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江歌案判了,但网友撕得更凶残了!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2-17

很遗憾,江歌案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撕裂,看到了戾气与粗暴。

2022年1月10日,江歌妈妈江秋莲起诉刘暖曦(原名刘鑫)侵犯江歌生命权纠纷案宣判:被告刘暖曦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01

这是一次朴素的正义宣扬。

从常理看,江歌案证据确凿,案情清晰,对它的认知不应存在什么分歧。但事实恰恰相反,网络上的争执与撕裂,给人艰于呼吸之感。

事实上,江歌案发生五年来,双方阵营的网络暴力混战从未停止过,反而愈演愈烈。

在承受丧女巨痛之后,江秋莲还遭受到持续不断人地外部伤害。比如,刘鑫曾在节日期间有意向江秋莲发送“阖家团圆新年快乐”等信息,并通过网络方式发表刺激性言语,发私信问候江歌母亲“血馄饨”好吃吗?更有甚者称要炖“鸽子汤”,寄“鸽子肉”给江歌母亲。

▲图/来源微博

作为骂战的另一方,在一个支持江秋莲的大群里,有一个叫熙熙的网友,患有某种免疫系统疾病,导致她的皮肤状况时常恶化。

这样的隐私成了对方攻击的“武器”。一个陌生账号发布的文章称“熙熙得了艾滋病,还深受皮肤病困扰”,这种疾病甚至被谣传成为她“私生活不检点”的证明。

这种极端不理智的行为,不光是针对江歌母亲,同样也落在刘鑫头上。愤怒的网友发起对刘鑫及其家人的人肉搜索,随即迅速蔓延成全网络的语言暴力攻击。

比如,一个叫程茜的支持刘鑫的网友,照片被P成“猪头”,微博私信收到了许多诅咒信息,个人私生活被扒出来,被造谣“和前夫藕断丝连、二女共侍一夫……”

让程茜无法忍受的是,网友开始每天艾特程茜女儿学校的官方微博,并且喊话:“xx专业xx级来自xx的同学,请你回家告诉你妈妈……”

02

即使庭审有了结果,网暴和两方阵营互撕也并没有停止。

某直播节目上,案件宣判后,一些激烈的江歌妈妈支持者称“不能让人渣活在人间”,“刘鑫天怒人怨,应被判处死刑”。

▲江歌妈妈江秋莲胜诉后,在微博上发视频表示感谢(图/微博)

而就在上个月底,该案被宣判临时取消。当时,江歌妈妈透露真实原因是法官身体抱恙,没想到唏嘘声中仍夹杂着刺耳的质疑与猜忌:

“差不多得了,到底要榨取多少流量才肯放手!”

“法律没有规定必须得救人!”

“刘鑫太无辜了,一直被江歌妈妈网暴!”

江秋莲和刘鑫之间的纠结,除了涉及战队阵营的普通网友,甚至波及律师及一些学者。有人攻击刘鑫的代理律师,认为“只有道德败坏的人,才会接手这样的官司”。

而刘鑫的支持者呢?即便江歌妈妈一方提供了原先刑事案件的司法证据,他们仍然认为律师所出示的证据是经过编辑、篡改的。

1月10日宣判后,江秋莲的代理律师黄乐平在直播节目中坦言:平日在微博中网友对他的谩骂还“不算什么”。在他为江秋莲代理后,支持刘鑫的网友曾多次向律协举报他有不端行为。为此,黄乐平接受律协调查。“这是我从业多年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在节目中公开发表对江歌一案的分析言论,被网友投诉到公安大学。江歌妈妈的支持者们认为,这是一种对江歌妈妈的质疑声。李玫瑾随后被公安大学纪检约谈,被要求不再就此案发声。

03

为什么会这样?一场现实中血腥暴力的悲剧,又引发出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

为什么在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上,我们总是不能取得起码的底线共识?

江歌妈妈痛失独生爱女,为爱女权益而奔走,有人说她吃江歌的“人血馒头”,可有一点点正常人的逻辑?

刘鑫确实坏,但从法律角度看,罪不至死吧?有网友支持刘鑫,你可以认为这样的人非蠢即坏,但不殃及其家人,这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识吧?

这样的对立与撕裂,这样的被情绪裹挟的表达,不只出现在江歌事件中,也出现在许多公共事件中。

比如,最近,某地疫情出现后,科研女神颜宁提了点不同意见,就被人说是蹭热度——名满科学界的她,需要这样的热度吗?

▲科学家颜宁的微博截图

再说一件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

有一天,我往某个微信群里转了一个关于如何科学跑步的帖子。我很担心在群里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所以,那些话题性的帖子我通常不往该群转,自认为这样的科普帖子,应该人畜无害吧?

没想到,因为帖子开头引用了一个美国专家的建议,很快就有人在群里质疑,连跑个步都要美国人来教?你这是何居心?

你说,面对这样的人,你跟他还有讨论的空间吗?

当然,类似这样的人,在网上也没少挨骂。不过,一些人用骂街式的甚至是恶毒的语言对其进行侮辱与人身攻击,在我看来又有点过了。

一些人不知不觉就站到了自己批评的那一边。

04

写到这里,我想我也得做好挨板砖的准备了——这年头,和“公知”一样成为贬义词的,还有“理中客”,即理性、中立、客观之缩写。

不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只有直线的世界里,任何曲线都是有罪的。很多人的世界里,除了赞成与反对之外,就没有中间地带。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友即敌,是很多人的逻辑画像。

这是一个观点过剩而理性稀缺的时代,人人急于发声,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急于说服,却不愿进行善意的交流。

动辄站队,动辄往死里撕,观点撕裂了,但我们生存的物理空间没办法撕裂,所以,这种低水平的戾气弥漫的骂战,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种真实的相互伤害——这是一种少有人提及的“互害”。

网络暴力之中,无人可以幸免。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折射出情绪背后的非理性危机和对理性回归的思考,人性和理性本就不应该是硬币的两面。

标签组:[江歌] [刘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7391.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