绕该目标,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已在全市划定16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管控范围。有关负责人表示,“工改工”项目将重点在工业控制线范围内开展,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除公共利益需要外,禁止调整为其他用途。

  当天会议上,各区一把手现场进行“工改工”经验分享和表态发言,汕头市政府与高新区、综保区管委会及各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工改工”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根据要求,各区将在2022年实施1000亩以上的“工改工”示范项目,高新区、综保区实施100亩以上示范项目。

  创新13项土地政策撬动资本

  “工改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实施主体企业而言,除了政府的重视之外,他们更看重是否有实质性的政策落地。

  为激发社会动力,日前,汕头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工改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廖金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工改工”,是克服用地难题、落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重大举措。财政奖励方面,市给予各区1000万元启动资金;拆除重建类的实行梯度奖励,每亩最高支持20万元;政府挂账收储项目收益可补偿村集体。

  在土地方面,《实施意见》创新出台13项政策红利,从放宽准入、完善手续、延长年限、提容增效、分割转让、置换改造、整合改造全链条撬动土地资本,提振信心动力。例如,在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方面,2009年12月31日前,企业或个人与村集体签订土地补偿协议的,经村集体同意,可通过“工改工”,完善用地手续;已取得的国有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低于50年的,改造后可补足50年,符合“三旧”政策的,还可重新起算50年。

  在产权登记方面,低效用地可分割转让,把地让给有实力的企业;建成厂房物业可分割转让,引进产业链伙伴;鼓励企业在原有工业用地上建设标准厂房,并可进行预售,也可分期、分栋办证,便于企业融资回笼资金再建设。在规划建设方面,原则要求工业用地改造后容积率达到3.5以上,加建厂房增加容积率不需补交地价;允许配建建筑计容面积高达20%的配套服务设施,支持改建、配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善园区配套。

  工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未来5年,汕头将通过实施“工改工”项目,不断释放土地要素权能,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工业用地供给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为加快实现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支持。

标签组:[时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696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