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我有两个重要发现

发表于话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最真实数据
发布时间:2021-05-12

5月11日上午,千呼万唤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总算出来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发现在10岁以下儿童中,汉族人口已经不足90%。

分析如下,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12.863亿),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1.255亿),占8.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长10.26%。

从这些数据,我们开始推导。

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死亡大约890万人,也就是10年死亡8900万(包括非正常死亡)。这个数据是可信的,因为过去时间既然净增长了7206万人,加上8900万是1.61亿,平均每年1600万,基本上和过去十年的新生儿数量相当。

OK,8900万死亡,占2010年的人口比例是0.9/13.397=6.72%。

因此,2010年人口普查时,目前还活着的10岁以上的人口,粗略估算为:

汉族1225932641 * 93.28% = 1143549967人

少数民族113792211 * 93.28% = 106145374人

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去减,10岁及以下人口,

汉族1286311334 -1143549967 = 1.4276亿

少数民族125467390 - 106145374 = 0.1932亿

也就是说,过去十年,汉族出生1.4276亿,少数民族0.1932亿,少数民族占总出生人口的11.92%

汉族新生儿,大约占88%。

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汉族占93.94%,2010年第六次普查时,汉族占91.51%,这次汉族占91.11%,稳步下降,在新生儿中略超过88%。

或许在十年后,汉族的总人口比例已经接近90%了。

那么,在过去十年的新生人口中,各民族构成又如何呢?

我查了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没有公布具体民族方面的数据。可能是暂时不公布?但确实没有。下图是网站截图,右边的“数据查询”按钮,我点进去发现是普通的数据查询,并非针对这次人口普查。所有公报我都看了,确实没有。

但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考虑到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出生率普遍比较高,维吾尔族更是全国最高,再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当时公布了各民族的数据,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占比大约是少数民族的22%。因此现在我国新生儿中的穆斯林数量,粗略估算,应该在3%左右。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在清朝前期,穆斯林占我国的比利时0.5%。康雍乾三朝开拓西域,在之后的200年时间里,穆斯林占我国的比例一直是2%。但在过去十年,穆斯林新生儿已经接近,甚至有可能突破了3%。

我坚决支持民族团结,也支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少数民族,包括穆斯林。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大力弘扬汉文化,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恐怕堪忧。

这是为了我们所有人,包括少数民族同胞。

另外,这次也没有公布2020年的新生儿数量。

但这难不倒我们,因为网上有现成的2019年以前的出生数据。为了方便,我这里就用知乎叶泊枫的图了,2007-2019年的出生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些数据也都是统计局过去公布的。

出处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

……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请注意,不仅宁吉喆认为1200万人的规模“仍然不小”(这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缓慢变动提供了理由),而且他说2016出生超过1800万。但根据统计局过去发布的数字,2016年出生1786万,没有超过1800万。所以我很奇怪局长的1800万是不是记错了,还是有别的原因?

无论怎么有疑问,根据公安部和统计局长所说,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2020年我国出生大约1200万人。但这个数据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直接推算出的4234万实在相差太远,有3000万之差,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只是有疑问,我国的总人口真的有14.1178亿吗?这个3000万的差距该怎么解释?

我已经晕了,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吧。

标签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99.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