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大厂围猎春招,年轻人却卸甲出逃

发表于话题:这届年轻人还在为进大厂努力吗
发布时间:2022-03-07

史上最强互联网大厂校招季来袭。


应届生青麦明显感觉到,今年以来,大厂中产品运营类的岗位招聘变多了。


搜了新闻才知道,腾讯运营岗,新增了两千多个岗位需求,字节跳动和阿里也释放了类似的需求。这让原本只有一个中厂offer的她,决定再冲一冲,挑战一下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厂。


今年互联网大厂春招,来得格外“汹涌”。


一开春,字节跳动、腾讯、京东、百度等纷纷开启围猎毕业生。提供岗位最多的是京东,包括1.5万个就业岗位,仅京东物流的岗位就超1万个;


(投行暑期实习)大厂围猎春招,年轻人却卸甲出逃

腾讯面向2022届毕业生首次开放超8000+个offer,比2020年8月的秋招,多了3000个岗位;


字节跳动也不示弱,2021春招为大学生开放超过7000个工作岗位,超过了历年春招规模;




百度春招,较2020年上涨70%,涉及技术、产品、设计三大类岗位,其中为AI服务的工程类和算法类等技术岗位的需求占比高达80%


任正非也曾透露,华为将在2021年扩招至8000人,应届生年终奖最高可达100W


进入互联网大厂,是很多青麦们的首选。


互联网大厂的扩招,对于青麦这样909万的应届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讯号。


脉脉公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显示,全国19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员工平均年龄是29.6岁,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的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


成立20年的老牌大厂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也在平均值以下。这些年轻人也成为大厂一直高速运转的关键储备。


互联网公司永远都有年轻人,但没有人能永远年轻,这些校招入厂的年轻人都怎么样了?

01

“围城”


青麦的求职范围都是大厂和中厂,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年的小厂几乎没什么校招。


2020年暑假回国后,青麦发现,自己在国内求职没有丝毫的优势。


曾经一直认为自己会在国外发展,她没有为国内的校招准备些什么,但疫情打乱了节奏。


为此,她马不停蹄地去了两家大厂实习,希望实习经历能够为自己的简历增添色彩。



几个月来,她投了美团、搜狐、58同城、360、小米等60多家公司,选择的岗位也没有挑,延续了自己实习时的产品运营岗,她觉得起码有点把握。


美团进了三面,小米过了一面,直到拿到了一个中厂的offer,她悬着的心才放松了一些。


此前的两段实习,虽然工作内容琐碎,而且大小周有点累,但青麦整体感觉还可以接受。加上大厂的光环,因此她还希望冲一冲大厂。


为此,她不断在考试学习APP上刷题、看前辈的面经、完善自己的简历、进求职群



现在,她还在犹豫,要不要再去找一份实习。求职过程中,青麦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同辈,且有着几份硬核的实习经历,她也希望能够借此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相较起来,已经进入大厂的刘迪,求职过程有些许运气的成分,至少她这么认为。


2019年秋天,刘迪手机里多了两份文档,“xx今年会有书读吗”,“xx今年会赚钱吗”,一份是记录自己申请留学的学校,另一份是投了简历的企业。


彼时还没有疫情,申请学校相对较难,真正收到被拒的申请后,2019年10月,刘迪开始找工作,但那时很多秋招已经结束了,她开始慌乱起来、疯狂投简历。


为了缓解她的焦虑,两个已经保研的同学,特地陪刘迪去了一趟卧佛寺拜了拜,因为“卧佛”谐音同“offer”。


很意外,刘迪进入了一家大厂的面试。


即便已经过去一年多,她还记得第一轮面试的场景。


那是一场群面,8个人一组,而除了自己和另一位小伙伴是本科生,其余的成员,都是研究生,有英国的留学生,中传、南开的研究生,大家自我介绍时,一场无形的压力就扩散开来。


好在这组的成员都相对温和,一轮发言完,旁边的小姐姐还碰了自己的胳膊暗示起来做总结,最后刘迪成为这组当中唯二入围的求职者之一。


到第二面,同一批的30多位求职者中已经只剩下自己,刘迪将这归结于运气,正好自己有过相应的实习经验,碰上了。


再之后,总监一对一,HR一对一,副总裁一对一,经历过5轮面试,刘迪如愿进入了这家坐落于后厂村的大厂。


但现实没有那么丰满,正式入职的第二个月,刘迪就动了离职的念头。


“一个人顶三个使,强度完全无法适应,实习工作时间大于996,半夜经常梦到因为工作没做好被领导骂......”在社交平台上,她卸下平日的伪装,向陌生人泄露崩溃与不安。


不过,因为种种顾虑,目前,刘迪还在坚守。


与刘迪不同,不少人已经果断换了战场。


感觉自己在机器中太过渺小的乔嘉,逃离了华为;在美团工作了4年的吕伟,实在受不了没有傍晚的日子,进去了一家国企,直喊“真香”。



一个雪夜,凌晨五点的大厂


有句话说:“90后想进互联网大厂的样子,像极了60后渴望进国企的样子。”


但进入互联网大厂的90后,已经开始渴望进入国企。


在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Q3人才吸引力报告》中,互联网行业在人才吸引指数排名中依然位居第二,第一则是和它紧密相关的IT行业


