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陈奕迅,你早该把她唱火的

发表于话题:陈奕迅听了都说离谱
发布时间:2022-04-22

去吗?配吗?

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孤勇者》

这一次,医生没有声嘶力竭地唱陈氏情歌,而是用接连抛出的几个问句,唱活了英雄联盟中那些只配活在地下的英雄,唱出了不完美同样值得歌颂,唱尽了小人物等待黎明到达前的孤和勇——

虽活在泥泞之中,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燃爆的歌词让这首《孤勇者》火遍大街小巷,或许你不知道它的作词人是谁,但你一定听过她写给王菲的《如愿》,写给岑宁儿的《追光者》,写给周笔畅的《笔记》,写给于文文的《体面》。

“祝你踏过千层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连《人世间》那首狠戳泪点的主题曲,也是她写的。

很难想象,这些字字真切、深情隽永的歌,竟然全部来自一个躺在病榻上的女孩的笔下。

她叫唐恬。

1

从大学时代,唐恬就爱上了文字。

“从小我越在情绪跌宕时越讲不出话来,大约如此,后来就选择写作来表达。”她把对生活的感悟掺杂进杜撰的故事中,把天马行空的幻想记录在日常的随笔,生活的痛与爱,都通过一支笔记了下来。

那时,她给自己取笔名为墨墨


从文字爱好者到成为一位词人,对墨墨来说就像是一次可以称之为命运的偶然。

2004年,唐恬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进入湖南卫视娱乐频道,当时的她只是宣传部的一个不起眼的文员实习生。那时的湖南电视台,正调集各处主力集中制作一档综艺节目——《超级女声》


除此之外,那些零碎、冗杂的工作便尽数落在了实习生唐恬手里。她被分配去制作湖南本土的第一张流行专辑《黑白电影》,这便是她与音乐的第一次交手。

在前辈的带领下,她摸清了一张唱片从无到有的整个制作过程:选歌、填词、编曲、录音、混缩、和音、拍照、文案、发行、刻碟、包装、印刷、上市签售等等,那些被称之为“边角料”的工作,却让音乐新人唐恬甘之如饴,在丰沃的土壤中得以充分向上生长。

而天生对文字敏感的她,对填词这一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年后,唐恬所在的娱乐频道转入天娱传媒,团队从长沙被调往北京负责《超级女声》节目的唱片制作,这也是这个土生土长的湖南妹子的第一次背井离乡。

“曾经半小时车程就能见到同学和朋友,而现在,只是坐了一个交通工具,就到了遥远的北方。”她这样形容一个人远行的滋味。

但这种孤独没法、更没时间排解。那些来叙旧的朋友,大多被她一句“有空再联系你”搪塞,随后便没了音信。不过这并不是忘了旧人,而是她真的没有时间。

北漂生活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当,属于唐恬自己的时间大多在后半夜。疲惫地回到一个家,又开始想念远方的另一个家,看着凌晨两三点的钟,她抹抹眼泪再次挂断了拨出去的电话,拿起笔写下,“夜晚有些凉的风,排队等车的人群,我一个人晃晃悠悠地走着,觉得异常孤独。”

“我每天在京城像只兔子一样奔跑,”深爱文字的唐恬甚至找不到时间拿起笔去细数那些痛苦,只能寥寥记下几句简单歌词,“因为字少。”

2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

——《唱得响亮》

唐恬在作词方面似乎有着天然的才情。这首唱进校园广播站、唱遍街头巷尾的《唱得响亮》,就是独自北漂的唐恬交出的第一张成绩单。之后的她仿佛开了挂一般迅速成长,经她手打造的爆款歌单层出不穷。

她为张靓颖写的《如果爱下去》一夜爆红,时至今日在抖音依然作为热门bgm。创作的《笔记》更是红极一时,成为周笔畅的代表作。为戚薇写的《如果爱忘了》,为何洁写的《你一定要幸福》等等情歌,一字一句,不管在十年前还是十年后,勾人心弦的魔力都从未过期。

那一年,26岁的唐恬几乎包揽了所有热门歌曲的作词人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教母。

那些属于她

快乐的 悲伤的 慌乱的 告别的 疯狂的

那些属于她

卑微的 破碎的 浓烈的 厚重的 勇敢的

都是她经过的

不堪的 蜕变的 被误解的 被伤害的 她却深爱着每一个自己

够痛的 才足够美丽

——《她》

作为多年闺蜜,在何洁最黑暗的时刻,唐恬为她写下这首众多乐评人评价极高的《她》,字字泣血,每一句都饱含生命谷底时用尽力气的呐喊。

歌词里没有名字,但人人都能感受得到,唐恬写出了她,何洁唱出了她和她们,唱出了那些为爱为梦想执着的女生,唱出了那些遍体鳞伤却始终不忘初心的自己。

梁翘柏在听说自己要为何洁做这首歌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她》不是专辑里最受重视的歌,“她也不是那种会唱歌的人。”但真正听到这首歌中的呐喊后,梁翘柏态度大变,“没想到何洁这么会唱歌!”

