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卷化,作为当代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展开全部 什么是内卷化?


内卷化,说白了就是竞争。

比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现在家长都热衷于让孩子上补习班;又比如:很多人都想出国留学,但名额只有那么几个,因此考研/保研竞争就会非常激烈。

“内卷”这一词最早出现,是源于清华学霸的几张图片。图片中,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

图片流传开来后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议,“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也登上热搜。这些图片正印证着一句话:比我们优秀的人往往比我们更努力。可是,这样的努力真的正确么?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学很常见,不要以为经历过高考就可以放松了,真正的竞争在大学刚刚开始。

内卷的实质

有人说“内卷”是褒义,也有人说它是贬义,在我看来它更属于中性。

“内卷”,指向的是大学生拼命学习,几乎达到废寝忘食地步,只为让自己提高学业竞争力。

大学生本应该在大学期间专注于学业,花很多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综合专业水平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赢得先机。能力为王的时代终将来临,就如最近几年考研大军不断壮大一样,学历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在大学读本科期间不努力,可能毕业是问题,而择业更成为问题。

随着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让那些试图靠混日子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人,开始有了紧张感。可以说靠“划水”就企图蒙混过关完成大学学业的人来说,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学业中来,下功夫去完成学业。

可见“内卷”其实就是一种内部竞争,这在好的学校更容易体现,毕竟僧多粥少,大家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来努力来争取已固定的资源。


当然,在“内卷”这个流行词出现后,大众的视线才聚焦到高校内那些苦读的学子身上。这一关心不要紧,发现竟然有走极端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论文为拿高分,明明导师规定写5000字即可,偏偏要写到8000——10000字,其理由是写得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实际上这就是盲目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再如有些高校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会考很多证书,尽管有些证书和将来择业关系不大,但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要耗费很多精力去考证。这样一来,就会占用学习专业的时间,反而使专业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内卷”化是一种被曲解的学业观念,如果大学生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极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内卷”下家长的无奈与挣扎。

前段时间,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一事件,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今家长在“内卷化”下的无奈,也道出了家校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所在。

内卷化的局面令人痛恨又无奈,但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退出竞争的人。教育“内卷”之下,教育本身已经被扭曲成了各方利益博弈的赌场,赌资是孩子的成绩和成就,其后是家庭的投入、经营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必须要看到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社会结构决定了教育制度,教育很难去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所以也不应该被异化为利益分配的工具、阶层逆袭的杠杆。教育需要在多重诉求、多重张力之间维持一个“谨慎的平衡”。

结束语:

追求教育平等,不是要出一份人人都能考到一百分的简单试卷,也不是把不同资质的孩子都卷入到全面竞争当中。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没有错,盼女成凤也没有错,但还是应该以健康为前提,包括生理和心理。毕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家长心中的目标,与其逼孩子,逼自己,不如顺其自然,让孩子健康成长。

大家觉得呢?

标签组:[大学] [内卷化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415.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