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周易》创始人,临终留下一段话,为易经核心,专家至今琢磨不透

发表于话题:六十四卦详解通俗易懂
发布时间:2021-05-11

  《周易》创始人,临终留下一段话,为易经核心,专家至今琢磨不透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包罗万象、广大精微,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源头,儒家、道家皆以为经典,几千年来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大众很容易把《易经》和《周易》混为一谈。

  

  《易经》是一个统称。从上古时代开始,《易经》经历了4个版本:伏羲创造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然后是神农氏创造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再到黄帝轩辕氏创造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最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周易》,由周文王演绎。

  所以,周文王可以称为《周易》的创始人,但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演绎,将《易经》的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加上卦辞、爻辞,后人把这个相对完整的版本称为《周易》。而《连山》、《归藏》在魏晋之后,下落不明,现在我们阅读到的《易经》,是《周易》版本。

  

  周文王在临终前,把儿子周武王叫到身边,留下一段话,后人称为《保训》,让他谨记在心。这段话,为《易经》的核心。《保训》书简出土时,专家们还专门对这个内容召开研讨会,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专家至今琢磨不透。原文如下:

  隹(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保(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保(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隹(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授厥绪。呜呼,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归中于河。微持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详。”

  

  以上这段话,周文王说出了易经的核心:求中。

  什么是“中”?

  如何才能做到“求中”?

  北京故宫中和殿里面悬挂着一块匾额,写着“允执厥中”,这里的“中”字和“求中”的“中”,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现代人理解的“中庸之道”是狭义的,真正的“中”在易经里是一个最佳位置,一种最佳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道”本源的状态。

  

  可以对照“乾卦”来理解。

  乾卦的6条爻,依次往上,对应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其中主卦的九二和客卦的九五,就是周文王说的“厥”,厥中。

  九二:为阳,为偶,位中,但不正;

  九五:为阳,为奇,位中,又正,叫中正。中正是最好的位置,自古以九五为尊。历代的人,都把天子、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就是这个道理。

  周文王说的“求中”,舜的“厥志”,都是指修帝王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中”呢?可以用逆向推理。

  物极必反,是“中”的反面,如果我们事事能做到避开“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么,我们就是做到了“中”。

  “中”是道,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不悲不喜,是中;一个人吃饭,不能吃得太饱,那就是求中;一个人说话,留点余地,那就是求中;一个人做事,不能做得太绝,那就是求中;皇帝管理国家,不能走极端,太宽松,底下人不积极,太严厉,底下人要造反,皇帝要“求中”。所以故宫中和殿才挂了一块“允执厥中”匾额,以此提醒皇帝要谨记。

  

  越是大道,越是简单。

  周文王临终之前留下的这段话,举了舜如何求中的例子,就是告诫周武王,要谨记求中,不偏离“道”源,方可避免盛极而衰。

  后来汉代命名的“未央宫”,未央,也是求中的意思。求中方可长存,可惜历代帝王都懂得“求中”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所以历史总是改朝换代,起起落落。

  一个人,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如果能时时、事事做到“允执厥中”,顺应了“道”的规律,就能减少没必要的损耗,人事都济。

  我平常很喜欢读《易经》,因为它是一本真正的智慧之书。世人都说,阅尽世间万卷书,不如读懂一本《易经》。确实如此,不管我们面临什么问题,家庭、事业、亲子教育或交际等方面的烦恼,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答案。

  

  但经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说《易经》通篇都是文言文,生涩难懂,很想阅读却根本读不下去。不过,当我给他们推荐了这套白话文全译版的《图解易经》后,都很开心地读下去了。他们跟我反馈说,以前读不懂的地方现在全明白了,不仅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智慧,还给人带来了很大的阅读快感。

  

  这本《图解易经》是在保留原著的基础上,用白话文的方式详细讲解64卦,每一卦每一爻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结合实际运用给出了很多经典的例子,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能完全看得懂、学得会,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上。

  这本白话文版《图解易经》只需要56元,仅仅是两顿午饭钱,却能让你参透其中的智慧,受益无穷,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也想品读这本书,点击下方链接即可!

标签组:[文化] [国学] [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 [周易八卦] [图解易经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714.html

相关阅读

木门惊雷:张郃之死的历史迷雾与真相探寻

在三国历史的烽火硝烟中,曹魏名将张郃的陨落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位以“识变数、善处营陈”著称的将领,最终在木门道中箭身亡的结局,不仅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更因涉及司马懿的决策争议,引发后世对权...

2025-10-31

真实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究竟是好是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你可以说他雄才大略,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也可以说他晚年昏聩,大兴土木。可以说他勇猛无敌,战...

2025-10-31

陈灵公死如何因一句玩笑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的?

还不知道陈灵公死如何因一句玩笑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争霸是持续的主题。在首位大佬齐桓公谢幕后,游戏的主角,变成了根正苗红的晋国,以及有...

2025-10-31

古代著名的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有何传奇的故事

古代著名的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有何传奇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起中国古代的外交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战国时期的张仪和苏秦,其实,从大一统的中...

2025-10-31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彭越,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彭越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他白手起家从一名盗匪成长到一方诸侯,他是世界游击战术的创始人,战功赫赫可与韩信比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和坎坷,他就是汉初...

2025-10-31

如果关羽是真心投降曹操,他能杀掉刘备张飞二人吗?

如果关羽是真心投降曹操,他能杀掉刘备张飞二人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强大的曹操击败,他将两个年轻貌美的妻子甘、糜两位夫人丢给驻守下邳的关羽...

2025-10-31

周瑜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周瑜能不能超越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瑜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既生瑜,何生亮!&"相信提到周瑜和诸葛亮二人,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一定是这句话,但扪心自问,我们将周瑜和诸葛亮放在一起比较,是...

2025-10-31

关羽和赵云都是五虎上将 赵云毫发无损,关羽为什么常常中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赵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我们总是能浮现出许多英雄豪杰雄姿英发的身影,像是曹操临江赋诗、吕布力战群雄、陆逊火烧连营,尤其是最为出名的五虎上将,更是在...

2025-10-31

秦始皇与吕不韦,这两个人究竟有哪些恩怨情仇

秦始皇与吕不韦,这两个人究竟有哪些恩怨情仇。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对秦王嬴政兼并六...

2025-10-31

西汉万户侯究竟有什么待遇 换做现在是什么地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汉万户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孕育出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如今汉朝灭亡已经千年年,但是这个朝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即使在今日,还有一...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