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易经》的来源与发展_八卦

发表于话题:易经八卦哪八卦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易经》的来源与发展

易经——万经之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教贵人十养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源自于易经,易经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华之绝学,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什么是易经以及易经的起源与兴起!

易经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就要从易经三圣开始与大家分享:

易经第一圣:人王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先天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告诉人们东西要烤熟了再吃,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首乐曲——瑟。

先天八卦图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确定天地方位,对大自然的总体描述。

那么,伏羲的先天八卦究竟从何而来?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最早的先天八卦,下图就是河图、洛书图!

河图

洛书

易经第二圣:周文王(周朝奠基者姬昌)

人王伏羲发明了先天八卦之后,周文王就把先天八卦进行整理和注述,发明了八八六十四卦,也叫后天八卦,并分别写了卦辞,取名《周易》一书,便成为流传后人的一部经典。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电视剧《封神榜》里的画面:当时姬昌(后面的周文王)被纣王关在羑里监狱的时候,他的大儿子伯邑考一定要赶去救他,他再三叮嘱不要去救他,因为他已经提前预测出他的儿子有来无回,但伯邑考执意要来,最后被妲己谋害而死,狠心的妲己为了让纣王测试姬昌的忠,把他儿子的尸体剁成了肉饼拿去给他吃(这时电视画面里放的一段是姬昌用2个铜板在监狱里打了一卦,已知道他的儿子已死),所以当狱卒拿着肉饼过来给他的吃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肉饼是用他儿子肉做的,但是他为了不让纣王起疑心,强忍着悲伤把肉饼吃了下去,具体剧情大家可以回想下电视剧的情节、、、、

后天八卦也叫后天八卦图,因为它是图文并茂的一个古代术语。 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后天八卦图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由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下图为后天八卦:

易经第三圣:万人师表——孔子

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等儒家学派的研究和传述,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作为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

《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经”经文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六十四卦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重叠济变而来。每个卦画都有六行,爻分阴阳,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卦象)。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孔子曰“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所谓太极者,乃天地万物之始也,两仪者,就是阴阳二气”,孔子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者,就是阴之变动,由四象而生出八卦,八卦每一卦有六爻,八八六十四卦变出三八四爻,因此,天地万物由此生矣。”

标签组:[国学] [易经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319.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