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评价关晓彤本人?

发表于话题:吴磊带狗拍杂志大片
发布时间:2022-04-12

不知道谁第一个把关晓彤叫成京圈格格。

但加上格格两个字,这个京圈立刻就像个伪京圈了。


文娱届的京圈,之所以听起来牛气哄哄……

是因为这个概念总让人联想到一些没处讲理的东西:

比如寡头垄断、生在终点线……

来看看关晓彤成年后作品一览表:


这资源,简直是跟垄断完全相反的散摊儿小商贩水平。

关晓彤唯一值得一提的好饼,是张艺谋的《影》。

而陕西平民张艺谋和那帮首都大院子弟的关系,最多也只有半毛钱吧。

关晓彤小时候倒演过两个京圈大导的戏,

一个是陈凯歌的《无极》;


另一个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



都是大人戏里的儿童演员,戏份很少。

如果小孩儿进组打个酱油就能算是京圈的,还是京圈里的格格……

那关晓彤离京圈核心最近的一次,还得算上那回:

她在《父母爱情》里出场一集,演了梅婷的侄女。


梅婷不到20岁,就演了郑晓龙策划,叶大鹰导演的电视剧。

23岁,在中戏读大二时,又演了叶大鹰导演的电影,男主角搭档张国荣。


同班同学章子怡、刘烨、袁泉她们还在提心吊胆生怕被淘汰回家的时候……

梅婷说不上就不上了。

原因是中戏不让大三前学生外出拍戏,梅婷不听,主动退学。

叶大鹰是最早改编王朔作品的导演之一。

从左至右,叶大鹰、张国荣、梅婷

如果说王朔是京圈旗帜的话,叶大鹰就是主力举旗手。

多年后,梅婷和李小冉不知道前第几任男友鄢颇还没离婚时,出来宣传夫妻搭档的一部电影。

还被记者问到,叶大鹰是不是她初恋男友。

那篇采访的原文是:

「梅婷犹豫了片刻说不是,之后就不再理会记者的追问」




圈子说白了就是关系网。

能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彼此交换资源、信息的,才能成为关系网。

按照这个标准,上海人马伊琍都比关晓彤更“京圈”。

马伊琍二十来岁时跟管虎谈恋爱,由此打入京圈。


管虎导演《黑洞》剧照

管虎的爸爸是著名导演管宗祥。

虽然第六代管虎和第五代陈凯歌差着一辈儿;

但他爸和陈凯歌他爸陈怀皑都是北影厂的老同事。

他们这波人,包括田壮壮,还有家世最了不起的英达。

2014年,“第五代导演伯乐”吴天明去世,北电开了追思会

不那么踪着王朔。

人家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走的是学院文化人路子。

但牵藤扯蔓,都能扯上关系。


随便举个例子。

英达发小姜文,也是红色子弟。


小时候住在大名鼎鼎的内务部街5号大院,那是总政宣传部、文化部家属院。

第一部导演作品,也是能名留华语影史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改编王朔的小说。

绕了这半天,主要是想说马伊琍像关晓彤那么大时,混的才是真京圈。

有这圈子外的女演员,拿不到的一级资源;

有弄堂公主见识不到的国产特色精英文化的那种京圈。

马伊琍认识管虎同时期,还认识了滕华涛。

滕华涛的爸爸是著名导演滕文骥,也是北影厂的人。

马伊琍后来捧出文章,老铁滕华涛没少出力。

《裸婚时代》《失恋三十三天》都是他导演的。

滕华涛、文章在《裸婚时代》发布会

哎呦喂,说到这儿,终于又抠出一条关晓彤京圈格格“石锤”——

她男朋友鹿晗演过滕华涛的《上海堡垒》,这电影变成了科幻片泥石流。


滕华涛把仆街原因归结为选错了演员……

这大概是成年后,关晓彤离京圈最近的一次了。

以前的女明星,都忌讳说自己靠关系。

马伊琍不可能到处说:

我能演《奋斗》,是因为认识赵宝刚。

那可是80年代末就跟王朔、郑晓龙他们一起搞事情,京圈正宗正派。

我认识这号人,我可真牛啊。

连背靠教父陈金飞的刘亦菲,背靠老公黄晓明的Angelababy,都不会把我家里有人挂嘴边。

那可是纯靠关系生捧起来的花瓶。

拍的要么是大导挂名电影,要么是商业大片呢。

马思纯甚至因为被说靠关系,还得了焦虑症。

不管是采访,还是综艺……

只要真人出镜,就仿佛祥林嫂上身,没完没了重复一句话:

我没靠我小姨。


关晓彤跟别的女明星都不一样,她反着来。

那些真手握好饼的女明星,各个都要撇清。

而关晓彤明明资源虐成渣。

要不再看一遍她成年后的影视资源:


渣到只能排在女一号行列里的后半段;

渣到比石家庄赵县人周冬雨差50个廊坊大长亭村村民赵丽颖……

却偏偏喜欢营销自己是大关系户。

提起关晓彤家世显赫,基本都会用她爷爷是琴书艺人关学曾当例证。


只是她爷爷那个年代的卖艺人,都是苦命人。

关学曾以前在自传里写过,家里靠蹬三轮、捡破烂为生;

穷得除了煤球炉子,屋子里找不到其他带腿儿的家具。

如果因为跟爱新觉罗家,属于一个民族,就能算贵族的话,那关晓彤跟满清公主之间的距离……

大概比赵丽颖跟北宋公主;李沁跟唐朝公主;杨幂跟隋朝公主的差距还大。

1949年以后,出于各种原因,苦命卖艺人都被划到国有院团,地位大大提升。

从下九流变成人民艺术家,关学曾就这样被尊称为琴书泰斗。

这个泰斗对后辈在京圈的助益有多大,单从关晓彤她爸这边,一个国产剧里的小配角,看不太出来。


来看看真正被京圈捧在手心里的女明星是怎样的:

