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陈道明罕见发飙:越无知的人,往往越自信

发表于话题:为什么越普通越要自信
发布时间:2022-04-22


邻居看到他的装修现场,直接吓得报警。


周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到这时,周某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表示在敲墙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承重结构。还说:


“现在我也非常后悔,以后看到别人在装修中随意敲墙的行为,我肯定会去提醒与制止,这个不仅是伤害了自己,对邻居也是不负责,会影响大家的安全。”


这件事情很快就上了热搜,引起大家的热议。


有人说周先生是说谎,明知是承重墙,却为了一己私欲,故意拆除。


但我觉得应该不至于,整栋楼共6层,而周先生的房子在二楼。



如果对承重墙有基本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这件事,最让人震惊的地方,还是周先生对常识的匮乏。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还有一个惨剧,可以说也是缺乏常识导致的。


河南平顶山,一位女士在寺庙烧香。


看到点燃的香纸没有熄灭,竟然直接跳进了香灰池里。



然后就被烫得到处翻滚,叫得撕心裂肺。


被救出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全身59%重度烧伤,就剩下半条命。


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哭着说:我真的没想到里面这么烫,我以为就是点火星而已。


这些事件,正应验了李敖的结论:

世间的荒唐事,多是由于常识稀缺。


缺乏基本常识的人,实在可悲又可怜。



02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碰到没常识的人,喜欢笑话人家。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其实人人都有知识盲点,有一些常识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比起没常识,更可怕的是,没常识还不自知,甚至自以为是地去批评、指导别人。


之前,有一期节目就让人看得很愤怒。


在北京卫视的一个传统文化节目里,有几十个来自山西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表演时人数最多达200余人,高台最高可加至11层。2008年曾在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2009年在春晚表演。)


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这种传统舞蹈,但并不会影响我们欣赏。


因为表演难度真的很高,而且这些孩子也展现的很好。


本来是个满堂喝彩的节目,但结束后几位青年评论员的点评却让人心寒。


有的说:“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没有创新。”


还有人说:“这技能是可以让孩子们上很大的舞台,那又怎样?能当饭吃吗?


更有甚者,有个评论员自视文艺,说在这个表演里看到了“孤独”。


还指出这个表演看不到个人亮点,因为“人这么多,找不到焦点,不知道看谁。”


这些恶意满满,带有攻击性的言论,让台上的孩子们和带队老师强忍泪水。


听到这些评论,我真的怒了。


在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你跟我说创新?


在一个群体性表演的演出里,你跟我说个人亮点?


幸亏,陈道明是节目的嘉宾,当场就发飙,怒斥:你们好大的胆子。


更直言:“你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但是对于有些文化,我们传承的文化,你们连常识都没有!”


没常识不可怕,可怕的是蠢而不自知,自以为是,自视甚高。


现实生活,就像罗素所说:


愚蠢的人总是自信满满,而聪明的人却充满疑问。



03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1995年4月19日,美国匹兹堡的两家银行,被同一个匪徒抢劫。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匪徒是在没有任何伪装的前提下,直接进去抢劫的。


监控摄像拍下了他毫无遮挡的脸,很快破案。


一个小时后,当警察撞开劫匪家的大门时,这个名叫麦克阿瑟·惠勒(McArthur Wheeler)的人还一脸懵懂。


他不相信自己这么快就会被抓住,声称“我明明在脸上涂了柠檬汁啊!”


原来,惠勒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用柠檬汁在纸上书写,除非纸张受热,否则字迹不会显现。


于是他“举一反三”,认为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他的脸在安全摄像头面前就会“隐形”。


他很自信没有摄像机能够拍到他,于是,他在光天化日下,毫无遮挡地抢劫了银行。


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暴露的真相是:越无知的人,往往越自信。


早有心理学教授大卫·唐宁和贾斯汀·克鲁格,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心理学家邀请了专业喜剧演员,对30则笑话的趣味性进行评估,作为标准答案参考。


接着,让65名大学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然后让他们比较自己的判断,与那些专业喜剧演员的看法之间的吻合度。


同时,大学生们还被问及,与其他人相比,自己的幽默感水平如何。


根据他们的能力高低排序之后,研究者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


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
那些真有实力的人,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那些表现最差的人,评价自己能力的准确性也最差。


这一认知偏差现象,后来被命名为达克效应。


即,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342:达克效应》所解释的:


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比没常识更可怕的是,无知不自知,还盲目自信。



04



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习惯漠视规则,我行我素。


刚开始,我以为这类人,都是因为太过自私、自我。


但渐渐地我发现,有些人践踏规则,不是自我,而是缺少对常识的基本敬畏。


比如,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肯定知道“老虎会伤人”这一基本常识。


但是,因为缺乏对这一常识的敬畏,她任性打破了“不能在此区域下车”的规则。


最终,付出惨重的代价。


生活中,很多规则的设立,都是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


比如,不能干扰在开车的司机;在路上不能闯红灯;考试不能作弊......


这些常识,每个成年人都懂,但欠缺的敬畏心,让规则被一次次打破,酿成一起起悲剧。


所以我特别不理解,现在有些明星,居然在拿“没常识”立人设。


比如,在一期综艺里,徐璐直接对着篮球踢了起来。


张铭恩说:“这是篮球不是足球”。


没想到徐璐“啊”了一声,仿佛真不知道篮球不能踢。


最后,还来一句,“不一样吗?”。


现代社会,混迹娱乐圈的成年女性,你说你分不清篮球和足球,谁信?


可怕的是,这种故意装傻,卖智障人设的明星,远不只她一个。


说实话,年轻人缺乏一些常识不可怕,但拿没常识当个性,拿无知当有有趣,就实在太过了。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曾说:


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无不系于每个人对常识与规则的慎思笃行。


深以为是。


敬畏常识,遵守规则,应该是每个合格成年人的标配。

标签组:[濂囬椈杞朵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058.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