“唐恬是真正能走进别人内心的人,所以才能写出这些歌。”在采访中,何洁这样评价闺蜜唐恬。

3

2011年除夕夜,北漂又一年的唐恬终于得以家人团聚。

当天的团圆饭桌上,亲戚父母都在,大家热热闹闹祝贺着唐恬,她却看起来心不在焉。行尸走肉般吃完饭,唐恬把表哥拉到一边,“找借口带我出去。”

看着手机里好友帮自己拍来的活检报告,当时唐恬还没有太多实感,只觉得,“之后的人生怕是大不一样了。”

家人们聚在一起守岁,唐恬一个人躲进房里,哭着拿起了笔。当晚她写了很多愿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我要活过我父母,不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刚刚29岁的她,就被确诊为鼻咽癌。


回到北京后,唐恬一个人走进医院,挂号,从反复检查,到和医生确定最终治疗方案,在正式住院化疗的前一天,她才终于鼓起勇气拨通那串最熟悉的号码,如实告诉了父母。

鼻咽癌病人通常是极其痛苦的。唐恬体重骤减,喉咙也开始溃烂,喝水进食,每一口都像在吞玻璃渣子。

世态炎凉。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但在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闺蜜何洁牢牢抓紧了她坠落的手,“钱你不用担心,有我呢。”


上天在拿走你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会给你另外的宝贝。痛苦让她对世界有了全新的感知,病床是她才华绽放的土壤。

她以笔为矛,以词为戈,苦与爱同歌:

我痛了就哭,哭了就睡

这平凡卑微天大的滋味

你能否了解被狠狠摔碎

因为这痛觉都想说谢谢

人生我怎么爱都不怕闷

怎么玩都要够本

我不是泡沫

我多荣幸可以活

苦难是什么

够不够用来唱歌

——《荣幸》

“桂花真香啊。”9月桂花开了满街,带唐恬出门散心的路上,母亲随口感叹了一句。

唐恬先是一愣,接着发现,自己无论怎么使劲都闻不到桂花香,也闻不到任何气味。她终于意识到,鼻咽癌的后遗症终究还是来了。

现在唐恬丧失的是嗅觉,不久后就是味觉。最后,就是对于唐恬来说最重要的听觉。比起肉体上的痛苦,这种心灵上的折磨让唐恬更加崩溃。


看着整日无精打采的女儿,老两口决定在她还能听得见的时候,为她实现最后的梦想。他们瞒着女儿来到中国梦想秀节目,哽咽念着唐恬在病榻上写下那首的《荣幸》,说出她的梦想,那就是能亲手为偶像陈奕迅写一首歌。

“你等我,我不会辜负你的作品。”看到这首《荣幸》,陈奕迅坚定地回复唐恬。

4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12年4月,唐恬更新了一条微博。

“我完成放疗33次,化疗2次,靶向8次。治疗到今天掉了10来斤肉,脖子脱层皮,嗓子烂了,味觉没了,又黑又瘦,但我的命保住了我擦!”


徘徊于死亡边缘的唐恬,奇迹般地逐渐康复。

大难不死,重获新生的除了身体,还有唐恬的灵感。

她的文字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她写的是人,而现在,她开始写心。

“若是拍不碎我,看我绝境生花”

“有的爱像大雨滂沱,却依然相信彩虹”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去年凤凰传奇版《海底》疯狂刷屏,其改编作者也是唐恬。

《海底》原版为抑郁群体而写,其创作初衷是希望外界能对他们有更多理解。如果说原版《海底》是将人拉入大海深不见底的绝望,那唐恬版本的《海底》则更像是照进海底的一束光,让悲伤和希望,都化作一种力量。

原唱:人间毫无留恋

唐恬:人间岁岁年年

原唱:灵魂没入寂静,无人将你吵醒

唐恬:它说你听你听,有人唤你回去

原唱:来不及,来不及,无人将你打捞起

唐恬: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


“你是重要的存在,是某人的星星”

“孩子请你别忘记,曾有温暖的声音呼唤你的姓名”

“你问我路通往哪里,路通往我等你”

一首歌有没有灵魂,观众是最严格的评委。许多网友这样评价唐恬版的《海底》:虽然她不认识我,但我觉得她爱我。


“我长了很多触角去碰触别人的心。”或许,唐恬正是亲眼看过自己被痛苦撕碎的样子,因此更能共情别人的痛苦。

而这,或许能够解释唐恬的词为何能一次又一次俘获人心。

5

从2012到2021,陈奕迅终于完成了他对唐恬的承诺。

这场十年之约般的合作,一夜突破2亿播放量,屠榜各大平台。

没错,就是那首《孤勇者》

去吗?配吗?

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这一次,医生没有声嘶力竭地唱陈氏情歌,而是用接连抛出的几个问句,唱活了英雄联盟中那些只配活在地下的英雄,唱出了不完美同样值得歌颂,唱尽了小人物等待黎明到达前的孤和勇。

几乎可以说,这热血燃烧的歌词,写的正是唐恬死里逃生后的感悟,也是所有横冲直撞地活着的普通人的悲壮自白。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虽长在泥泞之中,但最重要的是,能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尽管有最卑微的梦,你我也皆可成为自己的英雄。

6

如果在网上搜索唐恬的名字,你会发现,作为知名作词人,她的相关信息却寥寥可数。

当接受采访,她想的是,“出现在电视里看起来多傻啊。”

当记者要一张她的照片放在报纸上,她回答的是,“能不能不放照片啊,多丢脸呐。”

没有炒作,没有蹭热度,连微博也停更在了半年前。

一次次出圈的,只有她那些温暖入人心的词句。

没有人知道唐恬是谁,

但我们能在追光者、孤勇者、无名之人中窥得她的所在。

没有人知道唐恬是谁,

但我们看得到她无需借谁的光,所建的城邦,在废墟上。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娱乐圈兜兜转转,唐恬还是曾经那个喜欢躲起来写字的小女孩。

唐恬是谁,她不在乎。

读她的词,你就懂了。

标签组:[鑽e垢] [浣曟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117.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