与此同时,脉脉发布的《人才迁徙与流动趋势报告2020》也指出 ,互联网行业里出现了可见的人才流出。


大多数年轻人进入大厂的故事,与他们都很相似——名校毕业、能力出众,顺其自然地,成为大厂运作的一个齿轮。


不同的是,有的人争先入局,有的人失望离开,互联网大厂,已经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新围城。

02

消耗


提及大厂工作的日子,刘迪、乔嘉、吕伟都会提到了一些同样的词,消耗、焦虑、螺丝钉。


工作时间更久的吕伟,对此有更深的感触。他毕业于985高校,在2016年直接校招进入某地方的美团,入职了某核心部门。


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下,有一个常常被提及的词,“竞对”,即竞争对手,比如美团会把阿里当成竞争对手。于是,竞争对手在做的事,其他的互联网大厂也都跟着在做。


“隔壁都没走,你好意思走吗?”领导常常传达一种“危机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焦虑:稍微不努力,隔壁就要超过咱们了。


吕伟认为,活是干不完的,特别是新的产品上线,会涉及到方方面面,bug、推广、运维,肯定干不完。


“但是隔壁两家都在加班,你不好意思不加,领导也不会放过你让你不加班。”


这就形成了焦虑的企业文化,直接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加不完的班。


有近半年时间,吕伟每天加班到凌晨三点。当地有很多24小时营业的小饭馆,吕伟所在的组经常会在凌晨2:30左右出去吃饭,“老板都认识我们了”。


这段时间,是美团共享充电宝上线阶段,吕伟见证了充电宝从开始筹备到上线的整个过程,这也是他加班最严重的一段时间。


不过,即便在平时,从入职那天起,吕伟也没有早于晚上八点半下班。




有时,加班到凌晨三点的时候,领导会跑过来合照,拍大家还在工作的样子。虽然领导也在加班,但吕伟对这种文化并不认同,有点“以加班为荣”的意味。


吕伟从小练习武术,在他看来他的身体一直都是很棒的,但是工作之后,腹肌没了,精力没了。工作消耗了他对生活的热情,能休息的时候,他和同伴都是选择在家里平躺。


虽然公司给的福利待遇还蛮高的,但是没有觉得对不起这份薪资,因为确实是拿自己的精力、生命熬出来的。


吕伟并不否认美团带给自己的成长与光环。美团的管理制度非常完善,有类似于钉钉的内部管理软件,也有美团店铺信息的共享软件,大到请假,小到上下班考勤,都有相应的制度。


自己刚刚来到美团时,公司也给了自己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对新人比较宽容。


不过如今,美团已经变成一家万亿巨头,吕伟能感觉到它的变化。


比如,节奏变快,不会给新人特别多的发育时间。“以前,一个新人社招进来,可能给你一周到两周时间,但现在听以前的同事说,美团把新人的培训时间压缩到三天了。”


“美团最大的变化是政策一直变,最小的变化也是政策一直在变。一天一个样,比如,这个月给你的要求是开发10个新客户才能拿到提成,下个月就突然变成了开发20个老客户。第三个月,又变成另一种目标”。


这种快速、灵活,是互联网取胜的法宝,但对于许多员工来说,却有不同的想法。




吕伟非常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时遇到过一个前辈,经常跳槽,而每一次跳槽都会抱怨上家公司多么垃圾。当时吕伟不太理解这种行为,但后来自己慢慢理解了。


“在互联网大厂时间至上、客户至上、金钱至上的原则下,会发展出来一种畸形,对员工的影响也会存在,简言之,如果员工短时间内不能拿到合适的薪资水平,会选择立马走人。”


但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他表示还是会选择进入互联网大厂,不过,他希望自己能进入小一点的大厂。虽然后者的薪资可能没有前者高,但是“人情味比较重,工作成长空间更大”。


吕伟觉得,在互联网大厂人的思维里,昨天加班到凌晨三点,和第二天早上九点上班,是两件事情。但中厂或许可以第二天晚点上班,人情味更浓。


此外,在中厂,一个人可以身兼多职,但美团是精细化管理,每个人负责固定的区域,“深耕你的一亩三分地”就行。


“美团就像一个机器,我们都是里面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少了谁都还能转。”



同样觉得自己是螺丝钉的,还有在华为待过一年半的乔嘉。因小时候的滤镜,他一直渴望进入华为,在大学时便积极来实习,加上他本身的努力,顺利进入华为。


但进入华为以后,他明显感觉到被一种无形的压力包裹,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偶尔的加班,而是精神上的。


乔嘉不是985高校毕业,但是其他的同事都毕业于名校,且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在他们面前,乔嘉感觉自己更像是一条“闲鱼”,很多时候还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些任务。


虽然身边的同事都很好,工作上也没有硬性指标,但在这样的氛围里,乔嘉依旧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压力很大


一个情人节,后厂村的一幕。


离职之后,乔嘉找了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打算再申请读个研。


在华为的经历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乔嘉觉得很骄傲,不过,他还是建议后来者,


“不用太着急,很多大厂虽然进去了,但不一定是你特别喜欢的工作环境,或者说跟你的理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还是要找自己热爱、真正喜欢的工作,而不要因为‘大厂’这个头衔而进入大厂。

标签组:[华为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8242.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