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这一届年轻人,不想做大厂螺丝钉了

发表于话题:这届年轻人还在为进大厂努力吗
发布时间:2022-03-07

95后,被称为“一睁开眼就是繁荣世界”的Z世代。面对如此繁荣的世界,大胆、有想法的z世代年轻人也表现出和“前辈们”不一样的职场选择:他们抗拒墨守成规的工作,拒绝做大厂的螺丝钉。推荐对职场感兴趣的用户阅读。

内卷、打工人、职场PUA……每一个新词的诞生,都藏着年轻人的无奈和挣扎。

如果把职场比做一座工厂,每个人都是“打工人”。我们创造了这座工厂,但伴随着社会机器飞速运转,人却容易被裹挟而走,成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丢掉自我,塞满焦虑。

据DT财经发布的《2020年轻人理想工作报告》,超过八成的职场人认为自己并没有从事理想工作,大家评价现实工作的核心关键词是“压抑、平淡和内卷”。

职场一直是舆论的风暴眼。在996、黑话、大小周等各种热搜的助推下,互联网大厂更是走上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厂员工也逐渐被奇观化。

但抛开“大厂螺丝钉”“加班重灾区”等标签,他们也只是一个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可能在一份并不是十分满意的工作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可能在一份充满危机感的岗位上,求一份职场的上升或生活的安稳。

每一根大厂螺丝钉,都是努力的打工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环境的变化,大厂员工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互联网告别狂飙突进,如同告别一场百米短跑,步入更考验定力与目标感的长跑赛道。

身处其中的大厂年轻人,也不再愿意被KPI裹挟着狂奔向前,转而寻求一种更自足与放松的行为方式。

吐槽、摸鱼、养生、斜杠技能……看似消极的行为背后,藏着一群年轻人的自嘲和反抗。

或许,如何面对这些自嘲和反抗,也是步入互联网下半场的大厂,需要解答的问题之一。

一、当互联网下半场碰上职场新人

对于互联网来说,这是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

一方面,互联网如同一只庞大的章鱼,不断延伸它的触角,与人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一场疫情,更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得以凸显。

另一方面,一系列变革随之而来,让人难以意料。

“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垄断行为被严肃整顿;996、007成为企业发展奋斗的红线,大厂陆续取消大小周制度;用户隐私和网络数据安全,也成为大众的重点关注对象……

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粗放的高速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依靠人口和技术红利的时代终于过去,大厂暂别了高速增长,纷纷进入长跑赛道。

互联网人必须转变思维,才能适应新赛道的规则。

在互联网下半场,90后、00后成为中流砥柱,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是他们学习、工作、社交、娱乐的主战场。

上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后喻文化”概念,在后喻文化阶段,人类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后辈开始教前辈怎样在这个每天变化的新世界生存。

享受着全球化、移动互联网和大国崛起的复合红利,新一代年轻人越发显露“后喻”的特性,他们触觉敏感,行事干脆,不墨守成规,更具独立和反叛意识。他们是崛起的后喻青年。

当后喻青年们进入职场,也为大厂带来了新鲜血液,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甚至开始撼动旧有的职场文化。

撼动职场文化的第一步,就是狼性文化不怎么被待见了。

狼性DNA已不被年轻一代的求职者追捧,他们天然抗拒太过激情洋溢或剑拔弩张的职场环境,也不喜欢权威主义和爹味说教包裹下的职场PUA。他们,是被多元互联网养成的最不好忽悠的一代。

年轻人越来越难管了。“到点下班”“不开无意义的会”“只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类似论调已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声音。管理者们很难再按个人意愿或旧有套路,去对待年轻员工。

年轻人忠诚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团队和集体。

内外形势的变化,也让大厂们开始做出改变,取消996、试点强制6点下班、努力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换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文化认同。全新的雇佣关系悄然重塑。

二、年轻人职场反抗指南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一项就业调查,结果显示:64%的大学生热衷于互联网行业——即使经历许多波折,新一代年轻人对互联网大厂依旧怀揣向往。

但我们必须承认,如今的互联网大厂,依旧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996、大小周工作制慢慢退潮,但许多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还在隐形地加班;“35岁魔咒”横亘在众多大厂中年人头上;很多女性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职场压力更加巨大……这些都需要企业花费时间与技巧来继续优化。

外部环境无法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于是我们发现在内部,打工人们试图通过各种行为,来夺回在职场上的些许控制与选择权。“职场反抗学”由此诞生。

这是一种微妙但有趣的平衡:员工并非消极怠工,只是用一种慵懒、自嘲、个性化的方式,来寻求放松、舒缓焦虑、表达诉求。而如何接纳这些行为,也成为考验大厂包容度的一道考题。

企业和员工都在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

1. 吐槽成为显学

针对职场的吐槽,不仅是脱口秀比赛最受欢迎的话题,也是如今打工人日常的必备素养。

作为职场社交平台的脉脉,虽然行业资讯才是更正经的内容,但大厂人还是把它变成了吐槽的“树洞”。脉脉用户在晚间20点到21点达到活跃最高峰,活跃人数100万,下班回家后,脉脉为睡前的大厂员工提供了匿名发泄的机会和渠道。