徐静蕾,公认京圈第一大飒蜜。

她直接触到了核心中的核心,王朔。

她的很大一部分朋友圈,就是王朔的朋友圈


绕来绕去,都是王朔那个圈子里的人。

到了2007年,王朔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经济状况不好,徐静蕾仗义买房送他。


此时徐静蕾自己早变成了大佬中的一员,而那个了不起的京圈,已经不再呼风唤雨。

市场化此时已经十几二十年了,蛋糕越来越大,涌进来的普通人越来越多。

资源怎么可能还都在他们那个小圈子手里攥着。

大家都听过那个段子吧:

普通人还在听样板戏的年代,那帮京圈子弟们已经在听披头士了。

他们生在了时代前面,长大后引领一个时代,当然再自然不过。

媒体越来越发达,门槛越来越低,京圈这种由特权带来的先天优势也消失了。

京圈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王朔后来力捧的王子文就没什么大水花。

从左至右,王子文、冯小刚、王朔

是多年后演《欢乐颂》才真正红起来,那时关于京圈的故事,基本都完结了。


王朔创立的话语体系,基本变成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活化石。

在年轻人那里,被韩寒、郭敬明那批网络作家取代。

东方卫视一档节目,直接把王朔约到了韩寒家里

韩寒年轻时有句名言,用在这里倒挺合适:

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

又十几年过去了,连韩寒、郭敬明都快活成老黄历了。


没想到京圈因为格格关晓彤,又开始被神话。

她既然坚持卖这个人设,自然是因为有人爱吃。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再爱听或者不再相信:

寒门单打独斗,逆天改命的故事。

一个从祖父辈继承资源人脉,顺理成章超越大多数人,巩固阶级的故事,反而更真实,更有代入感吧。

只是现在的娱乐圈早就人均富二代,大小姐。

各个身家不俗。

拿一个过时的圈子来充场面,好像反而更暴露了什么?

标签组:[关晓彤] [影视] [电影] [王朔] [马伊琾] [梅婷] [滕华涛] [叶大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3394.html

相关阅读

魏国衰落:孙膑之去仅是冰山一角,地缘困局与制度崩坏才是主因

战国初期,魏国凭借李悝变法、吴起练兵迅速崛起,成为首个称霸中原的强国。然而,自魏文侯去世后,魏国仅用百年便从巅峰跌落至被秦国灭亡。传统叙事常将魏国衰落归因于孙膑、商鞅等人才流失,但深入史实会发现,地缘...

2025-10-29

商鞅之死:权力博弈下的悲剧与历史惯性

公元前338年,商鞅在彤地(今陕西渭南)被秦军围困,最终因“谋反”罪名遭车裂之刑。这位推动秦国从边陲弱国走向强盛的改革者,其结局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后世秦王始终未为其平反。这场跨越百...

2025-10-29

犀首纵横:公孙衍的战国浮沉与秦魏恩怨

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棋局中,公孙衍以其“合纵连横”的谋略成为搅动风云的关键人物。这位出身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的纵横家,曾身佩五国相印,也三度沉浮于秦魏韩之间,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战国政治的残酷与智慧。 一...

2025-10-29

李悝与商鞅:变法双璧为何仅一人名垂青史?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与秦国商鞅先后掀起变法浪潮,二者均以法家思想为根基,通过制度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历史长河中,商鞅之名如雷贯耳,李悝却逐渐隐入史册角落。这种差异源于变法深度、历史机遇与文化传播的多...

2025-10-29

制度迭代与危机化解:汉武帝与秦始皇统治差异下的王朝存续密码

秦始皇以“法家极权”统一六国,却因暴政二世而亡;汉武帝承袭中央集权框架,却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延续汉室四百年。两者表面措施相似,实则内核迥异。这种差异源于对时代矛盾的精准回应,使汉朝在集权道路上避免...

2025-10-29

李斯:从帝国柱石到覆灭推手——秦朝崩溃中的权力博弈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衰轨迹始终与关键人物的抉择紧密相连。其中,丞相李斯的政治选择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直接引发了秦廷权力结构的崩塌。这位曾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的治国能臣,最终却...

2025-10-29

韩信归楚与汉:一场改写楚汉格局的假设推演

公元前206年,韩信在萧何月下追赶中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刘邦集团扭转楚汉战争的关键人物。但若将时间倒转至秦末乱世,假设这位“兵仙”始终追随项羽,刘邦是否还能在垓下之战中逼迫项羽自刎?这一假设背后,实则是...

2025-10-29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的至亲,还是权力博弈的幸存者?

秦朝末年,赵高在沙丘篡改遗诏,扶胡亥上位后,对秦始皇的子女展开血腥清洗。六公子死于杜县,十二公子殒命咸阳,十公主遭磔刑,秦王室几乎被屠戮殆尽。然而,在这场权力风暴中,子婴却成为唯一幸存的宗室成员。他不...

2025-10-29

历史假设: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跳出“十五年而亡”的宿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这场权力更迭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短短四年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贵族复...

2025-10-29

从功臣到罪人:李斯如何亲手葬送秦朝与自己的历史声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在这场史诗般的征服中,李斯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以“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设计奠定千年政治格局,以“废分封、行郡县”的改革彻底终结封建割...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