在互联网大厂内部,吐槽也成了员工标配。在各大厂内网,发帖可以匿名,吐槽更被鼓励。

前段时间,蚂蚁集团的内网上也出现了一个名为“狗皮膏药弹窗何时休”的热帖,内容是很多用户对于支付宝弹窗的批评截图,引来大量员工自发留言吐槽。帖子很快就“荣登”内网热帖第一,盖楼近200层。

内部与外部的声音汇集起来,倒逼蚂蚁立即成立了专项小组,将弹窗治理提上日程,尽管这会影响很多部门和员工的KPI。

人的负面情绪,往往需要一条下水道。吐槽帮助职场人宣泄压力,也让更多大厂看懂更真实的员工心态。

正如脉脉联合创始人王倩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代人成长在网上,表达也在网上,相比过去的职场,今天的互联网人更加主动、积极,他们既简单随意又深刻丰富,既善于八卦也嫉恶如仇。”

2. 摸鱼成为技能

博主“枉洋捕捞”曾说:“工作再疲惫,划水要学会,工作再紧张,摸鱼不能忘。”摸鱼就是互联网大厂打工人的核心技能,是他们对职场压力与加班文化的无声反抗。

据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95后比85后更爱摸鱼,仅三成95后每天工作9小时。

每天早晨挤进早高峰的人群,来到摩天大楼中的一格,连轴工作一天。如果不会一点摸鱼技巧,那可真是度日如年。

为了更高效地摸鱼,打工人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摸鱼姿势。

摸鱼已经成为一种职场正义。

有人带薪拉屎,如果每天花十分钟工作时间排便,一年下来就相当于累计了5天免费年假。

午后下楼吹吹风、逛逛星巴克、回去顺便抽根烟,也是互联网人摸鱼的基本操作。

前段时间,蚂蚁集团搬到新园区,室外阳台正好对着西湖后山,于是就慢慢变成了“摸鱼角”,有人甚至搬来了茶具、椅子、健身器材,还有人搬来了家里的望远镜,观察各种小动物的迷惑行为……

当然了,摸鱼并不等于消极怠工。楼下喝杯咖啡,或去后山散步,聊的也是工作。换个环境上班而已。

摸鱼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流行文化,是面对职场压力时更尊重人性的选择——在不得不被迫“卷起来”时,你也有方式和权利,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3. 养生成为学问

自从枸杞和防脱生发液成为“双十一”热门产品那一刻,就意味着:养生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反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职业焦虑下,年轻人的发际线开始后移,体重不断飙升,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还没年轻就变得苍老”。

于是,年轻人的人生新四大目标,由此诞生:头发浓密、睡眠良好、财富自由、情绪稳定。

建议把脱发列入工伤范畴。

大厂内部的朋克式养生,也孕育而出。

旧式的保温杯泡枸杞已经落伍,生脉饮、人参五宝茶、复合维生素成为新晋续命补药。

午餐的外卖变成了健身操,头顶的发带变成了香薰眼罩,脖子上的beats也变成了按摩仪。

大厂也更懂员工了,就连蚂蚁的新园区,也标配了正骨按摩诊所……

深藏功与名,关心脊椎与腰椎,习惯了一路狂奔,也终于走到积极续命的人生节点。谁说不是呢?回归生活也更关注身体的大厂人,或许更适合未来的互联网长跑赛程。

4. 斜杠成为趋势

这届年轻人,永远不会满足于一份稳定工作。

这是一个人均斜杠、两栖的时代,大街上随便抓一把年轻人,可能一半以上都有副业在身。《2020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两栖青年规模持续扩大,超五成的受访者正准备或期待开展副业。

在大厂,也是一样。许多看似平凡的员工,白天在工位上默默无闻,夜晚却在另一份岗位上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他们可能是舞台上舌灿莲花的脱口秀演员、兼职的健身教练、二次元漫展常客……

斜杠,是年轻人获得自由和安全感的重要渠道。谁说工作、生活只能二选一,这届年轻人告诉你,下班之后,反而能解锁更个性自由的灵魂。

斜杠青年有特别的品格。

三、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在变

时代和环境总在不知不觉中流转变化,如同上一个浪潮落下,就有下一个浪潮掀起。

过去数十年,互联网推动了无数的变化,大厂也聚集了无数聪明的头脑,成为浪尖上的弄潮儿。

如今,时代变化,00后也开始进入职场,曾创造许多改变的互联网大厂,也到了接纳新人、升级文化、做出改变的时刻。

最近,秋招季开启,知乎与蚂蚁集团共同制作了一份《职场萌新预备手册》,其中一些职场问答,就能窥见这种变化:年轻人到点就下班,不装样子了;越来越喜欢正面刚了;更愿意用word,不乐意用PPT了……

如今的职场新人,期待着更开放包容、更现实坦诚也更有同理心和洞察力的公司。

他们更喜欢为员工健康提供支持的公司,更青睐致力于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更愿意进入规则清晰、激励制度健全、不依靠打鸡血更相信员工自驱力的公司。

这需要企业发挥更强的适应性,进化出一套全新的组织文化与管理模式,吸引新一代的职场员工,才能为可持续性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对于大厂,我们或许可以保持耐心与期待。毕竟,开放、包容与创新,曾经就是互联网诞生时烙印下的底色。

继续拥抱变化,不妨先从接纳年轻开始。

标签组:[移动互联网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8204.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